常言道:「無魚,蝦嘛好(Bô hî, hê mā hó)。」比起魚的鮮嫩、蟹之肥美,存在感沒那麼高的蝦,似乎一不小心便退居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二順位。這麼說來,我們真的了解蝦嗎?
蝦其實無所不在:漁港子弟撈捕海蝦,把大海帶到人們的餐桌上;研究者觀察溪蝦,引領大家認識淡水蝦的各種姿態。不只自然界中看得見蝦的身影,還有很多人辛勤培育不同種類的蝦。比如臺灣的草蝦養殖曾攀向高峰又滑落低谷,現在學者、業者齊心努力想把牠養回來;而米蝦原是山澗溝渠裡不起眼的存在,但經職人多年研究,竟純化培育出無數美麗的模樣。
至於吃蝦,那更是一門無窮無盡的學問。無論是披上廚師袍來道香煎白蝦、還是夜衝釣蝦場釣泰國蝦新鮮現烤,蝦料理變化多端,總有一道能擄獲你的味蕾。但有些滋味如今已不復見,好比只活在當地耆老記憶中、多年未曾造訪馬祖的小小毛蝦……。
屬於蝦的故事,比海還深、比溪流還長,我們還有一籮筐「蝦」事想和你分享。本期鄉間小路刊登「尋蝦啟事」,邀請大家和我們一起來話蝦。
購買連結:豐年農市、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生活、Readmoo讀墨
尋蝦啟事
本期專欄
【植物系.食旅日誌】餐車美食學
【隱味食肆】離散者的家宴
【菜市人生場】水上有什麼
【島民觀察】菊島喫風土:深夜的狗母魚丸湯
【神明好農情】如願歸來
【織物記憶】阿公阿嬤年代的高級衛生紙
【水裡的回音】朝蒙大拿前進
【文明野味】蘑菇與魔法
【異鄉人的療癒餐桌】最簡單的白飯最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