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溪望」,守護淡水蝦樂園

部分洄游型長額米蝦去不了大海,只能在水庫釋幼。(圖片提供/胡冠中)

部分洄游型長額米蝦去不了大海,只能在水庫釋幼。(圖片提供/胡冠中)

文字/張哲誌 攝影/黃毛

提到淡水蝦,多數人對牠最近的距離,恐怕是山產店那盤鹹香酥脆的炸溪蝦,或老一輩總掛在嘴上、幼時在鄉間溪圳摸魚抓蝦的回憶。不像許多生物學家對淡水魚蟹鑽研甚深,淡水蝦是神祕又冷門的研究領域,不過,正因如此,原本就喜愛記錄種種淡水生物的張瑞宗,樂於傾注更多心血跑遍全臺夜半摸蝦,更彙整出蝦圖鑑大全,好讓更多人愛上牠們與臺灣豐富的溪流生態。

翻開張瑞宗與其他作者共同出版的《臺灣淡水及河口魚蝦圖鑑》,四十餘種臺灣原生淡水蝦的清晰寫真和習性介紹一一收錄其中,「牠們從石縫爬出來活動五分鐘,我等了一整夜。」僅為了拍一張好照片。

為什麼對淡水蝦如此執著?現任清大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所研究助理的張瑞宗回憶,大學時受到愛魚成痴的生態觀察家周銘泰感召,他原只是因為熱愛作淡水魚蝦的踏查記錄,轉而決心為淡水蝦貢獻一己之力,「我希望為自己以前抓過的蝦留下點什麼,這樣我才對得起這些美麗的臺灣淡水蝦。」張瑞宗出書的初心很純粹,但也有更遠大的心願,希望能呈現給大眾淡水蝦的活體群像,而非囿於過往分類學文獻中的文字描述和手繪圖,「如此一來,或許大家在野外看到淡水蝦,不會只說『這是蝦子』,沒了。」

其貌不揚的小水潭生機無限,張瑞宗小心用撈網包夾蝦群。

結識淡水蝦的第一課

初識臺灣原生淡水蝦,張瑞宗簡介兩大科別,第一種為長臂蝦科的沼蝦類,體型較大,個性兇猛,常揮舞大螯足執行弱肉強食法則;另一種為匙指蝦科,包含三種網球蝦及米蝦類,螯足短得像嬰兒小湯匙,體長較小,僅三至十公分,在形體鑑定和物種分類上十分不易,此外,蝦子的體色也會隨水質等因素變異。

淡水蝦喜歡有水草、石洞的隱蔽環境,兩對觸鬚用於試探縫隙大小,遇敵時尾扇則是落跑加速器。平時牠們得反覆脫殼,才塞得下長胖的蝦肉。偶有閒情逸致,還會以大螯足支撐身體,再用平常行走和勾爬石頭的步足,悠哉地夾住肚子下的泳足清潔雜質。

雜食性的牠們可是生態系中的清道夫,會將附著在岩石上的藻類、動物屍體及底棲生物,蠶食分解為養分吸收,促進大自然食物鏈的正向循環。白天牠們躲在石縫裡深居簡出,入夜後才外出覓食。張瑞宗表示,若要捉蝦觀察研究,會先在白天時放置蝦籠,再等到夜色漆黑,才帶上頭燈、手電筒、撈網和透明觀察箱等裝備涉溪。

常見的「溪蝦仔」粗糙沼蝦,擅長用螯捕食小型底棲動物。

河海洄游 最後都要回家

涼風如縷的春夜7時,張瑞宗帶著我們在新竹縣峨眉鄉獅山古道群的水濂洞摸蝦。洞旁峨眉溪源頭支流的石子溪清可見底,從岩壁滲出的涓涓水流形成一米見方的水潭。他蹲下身定睛掃視,撈網左右開弓朝水底輕輕包夾,抄起數隻半透明帶棕色條紋的凱達格蘭新米蝦,沒過一會,再一隻粗糙沼蝦落網,但始終未發現身披七顆紅色斑點、極富特色的臺灣米蝦。

他感嘆,十年前在此地蹲點調查,凱達格蘭新米蝦、臺灣米蝦和賽夏澤蟹、原生種蓋斑鬥魚等族群繁衍相當穩定,近年數量卻下滑不少,「可能最近乾旱,臺灣米蝦需要更多流動的活水山澗。」

每種蝦喜好的棲地不同,在溪流上、中、下游的分布自成微妙秩序。張瑞宗舉例,「上游的支流常見粗糙沼蝦,中游以溯源能力強的洄游型蝦類為主,如可攀越90度岩盤的『過山蝦』貪食沼蝦,再往下游,則有適應高泥沙量的大和沼蝦,或對河口鹽度變化耐受強的南海沼蝦。」不僅棲位有別,即使共處同河段,寬掌沼蝦酷愛湍急的礫石瀨區,而日本沼蝦則更傾心寬廣緩流的湖泊、水庫或埤塘。

「淡水蝦依生活史可區分為洄游型和陸封型,判別上以抱卵數、卵徑一公厘區隔,洄游型卵較多且小。只是現在滿多蝦是陸封和洄游型態並存。」洄游型淡水蝦本會漂流至海洋再上溯回溪流,但根據張瑞宗觀察,像峨眉溪上游、屬洄游型小卵徑的長額米蝦,抱卵母蝦無論原地卸貨或親自降海釋幼,都會被大埔水庫阻隔;於是牠只得將水庫當成大海,孵化的無櫛幼蟲會在「海」裡浮游約一個月,再沉降河床上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