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說起臺南四大市場,北市場鴨母寮發展百年,周邊鄰近廟宇眾多,過往至今皆為鬧熱地,因此美味小吃亦多。打開臺南觀光介紹,鴨母寮市場必不可少。位於市場邊上的「轉角廚房」,提供義式風格輕食,四代傳承的鋪位,見證鴨母寮的每時每刻。
「轉角廚房」位於鴨母寮市場正門轉角鋪位,如今老闆是第三代劉國棟先生,嗓門洪亮,正招呼著往來人客。「有些客人說我是鴨母寮洪金寶,好像還真有點像呢。」他好脾氣的呵呵笑著。
美國藝術家Kurt Perschke所發起的「紅球計畫RedBall Project」今年3、4月間造訪臺南古城,位於國華街上的冰淇淋品牌「綣綣屋」特地以國產草莓、仙人掌汁製作鮮豔的果凍「紅球」,開發「紅球霜淇淋」。紅球霜淇淋呼應城市藝術行動,清涼消暑外,更療癒人心,觀光客打卡自拍,不免讚嘆:「卡哇伊」。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025年《島原生境》月曆,精選濱海、城鄉、淺山以及中、高海拔共65種木本植物,融入蜜源、園藝景觀、民族植物等元素,並首度以印花設計的概念,將原生植物轉化為貼近生活的植景紋樣,月曆中的動植物插畫特徵,並經專家審定。即日起至9月29日24時止,《島原生境》月曆與桌曆限時不限量開放線上預購。
關山鎮一處連綿100公頃之有機水稻田轉行有機操作3個期作後,於110年第二期作收割時發現大量稻黑椿象成蟲。在農業部的指導下,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國立中興大學等單位共同努力合作,1年內研發出有效的稻黑椿象有機防治策略,讓原本已打算放棄有機栽培的60多位農友,重新燃起堅持有機栽培的信心。
「忙的時候,最多一天會做到一千多顆紅豆餅。」店主黃素芬一邊說明,手腳也沒停下,熟練處理幾乎無間斷的取貨、預訂人流與結帳,電話同時響個不停。兩座大型烤爐加上幾名技術俐落的員工,還未中午,儲架上已經是滿滿的紅豆餅陸續準備出貨。
提起山上,「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一到假日便滿是旅遊人潮,但更不能錯過的,是深受在地人喜歡、一問便「膝反射」推薦的合菜餐廳:國正食堂。「從我接手到現在大概滿五十年了。」李怡慧的母親手執鍋鏟,迅速下料大火炒三鮮。作為食堂第二代的丈夫病後,她義無反顧接手食堂家業,持續製作古早味好料。
影音專區
鄉間小路
時而熱浪、雷雨,時而天高氣爽、涼靜有風,夏秋轉換間,總莫名需要耗費點體力與精神適應時節變動;也或許,這便是食慾之秋的來由,美食入口,才能重新振作懶憊身心,特別是那種帶點熱量罪惡感的甜蜜沉溺,才足以感到幸福。
日語「旬(しゅん)」字,意喻「當令」;旬味,即指符合季節時令的味道、物產。這一期,我們挑選了三種初秋該嚐的旬味食材,邀請長駐左營眷村的「文學甜點師」江舟航,以龍眼煙燻成的桂圓、栗子與無花果,設計專屬《鄉間小路》的甜點。
【旬味食材】品嚐指南
無花果
含膳食纖維與鈉、鎂、銅、鉀、鈣、磷、錳等礦物質,葉酸及各種維生素、胺基酸。
產
有「生命之果」之稱,產季為每年六月至十二月,臺灣各地皆有農民投入種植。品種眾多,其中以「波姬紅」最常見。無花果之名,源自它是隱頭花序,果實內絲狀部分即是花蕊。
【旬味印象】從龍眼到桂圓,秋日最佳綠葉
關於桂圓,我是從龍眼開始喜愛的。龍眼在臺語裡又分成「粉肉」和「水肉」,一開始不懂得分辨,只感覺有些龍眼香氣四溢,非常甜蜜且令人口內生津,而另一些龍眼則汁水飽滿,才擠開便四處噴濺,吃起來清爽微甜,用飲料糖度來比喻,粉肉的香甜是全糖,而水肉的多汁則是半糖吧。
【旬味印象】天狗出沒的初秋黃昏,吃栗子磅蛋糕
前往高尾山的電車車程有點漫長,午後陽光映上對側乘客們的臉頰,安靜,也莫名安心。剛剛我們才離開侯布雄位於新宿的麵包咖啡館,可口甜點琳瑯羅列,香氣與外表同樣誘人。店裡宣傳著是番茄的季節、是蕈菇的季節,「是栗子的季節。」甜食控如我,只一心想嚐嚐日本栗的甜香,與臺灣板栗有何不同。差點飽到出不了店門。
【旬味印象】介於驚奇與好吃之間的無花果
小時候沒吃過無花果,也沒有在市場裡看過,但據農業部資料顯示,無花果在十九世紀末就已經引進臺灣種植,過去我們無緣相見,可能是因為無花果的銷售通路,跟日本製造的冷氣壓縮機一樣稀少……吧?
前幾年友人說他一時興起拿了外國無花果乾煮茶喝,熱水滾後,表面浮現許多小黑點,細看發現是許多昆蟲的屍體,牠們平靜地漂浮著,宛如宇宙中持續發亮的恆星,讓人無法忽視,也像深淵,在日常凝視你。把茶倒掉之後,友人再沒吃過無花果乾,我也已經嚇壞。
【鄉間食堂】手作應景秋日的甜蜜幸福
秋天整日彷彿都帶點淺淺橙黃,透明的,像一枚乾淨濾鏡篩過所見的世界,樣樣東西都看起來特別可口,讓人肚饞。暖涼交替間的不安定,總歸甜食最能沉靜身體與心靈。
運用今秋最佳的三種食材,桂圓、栗子與無花果,我們跟著文學甜點師Jamie江舟航,一起手作甜蜜,無論一個人獨食或一群人分享,皆能感受幸福滋味。
豐年雜誌
不同顏色、混合生長的臺灣藜能使田野呈現色彩繽紛的景象,但這也代表作物品種或者生長情形並不一致。過往臺灣藜品種選育尚未成熟,常面臨花穗籽實顏色混雜、植株生長高度不一、成熟期不均,造成農民採收與行銷販售的困擾。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新育成早熟、豐產、成熟度一致且適合機械採收的臺灣藜品種「臺東2號」、商品名「早橙」,橙紅色系有別於一般最普遍、廣為人知的紅色種類,提供農友種植新選擇。
《豐年雜誌》2024年9月號 米糧雙贏 稻作精進 雜糧進擊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
人均消費量超越米糧 新消費訴求改寫肉品供應鏈:佳餚食安與時俱進 產銷各端受不同議題挑戰╱焦鈞
常言「無肉不歡」,雖然從養生健康角度,肉類攝取過多會造成健康疑慮,有些民眾甚至需要嚴格控制攝取量,但沒有肉總讓人覺得「少一味」,為了讓消費者在口腹之慾與環保、健康、宗教等考量取得平衡,市面上甚至出現各種「素肉」,由此可看出「肉」在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從近年肉品產業鏈各端的變化談起,帶領讀者認識雞、鴨、鵝等家禽,以及豬、牛、羊等家畜的產銷過程,在近年有哪些發展與變革。
你吃的是什麼米?認識稻米分類和臺灣品種
你知道自己吃的米是什麼品種嗎?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育種研發也極為興盛,國家種原中心有紀錄的稻米種原資料便有上萬筆。稻米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根據考古調查,約4千多年前的臺灣史前原住民已有種植旱稻,目前旱稻仍有部分部落、農友種植。若以影響口感的澱粉成分黏性區分,稻米則可分為秈稻、稉稻及糯稻。
水稻有多機械化?從勞力密集到打電話種田
「一通電話就可以種稻!」此話恐怕不假。水稻過去是勞力密集型農業,隨著技術發展及社會形態改變,農業機具持續開發投入,目前水稻已經轉變為最機械化的農產業,從育苗、整地、插秧、收穫、調製倉儲到包裝都有相關設備,不再需要密集勞力,代耕體系也最為發達,甚至連灌水作業都有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設備的研發。然而栽培管理,包括灌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的時間點與藥肥用量,仍需要經驗、知識的傳承,不同的品種間也會有所差異。
稻米邁向產銷平衡最後一哩路:稻穀保價收購半世紀 強化市場採購活絡稻米交易
各國為確保糧食安全,多建立公糧稻穀庫存制度,但以保證價格收購公糧稻穀方式,全世界只剩臺灣。國內公糧稻穀收購價格自2011年提高每公斤3元及補助烘乾包裝堆疊等費用2元後,13年來未再調整,考量10餘年來稻農生產成本已增加不少,今(2024)年立法院第11屆第一會期在野黨團提案,經院會決議調漲收購價格每公斤5元。
農藝
身體滿布大面綠羽、頭與胸部有著紅、黃、藍、黑的色彩交錯,這是臺灣長見的五色鳥。牠其實是臺灣的特有種「臺灣擬啄木」,背部常帶有一小塊紅斑。臺灣擬啄木的身長約20公分,叫聲像和尚敲木魚,因此也俗稱「花和尚」。通常出現在海拔 2400 公尺以下的闊葉林,平地樹木較多的地方也有機會看到。
那是島嶼的骨與血與肉,我們不用打穿它——找樹的人談中央山脈/徐嘉君
我們沒有在哈崙工作站多做停留,畢竟找樹的人更有興趣的是島嶼上的巨木森林,我們想要發掘更多的偉大巨木與美麗森林,中央山脈從來都不是阻礙,那是島嶼的骨幹,而我們的大河是發源自中央山脈的血脈,森林跟孕育其中生物便是肌肉,臺灣因為有中央山脈而偉大,成為不平凡的島嶼。
人蟻大戰出奇招:解碼紅火蟻超級基因,開啟防治餌藥新方向
入侵紅火蟻 (以下簡稱紅火蟻) 個性兇殘,防治困難,許多遭到入侵的國家皆很頭痛,包括臺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王忠信副研究員,多年來持續研究紅火蟻,發現紅火蟻的社群行為,是由六百多個基因鎖在一起的「超級基因」所調控。近年來,他積極尋找超級基因上面、決定蟻后氣味以及工蟻辨識氣味的關鍵基因,希望能開發出更有效的防治餌藥,誘騙工蟻暗殺自己的蟻后。
認明蕉農救星、保護臺灣香蕉品種權!中研院尋找抗黃葉病的香蕉基因
「以前只會吃香蕉,不會特別關心香蕉。」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陳荷明副研究員,過去研究主題無關香蕉,也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研究香蕉,但有鑑於香蕉黃葉病影響甚鉅,加入了研究的行列。她帶領團隊運用基因序列資料分析,找到鑑定台灣抗黃葉病香蕉品種的分子標誌,保障台灣香蕉的品種專利權,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了解!
養蝸牛、養家也養部落 世展會「白玉蝸牛計畫」盼改善原鄉生活
在宜蘭南澳,有一個特別的社區產業培力計畫,他們以「白玉蝸牛」養殖作為主軸,在原鄉地區帶領輔導的案家在養殖過程中不只收穫利潤、幫助家庭經濟,更重建並提升個人的生活信心、促進家庭與部落整體的關係。「我們想把白玉蝸牛發展成一個產業,改善原鄉地區缺乏工作機會、經濟狀況差導致部落人口外流、家庭失能的弱勢情況。」
一方風土一方滋味 不同土質種出不一樣的鳳梨味:田區觀察與田間踩草保溼經驗談
青農老斌以無農藥、無肥料雙無栽培土鳳梨約9年,並自2022年4月開始進行鳳梨田踩草的試驗,也就是不割草,而是將雜草踩壓至不影響鳳梨植株生長的狀態;經過一年多踩草試驗,他發現田間保水能力變好,然而在降雨較多的情況下卻對鳳梨風味造成影響,同時新、舊兩塊田區的土質與收成,也能比較出明顯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