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傳媒

農傳媒 image
  • 4081 文章

2015年遭禽流感重創 養鵝產業10年奮進復甦

寶島臺灣位於亞熱帶環境,又因海拔產生不同氣候環境,農、牧業發達,加上各種文化影響,有著豐富飲食種類,其中水禽料理放眼全球可謂一枝獨秀,除了傳統華人料理外,也有各種創意發想。鵝肉料理更顯特殊,相較西方以肥鵝肝為主要食材,國內以販售新鮮現宰鵝肉(現撈仔)為主,各個部位皆可入菜,堪稱全鵝料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運用蒙地卡羅方式模擬水稻收入保險二期作之理賠情形

由於氣候變遷與天氣異常越來越明顯,對於農業的威脅與風險加劇,政府為了填補天然災害對農業之損失,以及提高農業經營保障,安定農民收入,建立了農業保險制度,並訂定農業保險法,全面推動農業保險政策。

攝影:黃徹源

我國實施養殖水產保險的情形與展望

我國傳統養殖漁業為露天環境,氣候條件關係到漁業結果順利與否,尤其是近年來氣候變遷或極端氣候頻仍,漁民所面臨的生產風險更加嚴峻。農業保險的觀念雖早已被提及,但直到民國105年初因發生霸王級寒流造成養殖漁業的重大災損,且既有的天災救助所能補償的損失相當有限,因此政府終於決心推動養殖水產保險,以避免農民面對天災的可能損失。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國漁船保險補助現況及展望

漁船是漁民的生財工具,也是重要財產,漁船海上作業受天候、海象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響,風險較高,建造一艘漁船所需成本極高,若發生意外導致漁船毀損,將造成漁民財產重大損失,甚至影響生計。為保障漁民財產安全,政府採取保險補助或遭難救助(二擇一)方式,降低災害的風險及減少損害。

執勤犬與領犬員互動。(圖片提供/農業部)

守護國家汪汪隊 9月啟動執勤犬專屬保單投保 明年元旦強制保險上路

執勤犬長期投入檢疫、緝毒、搜救、治安維護等高風險任務,是維護國人安全的重要夥伴。為完善政府部門執勤犬健康醫療保障政策,農業部媒合南山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執勤犬專屬保單,為國內首創執勤犬專屬保險,9月啟動犬隻投保作業,明(115)年元旦起全面納保。

解鎖農業價值鏈新未來 從2025台北國際食品展看見三方共贏

亞洲指標性B2B食品展會之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FOOD TAIPEI MEGA SHOWS)將在6月25日至28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1、2館盛大登場本屆展覽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TAITRA)主辦,整合五大專業展:台北國際食品展、食品加工機械展、生技製藥設備展、包裝工業展,以及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完整呈現食品產業從源頭到消費的全方位供應鏈。

蛋素朋友看過來:植物肉與植物蛋捲

當各大蛋捲品牌絞盡腦汁在內餡上出奇致勝時,素香鬆蛋捲也現身市場,標榜高纖、低糖且口感特別酥脆,成為蛋捲愛好者的另類新選擇!甚至連植物蛋粉產品也開始進入市場。

農業部輔導養豬場現代化轉型升級,打造環保永續養豬產業。

養豬產業轉型升級4年有成 養豬場革新:翻轉形象 打造永續產業

在全球環境意識高漲的背景下,各國紛紛尋求農業永續發展的最佳方案,而臺灣養豬產業作為農業的重要支柱,自民國78年以來,毛豬產值便已超越稻米,至今仍穩居農產品單一產業的首位。養豬業佔據我國畜牧業近四成產值,不僅對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更與糧食安全、環境保護及農村文化息息相關。

在食育大會中,由營養師展示釣魚食育教具,讓親子透過遊戲認識食物知識。(第14回食育推進全國大會/中國生產力中心提供)

日本農產行銷與食育創新雙考察團啟動:拓展國際市場與產業合作新契機

財團法人中國生產力中心特別規劃「2025日本北海道農產流通及行銷考察團」與「2025日本食育大會暨飲食創新考察團」,分別於5月與6月舉辦,帶領臺灣企業深入日本,探索農業品牌化、食品科技創新與食農教育如何創造市場價值。

紅豆人工挑揀瑕疵豆,過程相當很累。(圖片提供/福熊)

彎腰,為島嶼種下希望的人們》冷鏈提升農產競爭力 農會協助農民打破市場壟斷價

無論是紅豆或是洋蔥,要打破根深柢固的結構,單單靠農業部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農會民間力量的協助。農業部全力支援需要的相關冷鏈加工設備,農會出面組成農產公司,用符合市場行情的價格收購,進行加工處理,打破市場被壟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