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
【順其不自然】種田要除草,還是要鋪抑草蓆?哪一個理所當然?/老斌

種鳳梨時偶會遇到路過的大哥大姊停下來。他們幾乎都說:「阿你沒有鋪塑膠布喔,哦,種鳳梨要鋪塑膠布啦,按呢袂使啦。」以前是每年都會有人停下來,現在附近的農友都已經知道了,只有不熟的才會好奇停下來問。好像鋪塑膠膜種鳳梨是一種理所當然的事,就像吃臭豆腐一定要配泡菜那樣。

農藝
【順其不自然】種鳳梨好嗎?不只是鳳梨好不好種的問題/老斌

種鳳梨好嗎?這其實也像是人生面臨許多選項時會有的問題,讀這個科系好嗎?做這個工作好嗎?跟這個人相處好嗎?搬去那邊住好嗎?而這個「好」到底指的是什麼?有時候只有當事人知道,甚至實際選擇後經過時間的醞釀,才能理解那好或不好的一切。

農藝
【順其不自然】自然農法草莓可行嗎?拜訪草莓先生机益世

知道机益世很久了,自然農法草莓聽了好多年,很好奇他的栽種細節。早就想拜訪他,但不好意思,「會不會太打擾人家?人家會不會願意?」我是那種很怕麻煩別人的個性。不過老斌說,我們跟他有共同朋友耶。後來透過共同朋友牽線,我跟老斌終於去到机益世的草莓園。

農藝
【順其不自然】草莓,不是自然越長越多越長越多/廖瞇

上一篇講到四月的草莓,因為連日的雨變得很可憐,雨多草就多,草多蟲就多,不僅容易被吃,潮濕也容易導致生病。現在來到六月了,那這期的草莓究竟種得如何呢?嗯,不僅四月下雨,五月更像是沒停過的每天都下,感覺不太好,但究竟是多不好?這時就要看數字了,數字自己會說話。

農藝
【順其不自然】鳳梨好種嗎?種鳳梨好嗎?/老斌

接手了 1.7 分的鳳梨田,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首先,我不用從種苗開始,不用等約一年八個月的時間才會有收成。其次,馬上就有鳳梨植株/鳳梨苗需要管理,對於累積鳳梨田間操作的各種實務可以從做中學,跟鳳梨慢慢熟悉。

農藝
【農業英文】豎起巢箱棲架,為你捕鼠除蟲

美國加州沃森維(Watsonville)外的蒼鷺有機農場,有最可愛的除蟲小幫手。那就是利用農場內巢箱繁殖的倉鴞(barn owl)、雙色樹燕(tree swallow)和西藍鴝(Western bluebird)。蒼鷺農場的主人是丹尼斯‧田村,15年前,他愛鳥的鄰居在他農場圍籬的柱子上掛起了小木箱,他也跟著開始觀察這些鳥兒的生態,如今他對鳥兒的行為如數家珍……

農藝
【順其不自然】「你們家草莓好像越種越好了!」嗯……這其實是個誤會/廖瞇

我們剛開始種草莓時,也搞不清楚為什麼有的草莓大有的草莓小?反正採到大草莓就很開心。後來才知道,原來草莓有它的花序與花期,兩者分別影響草莓的大小與品質。

Cupuaçu 大花可可果 古布阿蘇
農藝
【農業英文】我林中有農,你農中有林──「混林農業」是暖化時代的新希望嗎?

早在1970年代,巴西政府便鼓勵數十萬居民前往亞馬遜雨林開墾定居,並透過貸款鼓勵砍伐雨林、栽種稻米與其他一年生農作物。然而雨林土地貧瘠,收成並不穩定,加上生活條件嚴苛,許多人最終仍一貧如洗地離開。但有一小群人,決心打破這樣的困境,他們尋求在地採橡膠社群對亞馬遜野生植物的知識,組織工作隊,找到了和雨林共存的農業模式。

農藝
【順其不自然】「少年仔,薅草喔!」(年輕人,除草喔!)/老斌

有位阿嬤,每次騎著電動車經過我某塊田,看到我蹲在那邊就會說:「少年仔,薅草(khau tsháu)喔!」像是一種打招呼的發語詞,不管我是不是真的在除草。對農民來說,面對雜草,都有自己現實的考量而有不同的作法,我大概有一半的農事都在除草,一邊除草一邊照顧作物或是一邊除草一邊採收。

農藝
【順其不自然】我農忙大概是什麼時候? / 廖瞇

老斌寫了「你農閒大概是什麼時候?」,我這個不是靠務農維生而是以寫作維生的農夫伴侶,就來寫「我農忙大概是什麼時候?」。我農忙的時候,是種草莓顧草莓的時候。但這個農忙跟老斌前面提到的農忙,根本不是同一種層級;種幾十株幾百株草莓苗,與必須照顧一萬三千株鳳梨苗,不要說作物不同,那個量完全就是不同的操作。

農藝
【順其不自然】你農閒大概是什麼時候? / 老斌

很多不是務農的朋友經常會問:「你農閒大概是什麼時候?」通常我都答得模稜兩可。普遍上大家會把以前地理課上過的臺灣春夏兩期稻作,冬季休養生息的印象,去套用在不同作物的農民也會有農忙與農閒的調性。實際上,許多農民是一年到頭都閒不下來,就算有閒下來的時間空間,也會想說不要浪費盡量生產。後來我想了想,有一個還算貼切的答案,那就是把草除好,以及幫作物都做好敷蓋,再避開採收季節,就是可以閒下來的時候。

農藝
見證臺灣經濟轉型 「茶金」餘暉中的臺灣茶業發展

近期臺劇《茶金》掀起話題,茶產業在二次戰後確實是臺灣出口主力,轉進來臺的國民政府也有意培植茶業,賺取外匯;在早期《豐年》不難看到茶園相關報導,為當時扶植外銷的重要農產業。

農藝
【風物寄語】鳳梨-如何製作一個世界

可以豪邁的來個一整顆,像是上個世紀初的罐頭裡,裝的是一顆未分切的果實;也能細緻如打磨的六爪鑽,以各個角度閃現亮點,那是主廚萃取果膠與酵素的樣子;百年來被島嶼刻意栽培、呵護,一開始就登上世界第一的寶座。食用鳳梨Ananas comosus (L.) Merr,臺灣旺來。

農藝
【農藝】南庄橙回家在林下經濟處 實踐傳統領域里山倡議

林務局新竹林管處將復育成功的南庄橙,從局長林華慶的手中交給了賽夏族長老根誌優,這代表了什麼意義?復育臺灣原生/特有種,除了從植物保育的角度出發,以整體來看,對山林環境的保護、社會與族群的發展,甚至氣候變遷下的水土資源有何作用?該如何實踐?或許一顆南庄橙能帶來答案。

農藝
從熱帶植物種植看見專業熱情 川上瀧彌的《椰子的葉蔭》

《花》的香氣悠遠,逶迤至《椰子的葉蔭》,這是臺灣日本時代博物學家川上瀧彌的兩部作品的首部與終曲,這兩本學者的散文與日記均極具文學性與人文性,而且可以從在他過世同年出版的這部《椰子的葉蔭》,得見上個世紀初在臺灣發展的博物學領域走得有多遠。

農藝
【農藝】給你一幅鄉村的美學經驗-楊英風的豐年牛與春聯

藝術家楊英風先生自《豐年》雜誌1951年創刊起始就擔任美術編輯直到1962年,長達11年的時間是他創作版畫最為豐盛的年代,尤其,從寫實到抽象創作的轉變也體現了農村現代性的歷程,作品中的鄉村意象替臺灣農業史保留了珍貴的足跡,也成為我們心靈的慰藉。在2020年武漢肺炎大流行肆虐一整年後,豐年社以《悠遊》(《豐年》第5卷第1期,頁13,1955年1月1日)製作春聯與紅包袋迎接新的一年,也慶祝即將到來的70周年社慶。

農藝
和食回歸,要有一碗飯才能昭告天下

2013年和食被聯合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日本人為了恢復和食不斷努力的成果。其中,對增加米食更是不遺餘力,以米食為主的東亞國家,在米食逐年下降被麵食超越而憂心不已之際,日本皇室在1989年開啟平成年代的饗宴之儀,率先恢復以和食為餐宴,宣示恢復傳統米食的重要性。

農藝
【農業日文3】從和牛標章看見高貴的肉品

正值「臺灣豬」標章啟用之際,參考自2007年開始使用的「和牛統一標章」卻仍然不斷進化,2015年有「保護特定農林水產物等名稱之相關法」開始實施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制度,至今年4月剛通過家畜遺傳與繁殖相關法案來保障酪農保種育種的成果。

這款是由美國Bolt Threads公司以真菌皮革製成的皮包。(圖片提供/Bolt Threads(USA))
農藝
【農業英文6】買個素皮包吧!你要蘑菇口味還是康普茶口味?

由真菌製造、類似皮革的材料做的皮大衣、皮包靴子,看起來跟真皮做的一樣,你會喜歡嗎?就算現在還弄不明白這種材質有什麼好,但如果跟環境永續、碳足跡、碳中和、生物分解這幾個名詞連結,作為想要為地球環境盡一份心的地球人,或許你就該考慮了。

農藝
【農業日文2】日本微波盒裝白米飯的祕密

「叮」的一聲,微波爐完成了盒裝白米飯加熱,撕開上層包膜後,熱騰騰的米飯猶如剛煮熟一般香、軟,直撲味蕾。日本人對白米飯有著執著與感情,但為何微波盒裝白米飯在日本賣場的銷售量居高不下,裡頭隱藏了甚麼樣的祕訣呢?尤其,在武漢肺炎大流行中,日本的外銷產品急速增長的品項竟然是盒裝白米飯,至今,締造了681噸,3億6,500萬日圓的貿易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