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其不自然】自然農法草莓可行嗎?拜訪草莓先生机益世

自學自然農法栽培草莓,被稱為「草莓先生」的机益世。(攝影/連偉志)

文/廖瞇

知道机益世很久了,自然農法草莓聽了好多年,很好奇他的栽種細節。早就想拜訪他,但不好意思,「會不會太打擾人家?人家會不會願意?」我是那種很怕麻煩別人的個性。不過老斌說,我們跟他有共同朋友耶。後來透過共同朋友牽線,我跟老斌終於去到机益世的草莓園。

去的時候是四月下旬,哇哇,原來是長這樣。草莓園面積不大,0.7分,種植約2500株草莓苗。第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草莓園的草除得也太乾淨!

因為自己做過,所以一看到那個草莓園,就知道那要花多少功夫除草。走道幾乎沒有草,畦上的草也零零落落──天啊,草竟然可以長得零零落落──這個人是整天都待在草莓園除草嗎?

机益世的草莓園,約0.7分地。(來源/机益世臉書,2013年照片)

草莓夠健康,就不用做病蟲害防治

會來找机益世,主要是因為草莓生病的問題,很想了解他有沒有做病蟲害防治?或是如果都不用藥,那草莓生病的時候,他怎麼做?机益世說,他種草莓種了十二年,沒有做過病蟲害防治。「喔?那你的草莓都不會生病嗎?」我問。「雖然偶爾也有炭疽病,但都是單一個案,沒有擴散。」他說。

我回想今年四月看到自家草莓生病時的憂心,想著這樣生病真的不用做病蟲害防治嗎?看到机益世的田後,發現如果草莓夠健康,是不需要做病蟲害防治的。這樣說好像廢話,健康當然就不用吃藥,所以重點是,如何讓草莓植株能夠健康?

除了如何讓草莓植株健康,我們也想請教留苗的方式、還有草莓如何度過夏天。當然,不是別人的方法就一定比較好,種植管理的方式會因氣候和地質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調整,施作者打算種植的規模多大,自己能投入的時間心力有多少,以及對田間與雜草管理的想法是什麼,都會影響實際施作的方式,所以重點是找到能改善現有問題、又適合自己工作步調的方法。

机益世也會幫草莓做敷蓋,但作法和我們又有些差別。(攝影/連偉志)

高架網防鳥,維持草莓園通風

跟机益世聊過後,才知道我們為了防鳥所搭的小網室,原來是造成草莓不通風而太潮濕的原因。去年的雨沒那麼多,影響還不明顯;今年雨變多,網子蓋著導致濕度更高。那不搭小網室,要怎麼防鳥?机益世的做法是架起約8尺高(240公分)的防鳥網。

其實之前我們也有想過,但就是卡在規模。机益世的草莓園雖說不大,但至少也有0.7分,而我們草莓的種植面積勉強也就三條畦,不到50坪,這樣的規模要搭防鳥網,很尷尬。

架起高架防鳥網。(來源/机益世臉書,2020年照片)

机益世是專職種草莓,而我們的草莓只是多種農作的一小部分,所以目前防鳥的方法是以竹子搭起高約50公分的小小網室,這是過渡性的作法。但如果真的想要好好用無農藥的方式種草莓的話,那搭起高架的防鳥網似乎是必要的設施,因為鹿野比起高雄杉林多雨也潮濕,搭起高架的網既可防鳥也可保持通風,長遠來看確實比較理想,而且之後巡草莓就不用彎腰掀網再蓋回去,省掉許多勞力。

不過,這樣也意味著草莓的規模要擴大?因為這種防鳥網一旦做起來就要有一定的面積,很難只圍個兩三條畦,一旦搭了就要有更認真種草莓的決心,我們真的有嗎?

我們用竹子搭起的半圓形小網室。

後來想想,也不用想得那麼嚴重,就算還沒決心將草莓種植面積擴大,也是可以考慮先將這塊我們雜種許多作物約0.6分的地全部先圍起來。目前我們因應時節種植了不同作物如白蘿蔔、花生等,有時山羌也是會跑進來吃花生的葉子,所以圍起來不只可以替草莓防鳥,也可以替其他作物防山羌、雉雞等野生動物。

除草、去除老葉、將草莓墊高,幫草莓保濕

講到除草、去除老葉,基本上做法差不多,就看做到什麼程度。將草莓墊高的方式也差不多,就是用稻桿,或禾本科的草,有時找到適合的石頭也可拿來墊草莓,總之就是就地取材,有適合的材料就拿來用。

除了稻稈,有適合的石塊也可以拿來墊高草莓。(來源/机益世臉書,2018年照片)

倒是我們對抑制雜草跟幫草莓保濕的做法不太一樣。我跟老斌是在定植初期時,在畦上敷蓋稻稈來抑制雜草生長和保濕,但机益世基本上不做全面敷蓋,僅在草莓周圍做局部敷蓋,其他區域則努力除草,然後以澆水的方式替草莓保濕。

他的做法比較花心力,但對草莓的長勢來說可能比較好:「草莓非常仰賴光合作用。」他說,全日照對草莓來說很好,所以他儘量不讓草有機會長起來;但草莓怕乾,所以他會視情況澆水,他澆水的方式是拉水線,一株一株澆,而不是採用噴灌。而我們可以照顧草莓的時間沒那麼多,所以用敷蓋的方式來抑制雜草生長,不用這麼頻繁的除草,也能有一定程度的保濕。

机益世使用稻稈在草莓周圍做局部敷蓋,然後拉水線一株一株澆水。(來源/机益世臉書,2015年照片)

我們以稻稈全面敷蓋草莓畦。

關於留苗,以及草莓如何度過夏天

草莓在進入夏天時會長出更多走莖,每一條走莖都可以再往上長葉往下發根,長出小植株,等到小植株夠強壯,再把它和母株分家,就能獲得新的一株草莓苗。所以只要讓這些透過走莖長出來的草莓苗度過夏天,就是順利留苗了

而留苗的方式,我們跟机益世的做法也不一樣。机益世將走莖分出來的苗移至小盆栽後,夏天時還是給它們全日照。這跟我之前認知的草莓苗度過夏天的方法完全不同,「我以為草莓苗要放在有遮蔭的地方才能度過夏天?」机益世說就他的經驗,草莓沒有那麼怕熱,而是怕乾:「草莓很需要透過光合作用維持長勢。」所以可以給苗充分的日照,只要定時澆水補充水分就好。

机益世會將走莖移植到小盆栽,集中照顧。(來源/机益世臉書,2016年照片)

而原本在畦上的草莓母株,若健康情況良好,就會繼續替它除草並澆水,等待下期再開花結果(狀況好的草莓母株可以撐個兩年)。若母株已經衰老,就會在下期草莓苗定植前挖除,再補新的苗進去。

這是机益世留苗的方式,但這種方式代表他夏天也沒有閒著,必須每天幫分株的草莓新苗澆水,同時還要照顧畦上健康情況良好的母株。而我們留苗的方式相較之下就是懶人做法,好吧不是我們懶,而是時間不夠。

夏天是我們的鳳梨季,大概要從六月一路忙到八月,九月開始才有餘裕照顧其他的作物,所以基本上草莓在夏天是處於放牛吃草的狀態,我們對留苗的期待是「可以活下來就好了,讓我們下期有苗可種就好了」。

我們的做法是──草莓母株在走莖時,讓那些走莖就地生根長苗,然後夏天都不除草,讓草勢幫草莓保濕,這樣就不用澆水。等到下期九月十月準備定植時,再將苗挖起來,重新定植在另一條已經翻好土的畦上。

机益世是「草莓專業戶」,不分季節都要在田間照顧草莓。(攝影/連偉志)

這樣的做法好嗎?老實說我不太確定。机益世說:「你們那樣做也可以啊。」聽他這樣說我就放心了。不過,放心的同時也明白,這樣草莓苗雖然也會活,但因為被包在草裡的緣故,同時要跟草搶陽光,所以苗會徒長,長勢就無法像分苗到盆栽後細心照顧的苗來得好。

那麼,自然農法草莓可行嗎?

與机益世交流種草莓的方法後,心裡有個底,知道哪些是需要調整的必須改變的,哪些可延用自己的方法。比如防鳥的方式改成高架網會比較理想;而我們夏天沒有餘裕照顧草莓苗,應該還是會用自己的老方法就地留苗,但可能視情況先移植一些苗到盆栽裡也不一定。

至於草要除得很乾淨還是適度留點草?要不要用稻稈全面覆蓋?我覺得各有利弊沒有絕對,最終做法還是取決於農夫自己是否操作得來,以及對於自然農法的想法是什麼。

自然農法一詞,大家很容易只看到「自然」兩字,而忘了「農法」就是人為。既是農法,就不可能全部自然而不作為。但要做多少?人為介入到什麼程度?為何是採用這樣的方式而不是那樣?所投入的心力成本與收穫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嗎?若收穫不如預期,哪些方法可以試著調整?哪些是自己不會想跨過的線?

机益世一天的草莓收穫量。(來源/机益世臉書,2021年照片)

机益世的草莓,目前一天最高的產是5斤上下。5斤上下,約3公斤。2500株苗又那樣認真照顧,這5斤真是很不容易。聽到這個數字後也讓我更能面對現實,現在想想,我們300多株苗的產量,一天能收到1公斤應該知足。

用自然農法一天要湊滿一盒草莓真的要很努力。此為我們去年3月份採的草莓。

那麼,自然農法種草莓真的可行嗎?這就要看從哪個角度來說。若要跟觀光農園的產量比當然是不成量,就算是机益世的產量,一個人採個1斤,五個人就把一天扣搭用光。但若以草莓的品質、風味以及食用安全,自然農法草莓絕對可行。但有人可能會問,「可行」應該包括是否可顧及生計──「你用這樣的方法來種草莓,可以維持生計嗎?」

嗯,這個問題當然也要考量,特別是對真正務農維生的人來說,種植不會只是種興趣跟種理想。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順其不自然】

楊老斌與廖瞇,2013年一同移居到臺東鹿野。我們採用無農藥無肥料來耕作,有人稱這樣叫「自然農法」,但真正開始務農後,我們意識到不論哪一種農法都是人為,想要收成必定無法全然順其自然,人類做的總是順其不自然──因此【順其不自然】想寫的,是我們如何在順其不自然的過程中,接近自然,了解自然,也認識自己。

【作者簡介】

廖瞇/文字工作者。2013年與老斌一同移居鹿野。本來以為搬到鄉下後會早起務農,沒想到是變成早起寫作。常被誤會經常下田,但其實只是偶爾下田。著有《沒用的東西》《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和老斌經營部落格【自然醒】,寫一些果醬、農作物等筆記。

編輯/農傳媒數位主編 陳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