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
封面故事
你知道自己吃的米是什麼品種嗎?水稻是臺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育種研發也極為興盛,國家種原中心有紀錄的稻米種原資料便有上萬筆。稻米依生長所需水分可分成水稻、旱稻(又稱陸稻),根據考古調查,約4千多年前的臺灣史前原住民已有種植旱稻,目前旱稻仍有部分部落、農友種植。若以影響口感的澱粉成分黏性區分,稻米則可分為秈稻、稉稻及糯稻。
「一通電話就可以種稻!」此話恐怕不假。水稻過去是勞力密集型農業,隨著技術發展及社會形態改變,農業機具持續開發投入,目前水稻已經轉變為最機械化的農產業,從育苗、整地、插秧、收穫、調製倉儲到包裝都有相關設備,不再需要密集勞力,代耕體系也最為發達,甚至連灌水作業都有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設備的研發。
稻米是糧食作物,為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依據《糧食管理法》,公糧安全存量不得低於3個月稻米消費量(約30萬公噸),重要性不同於一般作物。擔任公職逾30年,自臺灣省政府時代即任職省府糧食(局)處,主掌農業部(農委會)糧食儲運業務多年的現任農糧署副署長黃昭興,爬梳國內稻作政策變遷,揭示稻作產業應該走的方向。
稻米是臺灣發展歷史最久、最重要的農作物,臺灣也是目前全球僅存實施稻米保價收購制度的國家,雖穩定農民收益,但也產生增加政府財政負擔、稻米生產過剩等爭議;近年政府推動稻米轉作雜糧,盼緩和對於進口貨品的高度依賴。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陳郁蕙認為,稻米與雜糧政策難以切割,規劃上也需要納入不同部門視野,全面思考米糧政策未來。
農業經營
常言「無肉不歡」,雖然從養生健康角度,肉類攝取過多會造成健康疑慮,有些民眾甚至需要嚴格控制攝取量,但沒有肉總讓人覺得「少一味」,為了讓消費者在口腹之慾與環保、健康、宗教等考量取得平衡,市面上甚至出現各種「素肉」,由此可看出「肉」在現代人飲食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多肉植物亦稱為多漿、多汁植物,即泛指所有擁有肥厚肉質根、莖或葉的植物,這些植物生長於海濱、高山、沙漠等乾燥環境,利用特化的根、莖、葉儲藏大量水分,抵抗乾旱的環境。多肉植物種類繁多,主要分布於仙人掌科、景天科、番杏科、大戟科、百合科和龍舌蘭等。
現有的國土計畫、功能分區圖執行情形,若以農業部門角度來分析,具有四大層面的問題,包括:造成《國土計畫法》立法宗旨無法達成、糧食安全風險更高、農地品質下降、農業永續發展受到影響。就農業部門角度,農業基礎建設等配套措施需要先執行到位,才能讓國土計畫上路,否則難以對在這一塊土地奉獻的農民交待,也無法達到臺灣農業的永續。
臺灣國產鮮乳選擇多元,既有義美、統一、光泉、味全等大廠,也有各具特色的小農品牌,無論技術、行銷皆有一定成熟度。根據《農業統計年報》,2022年臺灣鮮乳自給率超過九成(90.6%),但隨著「紐西蘭與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經濟合作協定」(臺紐貿易協定)將在明(2025)年全面開放紐西蘭液態乳零關稅進口,臺灣酪農產業如何因應成為焦點。本文將以鮮乳為主,解析臺灣酪農業產銷情況,並提供產業未來發展建議。
農業技術
過往臺灣藜品種選育尚未成熟,常面臨花穗籽實顏色混雜、植株生長高度不一、成熟期不均,造成農民採收與行銷販售的困擾。臺東區農業改良場新育成早熟、豐產、成熟度一致且適合機械採收的臺灣藜品種「臺東2號」、商品名「早橙」,橙紅色系有別於一般最普遍、廣為人知的紅色種類,提供農友種植新選擇。
育種方法很多,可以靈活應用。這個系列將簡介雜交育種方法,並介紹部分重要作物的雜交育種。由於作物繁殖特性複雜,加上育種目標多元,例如與栽培管理相關的性狀、與最終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的性狀,都牽動著育種方法的選擇,這些複雜的過程與鋩角(mê-kak),堪稱育種家為實現夢想所施展的魔術。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估計2019年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淨排放量約為59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大自然碳循環中,每年有近六成循環量進出陸域生態系,土壤是最大陸域碳庫,土壤有機質(soil organic matter, SOM)對達成「淨零排放」目標、維持農業生態系統土壤碳匯的穩定性極為重要。土壤的有機碳控制並影響多種土壤特性,也具農業生產與生態系統服務方面的作用,土壤有機物質的特性、形成機制與增匯要領值得重視。
精準醱酵近年成為食品工業熱門技術,效果包括以「無動物」方式生產各種動物性蛋白,並主張比傳統農業生產更永續、高效、低成本,甚至能提高最終成品營養價值,被認為正重塑食品技術的未來。然而,精準醱酵可能牽涉基因改造技術,在歐盟等地區接受度保守,法規、消費者習慣也影響國內外消費市場,是未來發展上的挑戰。
豐年人物
臺灣土雞味道鮮美,上世紀1976年至1985年可說是臺灣土雞黃金十年,在肉用雞市場幾乎每年達70%市占率,但早年尚未建立土雞種原與品系的資料,市面有各種各色土雞,無法確認臺灣土雞品種特色,以及在育種與配種制度不健全下,土雞無法發揮雜交優勢,市場競爭力下降。
現年74歲的中興大學名譽教授李淵百,1981年首開先河投入臺灣土雞育種研究及推廣工作。中興大學農業暨自然資源學院院長陳志峰傳承師門,跟隨李淵百腳步40年,從學術到實務的執行力強。兩人暢談土雞保種及育種的重要使命。
全世界的咖啡生產國大致都座落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也被稱為「咖啡帶(coffee belt)」。轉動地球儀,在咖啡帶上,從東非的肯亞、坦尚尼亞,中南美洲的巴拿馬、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哥斯大黎加及哥倫比亞、厄瓜多,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到東南亞的印尼,眾多知名的咖啡生產地還有一個共同關鍵字,那就是「火山」。而地處咖啡帶北沿的臺灣,也有一座「火山莊園」——位於大屯火山山麓的「大屯29莊園」。
2017年是臺灣「國產材元年」,隔年全國農業會議訂出十年後——2028年國產材自給率達成5%的目標,增加至五倍。距離目標達成時間,今年來到期中考階段,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積極推動可相輔相成的非木質產業發展,轄下全國八個地區分署將在今年全部各自推出不同風土的特色本土植物精油原料生產,衍生精油、純露及香水等相關產品。
小小一滴森林精油,需要1公斤木材萃取;提煉1公斤香杉精油,需要使用500公斤木材。一瓶精油,蘊含一大片滿滿森林力。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近年投入研發木土森林植物精油,與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終身特聘教授、循環經濟研究學院院長王升陽合作,打造精油產業鏈,起步從2023年4月成立「國產精油檢測中心」開始。
各期雜誌
水稻是國內最重要的農產品,除了生產面積最廣、產量最多,近年產值約維持在350億元左右,也是國人最重要的主食。然而,臺灣稻米年產量常年高於消費量,產量過剩導致價格難以提升。公糧稻穀保價收購制度雖然確保了糧食安全,卻也如同加重水稻生產的砝碼,與產業如何平衡?
這個可能性就在土地上,稻米與雜糧就像身處蹺蹺板的兩端,栽培量此升彼降之間,兩個產業卻可能達到互補互足,走向米糧雙贏之道。
農業是一門需要學習交流的志業,為了增加農業生力軍,新農民的養成從高中階段開始,選擇高中職業學校農業科系就讀的學生可以參與從農職涯探索,透過學校與農業部的媒合安排,進入過去不輕易對外人開放的農業現場。大專除了農業科系,農業部安排農校農業公費專班設置,讓有志從農的年輕人、二代農,有貼近產業學習交流的機會,及早從農。百大青農除了挖掘優秀青年農人,更讓人一窺當代農業多樣面貌。新農民的養成,向下扎根,讓農業未來充滿希望。
臺灣豬傳統豬瘟拔針屆滿一年,即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成為非疫區,臺灣生鮮豬肉可望再度銷售海外市場,成為亞洲第一個告別口蹄疫與豬瘟的國家。對於內銷為主的臺灣豬市場來說,外銷市場是產業鏈全面升級迎來的甜美效應。從2021年到2024年的因應貿易開放養豬產業全面轉型升級計畫,4年128.3億元的經費挹注,超過70億元投入養豬場及屠宰場現代化,提升設施,精準飼養且重視生物及食品安全管理,是讓產業得以永續的重要措施。
國產花卉之美,有以原生種驚豔世界的臺灣蝴蝶蘭,成功外銷日本的文心蘭切花,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馬拉巴栗苗木盆栽產區。國產花卉產業求新求變,名列臺灣第三名的出口農產品背後,花卉產業的競爭力是多種因素努力的成果——以智慧科技升級產業,重視品種培育,成熟的採後保鮮技術與運輸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