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個葉用枸杞品種 枸杞「苗栗1號-珍芯」

文.圖/王志瑄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

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在高溫環境仍有很強的抽芽能力,收穫期可較傳統品種提前及延後各1個月;刺棘長度與密度均低於傳統品種,有利於栽培操作。

枸杞(Lycium chinense)為茄科(Solanaceae)枸杞屬的多年生植物,多數具刺,枝條細弱,主要分布於中國,臺灣也有原生族群或歸化種存在。枸杞整株可供利用,其果實稱為枸杞子,而嫩葉稱枸杞頭或天精草。與本種相似的近緣物種有寧夏枸杞(L. barbarum),兩者經常用作中藥及補品食用。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苗栗場)在2002年即有枸杞栽培的相關研究,原先以栽培果實用的寧夏枸杞為目標,但在臺灣栽培寧夏枸杞困難度較高,同時也發現枸杞葉部的開發潛力不輸果實,爾後改以葉用為主的枸杞作為推廣方向,並於2006年自地方品種選出目前推廣的葉用枸杞(MLS-02)。

經多年推廣栽培後,發現MLS-02及其他早期從中國引入的品系,皆有植株具刺、夏季落葉性強、抽芽能力弱等因素,不利於產業擴大栽培。於是苗栗場自2013年,以無刺的地方品系與生育強勢品系為親本,經品系收集、雜交選育、變異觀察及產業應用評估後,選育出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

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抽芽能力強,嫩梢無刺且長度長,無需繁雜的取葉工序。

枸杞「苗栗1號-珍芯」品種特性

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在高溫環境仍有很強的抽芽能力,收穫期可較傳統品種提前及延後各1個月;刺棘長度與密度均低於傳統品種,有利於栽培操作。

新品種的嫩梢無刺且長度長,可作為收穫標的直接採收,無需繁雜的取葉工序,大幅提升生產力。在機能性成分含量上,「苗栗1號-珍芯」乾重的綠原酸含量高達2.87 mg/g,而甜菜鹼含量也有286.09 mg/g,深具保健產品潛力。

枸杞嫩梢除了入菜料理,也可做成枸杞葉粉、枸杞葉茶等保健加工素材,應用於餅乾等烘焙產品,成熟枝葉則可作為藥膳滷包等保健產品,應用範圍廣泛。

枸杞「苗栗1號-珍芯」栽培方式與注意事項

一、枸杞栽培可粗放管理,土壤選擇於排水良好區域為佳,若是田區有排水不良的狀況,建議作畦栽培。

二、以扦插為主要繁殖方法,一般於9月進行扦插繁殖育苗,約10月(4~5週後)可移至田間種植,單次種植約可採收10~15年。

三、葉用枸杞適應性強,喜冷涼至溫暖潮溼氣候,生長適溫在15~25℃之間。一般多在10月底至隔年4月初進入採收階段,本品種於夏季有較強的萌芽能力,可以延長收穫期。

四、於9月夏末修剪後或10月定植前,單季施用基肥每分地200公斤的有機質肥料,每期收穫後在每分地酌施追肥30~40公斤的有機質肥料。

五、葉用枸杞主要蟲害有枸杞癭蟎(造成蟲癭)、蚜蟲、紅蜘蛛、薊馬、毒蛾科幼蟲、夜盜蛾為主,病害以白粉病、銹病為主。本品種不具枸杞癭蟎抗性,可使用石灰硫磺合劑進行防治。

六、葉用枸杞在5月下旬氣溫開始升高時,植株進入生理性落葉期,可不修剪、不施肥、減少灌溉,抑制其生長,並於隔年9月重新強修剪並進行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作業,屆時會進入枸杞快速生長期可再次收成葉部。

葉用枸杞「苗栗1號-珍芯」富含綠原酸等機能性保健成分,成熟枝葉可製作多元的保健產品原料。

※有關本品種相關資訊請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王志瑄。電話:037-222111,分機505。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