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10月號 日嚐醱酵

秋收冬藏的時刻,正是醱酵食季。

醱酵,或稱發酵,簡義指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數千年前,對微生物還一無所知,人類已開始釀酒。隨著知識、科技的逐漸改變,為了保存食物、為了延長賞味時限,順應在地環境,我們藉醱酵技術廣泛製造出各式迷人食品,如酒、醬油、豆腐乳、泡菜……

有什麼特殊醱酵食品,是你曾經日日必嚐,或如今朝思暮想的家鄉味?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9月號 煮瓜好秋

臺灣夏天一年比一年熱,體感溫度動輒超過四十℃。
烈日下皮膚感覺如灸針在扎,雨要下不下的午後更是濕悶異常,令人難以順暢呼吸。回到家,輻射效應還使得整屋溫度比白天更高,瘋狂。

幸好,秋天就要到了,「好咧瓜在」,我們有瓜。

初秋是煮瓜的季節,你一定要知道:什麼瓜生吃比烹煮更有滋味? 什麼瓜既生猛狂野,又溫柔慈悲? 什麼瓜的內心,藏著神奇的殷紅(不是惡魔)果實? 本期Chill日挑瓜指南,讓你成為鴞趒(tshio-tiô)的選瓜高手;同時欣賞客座主廚廖小子如何揮劍劈瓜,展示絕不容你錯過的瓜食美學──

由瓜界三大王牌領銜,帶我們消暑、清熱、降火,逼退蒸騰的熱浪,迎向陣陣秋風颯爽,啊,真涼、真香……欲說還休,卻道煮瓜好個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8月號 島旅.農漁系地味探索

來一場深度島旅,重新認識屬於臺灣特有的文化底蘊。走進臺南市區,看見常民生活中的風土地貌;跟著屏東養魚人家的腳步踏進島嶼之南;穿梭臺東金崙的巷弄之間,貼近地方文史;看苗栗青年用創意串起傳統。再遠一點,面向海風前往馬祖,遇見純粹本心。

《鄉間小路》2023年7月號立體書封面。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7月號 冰果製作所

記憶中總有一碗冰,陪伴我們度過逝去的流年。早期農村社會裡,在日頭正晒時飲一大勺粉粿冰,是莊稼人務農時最幸福的中場休息;青春歲月中,和心上人共食一碗蜜豆冰,入口清涼正好替羞怯微燙的雙頰降溫……翻開一幀幀回憶,冰必定不會缺席。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6月號 健人養成中

你是喜愛健身的人嗎?對健身飲食的想像是什麼呢?許多人腦海中或許會浮現一個餐餐喝乳清蛋白吃花椰菜米,每天跑健身房從不缺席的人。但健身飲食的世界遠不只如此,它比你想得更廣大,深入日常的每一寸角落。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5月號 尋蝦啟事

常言道:「無魚,蝦嘛好(Bô hî, hê mā hó)。」比起魚的鮮嫩、蟹之肥美,存在感沒那麼高的蝦,似乎一不小心便退居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二順位。這麼說來,我們真的了解蝦嗎?
蝦其實無所不在:漁港子弟撈捕海蝦,把大海帶到人們的餐桌上;研究者觀察溪蝦,引領大家認識淡水蝦的各種姿態。不只自然界中看得見蝦的身影,還有很多人辛勤培育不同種類的蝦。比如臺灣的草蝦養殖曾攀向高峰又滑落低谷,現在學者、業者齊心努力想把牠養回來;而米蝦原是山澗溝渠裡不起眼的存在,但經職人多年研究,竟純化培育出無數美麗的模樣。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4月號 蔗裡有糖

甘蔗成熟時,三分甜的微風吹來,光是呼吸都像在吃糖。從12月至翌年4月的採收期間,五分車往返蔗田與虎尾糖廠,把握近半年的甜蜜時光,日日將數千噸甘蔗煉成糖。
凡是在糖廠附近長大的人,都對搭五分車上下學或抽甘蔗來吃的兒時回憶津津樂道,由此可見在糖金時代的那些年,糖業與地方生活是多麼緊密相關。今日虎尾與善化糖廠仍堅守以本土甘蔗製糖的初衷,也有職人或地方組織把甘蔗種回土地,有人用古法燒柴熬煮黑糖,也有人以蔗糖釀酒、做甜點,就連壓榨完的蔗渣都能做手抄紙或肥料。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3月號 來點療癒的…

壓力山大又情緒爆炸了一整天,終於下班了。喪屍般走在路上,腦中突然蹦出肥滋滋的炸雞洋芋片、甜膩膩的蛋糕手搖飲,像是在對主人吶喊:健康胖瘦先別管,只要可以修補碎滿地的玻璃心,全部都給我來一點!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2月號 植葉相談所

無法外出的疫情期間,困在家的人們被龜背芋、蔓綠絨、合果芋等雨林植物各異其趣的葉形攫住目光,開始把森林搬進家中,藝術家更從綠意汲取靈感,新生或凋謝都化為創作的養分。從斗室來到戶外,打開感官,觀察葉子的色澤、形狀、脈絡、氣味與質地。山林、海畔、甚至住家附近的公園,都能成為觀葉祕境,在與植葉無聲相談的過程中,找回內心的平靜。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1月號 風土不打烊.臺灣地酒BAR

想要喚醒記憶中農產果物的芳香,或是透過品啜探索臺灣的味道,深夜裡亮盞燈的「臺灣地酒Bar」是你最好的歸屬。只要這個月前來酒吧,我們便把四支嚴選臺灣地酒一次奉上。好奇臺灣山河、林木、潮汐的味道嗎?調酒師都能在酒液中演繹。無論純飲或調酒,能讓每一位客人在風土中沉潛及微醺,便是臺灣地酒Bar的最終目的。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2月號 鍋物聚場

以沸滾的湯頭揭開序幕,加入喜歡的配料,大口爽快吃菜涮肉,別忘了沾特調醬料畫龍點睛。綜合以上元素的火鍋,是一場擁有起承轉合的味覺饗宴,冷天吃暖胃暖心,也可以在熱天吃得大汗淋漓。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1月號 菌菇研究室──勇闖菇菇島

這是一座有菇萬事足的島嶼,得天獨厚的氣候,讓可愛又迷人的菌菇寶貝在此誕生。他們既能填飽肚子又能保健養生,採集或種植還可以換取菇幣,讓島民過著自給自足的快樂生活。但要在島上生活得先經過重重試煉……

鄉間小路4810封面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10月號 雜糧風土餐桌

中午吃麵或吃飯?剉冰想加紅豆或花生?要買麵包還是吐司當明天的早餐?每日上演的飲食大哉問,顯見我們「一餐無雜糧,便覺腹肚不滿足」。若問雜糧從哪來,會發現無論是糧行的米穀豆麥,抑或甜品店的薏仁綠豆,幾乎都從國外進口,根據農糧署統計,目前臺灣雜糧自給率約為6%。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9月號 水鄉澤農

始於雨,終於海,路徑變化萬千。水是天地的旅者,於地表流浪時潤澤了我們,從直接掬水清洗解渴,到生活各種所吃所用,水都不可或缺。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8月號 友禽俱樂部

被親暱喚作「家禽」的雞鴨鵝等禽鳥,既是寵物,也是食物。雖然如今農家以外不再常見牠們大搖大擺的模樣,但與雞排、烤鴨、切盤鵝肉的美味關係,仍照三餐外加消夜場,提醒我們的「禽」有獨鍾。

鄉間小路島內涼感季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7月號 島內涼感季

炎夏豔陽把臺灣烘成一顆烤番薯,番薯島民半夜熱到失眠,醒來滿身大汗,穿著短褲無袖迎戰酷暑,出外立刻被發燒的空氣吻上臂膀,急急喊「好熱」投降。面對討人厭的悶熱,還有什麼自然涼方可以派上用場?

鄉間小路動物寵友會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6月號 動物寵友會

除了豢養,人還能如何與動物共處?研究烏賊的科學家認為,烏賊不只助他們解開重重謎團,還是療癒的工作夥伴,當然要重視牠們的福祉;照護員與最佳拍檔海獅亦師亦友,引領完成訓練的同時,也需隨時注意動物的身心狀況;野生動物保育員則在親密的照顧過程中,教牠們學會與人類保持距離,未來才能順利重回野地的懷抱。

鄉間小路碗裡麵的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5月號 碗裡麵的事

從銅板價的巷口乾麵了解地方民情,吃到在拉麵與義大利麵中遊歷八方四海,麵可奢華可平價,可本土也可接軌國際,把人人都捲入無邊無際的「麵」宇宙。然而天天吃麵,卻不一定知麵:蚵仔麵線有清派與糊派之分、米粉還能細分成水粉跟炊粉?碗裡麵的事竟是如此博大精深!

鄉間小路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4月號 小村日和.有機走村

散步於小村,奔流的溪水、田裡的作物、均一價的柑仔店與古早味麵包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雖然村子小小,人有點少,日子卻過得很「有機」──不是農業型態、只看認證的消費時尚,而是人與內在身心狀態、外在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的生活態度。

鄉間小路漫食晨之美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2年3月號 漫食晨之美

早上叫醒你的,是鬧鐘還是早餐店阿姨呢?一進去就被叫帥哥美女,還能滿足巧克力肉鬆半熟蛋吐司……各種腦洞大開的口腹之慾。親切感百分百的老闆,和多到讓人選擇障礙的品項,都是臺灣限定的早餐小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