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海產豐饒的美麗島嶼,洋流與季風推送,餐桌上迷人的風景,總有一兩道鮮美得讓人口齒生津的時魚海鮮。不過現今,隨友善環境和漁業永續觀念興起,應該怎麼做,才是落實關懷海洋,以及永續海鮮的識魚、食魚之道?跟著《鄉間小路》,我們邀請各有美味「手路菜」的海鮮主廚,化身餐桌邊的「侍魚師」,細說他們挑選食材時的海洋關懷與理念故事。
由「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海洋永續組組長張永州分享選魚、買魚的祕訣,辨識永續海鮮的方法;聽「湧升海洋」徐承堉和「邱家兄弟生態級無毒水產育成中心」邱經堯,共談海洋永續與日常享用海鮮之道。
當然,恪盡吃喝使命,需親身探訪侍魚師們的理念餐桌:花蓮吉安「龍哥斯特」解鎖主廚市場遴選、復以職人技藝片解,料理永續海鮮的精彩現場;宜蘭羅東「猿燒季節料理」打開生魚片珠寶盒,體驗識魚之樂;基隆港邊的「八斗邀」吃一鍋環境友善、時蔬飽滿的海鮮漁夫鍋;臺北「Île 島嶼法式海鮮」品嚐以地方特產伴奏「責任海鮮」的臺味法餐。
好飽、好飽啊,臺灣海鮮真是有夠好。好寶物配好理念,不珍惜嗎?
封面故事|真鮮海豐味
本期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