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藝】給你一幅鄉村的美學經驗-楊英風的豐年牛與春聯

左圖為楊英風的《悠遊》1953年完成,刊登在1955年1月1日發行的《豐年》雜誌第5卷第1期第13頁上;右圖則是2021年豐年社發行的春聯,以這幅版畫和楊英風的書法「豐年」二字作為設計元素。

文/蕭秀琴

藝術家楊英風先生自《豐年》雜誌1951年創刊起始就擔任美術編輯直到1962年,長達11年的時間是他創作版畫最為豐盛的年代,尤其,從寫實到抽象創作的轉變也體現了農村現代性的歷程,作品中的鄉村意象替臺灣農業史保留了珍貴的足跡,也成為我們心靈的慰藉。

在2020年武漢肺炎大流行肆虐一整年後,豐年社以《悠遊》(《豐年》第5卷第1期,頁13,1955年1月1日)製作春聯與紅包袋迎接新的一年,也慶祝即將到來的70週年社慶。

這一年2020年的幾個關鍵字中,「社交距離」、「隔離」、「邊境」都意味著孤獨,追求寧靜安詳,到鄉郊去尋找慰藉成為全世界的一種日常風景;在臺灣則是島內旅行,探尋更遠的秘境或者農遊隱然是一種時尚。這在1953年臺灣母親的河、稻米原鄉的濁水溪上,剛完成的西螺大橋歡慶聲中連結的鄉村意象,應該是無法想像的事,此時,楊英風剛完成的木刻版畫作品《悠遊》,牛背上的牧童戴著斗笠,一手拿著書閱讀、一手牽著牛繩放任牛隻在田野間漫步,悠然的鄉村風景中有著瘦長脖子的水牛Bubalus bubalis是臺灣的牛,也是楊英風所有關於牛的作品中的原型。

從臺中東豐大橋〈飛龍〉橋墩到氣勢滂礡的太魯閣「山水系列」,臺灣人對雕刻家楊英風先生在臺灣隨處可見的作品並不陌生,但對於藝術家本人最在意的、創作的基礎-「寫實、鄉土、氣息草根」的版畫家楊英風的作品,卻早已遺忘,這種遺忘反應的是社會集體記憶的消逝,更清楚的說就是鄉土記憶的流失。

楊英風在〈自述〉中有一段描繪在《豐年》任職美術編輯工作景況,「每個月當中大約有一星期的時間,必須到全省各地去了解農民的生活情形、耕作狀況,去認識各處的自然環境。」因此,透過楊英風在豐年時期(1951~1962)的作品回歸土地經驗與歷史脈絡或許能成為一種美好的農業探尋方式。

他在《豐年》上創作過的牛共計63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三隻是當作封面的牛,一隻是第5卷第20期1955年10月16日出刊的《雙十節在農村》的水彩畫,顏色繽紛、牛背上的牧童揮舞國旗,慶賀之意不在話下。

《豐年》第6卷第5期1956年3月1日出刊封面是以版畫《水牛》來呈現。(圖片提供/豐年社)

另兩隻則是更深入人心,對1970年代臺灣工業化之前的鄉村有印象的人,都能在此找到回憶,能夠得到片刻安寧的是第6卷第5期1956年3月1日出刊的《水牛》封面,並有作家夏菁的詩做解說。

休息吧,在這春暖洋洋的溪中!
有綠蔭為你遮閉著陽光;
合起你的眼,作片刻甜蜜的小夢,
讓流水在身邊緩緩迴盪。

沈浮,沈浮,好好舒展你的筋骨,
洗淨毛膚,使它光滑涼爽。
當驕陽高照,風也停息的日午,
正是你恢復疲勞的時光!
                     《水牛》,作者:夏菁

夏菁本名盛志澄,曾任農復會技正,1968年應聯合國聘請前往牙買加服務,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水土保持專家。最近一次作品是2004年在印刻出版《可臨視堡的風鈴》散文集。

在南海路楊英風紀念館展示的照片裡,似乎一轉身就能看見藝術家純真如稚子般的面容,那是指他創作時專注的身影,在田野中舒緩安適的神情,就像他與南投埔里的結緣,他在1983年南投埔里鎮牛眠山上建造「靜觀廬」,並記下:「住址又是牛眠里牛尾路,真是巧妙!」愛牛之心沛然勃發。

〈稚子之夢〉,1954,銅,13×32×18。

楊英風有一篇文章是為了《埔里鄉情》雜誌所寫的〈恬睡的小牛〉,有一段他對牛的情感描述,不但反應了他當時的工作情景,更應照出生命本質讓人怦然悸動,「那年,是民國四十一年,我在農復會所創辦的豐年雜誌擔任美術編輯。一顆年輕的心,與大自然如許的親近,創作的氣息,更鮮活有力地顫動著…..初夏我去林家農舍寫生,看到一隻剛剛出生的小牛,靠在母牛旁甜美安詳地沈睡著,呈現出平和、達觀、幸福的神態,頓時心底充滿著喜悅,取了黏土立刻就塑造了這隻恬睡的小牛。」

這個1952年初夏在埔里農舍採訪的感動成就了1953年〈稚子之夢〉的銅雕,目前放在靜觀廬客廳的茶几上,是楊英風非常鍾愛的作品。

楊英風在工作中的影像。

他1926年在宜蘭出生,因為父母親到當時的中國北平(今北京)經商,自小寄居在親戚家直到公學校畢業,才離鄉跟雙親在一起生活。但他從小展露的美術天份不容忽視,父親透過臺中清水仕紳楊肇嘉的介紹,讓他在1944年進入東京美術學校(今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建築系就讀。楊肇嘉也是他後來的同事《豐年》雜誌攝影師楊基炘的二伯父,他們兩人都是在1950~60年代的豐年社工作,經常結伴下鄉尋找題材。

楊英風的版畫印刷與楊基炘的攝影作品以《豐年》為媒介,在尚未消逝的農村但無法逃避現代性的農機時代逼近,大家都曉得牛隻會愈來愈少,以至於必須以「復育」來保存這片土地上的物種。

楊英風(左)與楊基炘(右)為在豐年社後院合照,1955年1月24日,臺北。攝影者不詳。

幸好我們仍然留下影像,就像楊英風談到他從寫實轉而抽象的過程,「版畫是『民間性』的,是『生活性』的。……在廣大的民間代代流傳、使用著。……刻畫的大都是民眾所熟悉的事物,因此也表示著濃厚的『地方性』、『環境性』,擴大來說那就是『民族性』。……凡是版畫,都是很有地域性的。」這是他在2008年於《聯合報》發表的〈版畫與生活—看中外當代版畫聯展〉所提出的看法。

《伴侶》,1958。

從寫實到抽象,大約是在豐年時期的後半,在牛隻的表現上尤為明顯,像是這次做春聯時也有考慮以《伴侶》,1958為主視覺,這幅轉變時期的作品曾經多次被運用在各種製作物上,為世人所熟悉。牧童牽的牛,牛背上的烏鶖(大卷尾),都站在田裡的稻草人中間,牧童的背、牛背、烏鶖、稻草人都以幾何線條呈現,但仍能感受到收穫季節剛過的閒適,烏鶖在牛背上啄食小蟲,幫牛隻除蟲清身體,牧童推著牛隻玩耍,鄉村風景溫馨甜美。

同時期,他又很快地又邁入形而上、超越時空限制的幾幅版畫,像是以蔗板製作的《力田》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後現代的、多元的創作,以象形文字、符號來代表牛、田野,以及農村中的大自然景象,不斷的超越創作形式,主題仍然關心著臺灣的鄉村與自然景觀,就像他在生命的後半段提到這批早期的鄉土創作,定調為是個人「藝術創作視野的重要基石」,這是指他在豐年時期的作品,也是臺灣人的底蘊與慰藉。

2021年豐年社即將迎來創立70週紀念,創社紀念日7月15日之前,3月6日至25日楊英風教育藝術基金會率先在師大師大德群藝廊展出《烽火少年楊英風-從師院到豐年時期1947-1962》。楊英風1947年從北平返回臺灣與表姐李定結婚,因中國戰亂又起、世局混亂,決定留在臺灣就讀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並在美術創作上有所成就,1950年就有多件作品入選第五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1951年應藍蔭鼎之邀,至農復會《豐年》雜誌擔任美術編輯,展覽以這時期的創作,鄉土版畫、速寫與插畫,記錄臺灣早期農村生活的風土人情為主。

2021牛年,豐年社敬獻的春聯。 (攝影/王志元)

【版權聲明】本文所使用的楊英風作品影像,均由楊英風教育藝術基金會授權使用。

農傳媒專欄作者/蕭秀琴
本文作者蕭秀琴為豐年社主筆,著有《料理臺灣》《植有武威山茶的小屋》《精油日常》等,計9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