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長陳駿季剛上任,立即面臨立法院國民黨團提案提高公糧稻穀收購價格,陳駿季表示,提高收購價格對農民來講不一定是最有利的,農業部正在設計能夠支撐稻穀產地價格的配套措施,包括引導過去繳交公糧的稻農進入集團產區,改種具特色、耐逆境品種,給予適當獎勵;以及以多元加工米產品等鼓勵國產稻米消費,以支撐稻穀產地價格,提高農民所得。
此外,他從自身服務農業部門經驗著眼,希望率先改善農業政策決策所仰賴的調查資訊不夠即時的問題,今年底將推出即時數位調查資訊系統,供外界、農民參考,做生產規劃;最快於明年試辦發行農民數位卡,讓農民申報現金救助及各式獎勵更有效率;並要推動集團產區,提高農產品計畫性生產比例,以降低產銷失衡風險。更多詳細內容,請閱讀我們的專訪系列報導。
農業部長陳駿季專訪
農業部門是國內最主要能提供碳匯的部門,農業部除了設定2040年淨零排放目標,還要以ESG方式與企業共同經營森林、土壤及海洋等碳匯,新任農業部長陳駿季認為,海洋碳匯最具增匯潛力,他已指示水產試驗所開發海草育苗系統,加速海洋碳匯經營。對於極端氣候威脅農業發展,農業部希望透過育種技術,讓作物更適應氣候逆境;臺灣農產貿易屢因中國不遵守國際規範受挫,農業部推動農產貿易,未來將強化尋找國產農產品在目標市場國的產品定位。
- 農業部長專訪01》調整公糧價格將朝野協商 陳駿季要引導稻農進集團產區、提振稻米消費 支撐稻穀產地價格
- 農業部長專訪02》智慧農業開拔 農民數位卡明年試辦 今年底推出即時數位調查資訊系統
- 農業部長專訪03》自然碳匯發展 陳駿季點名海洋碳匯最有潛力 將開發海草育苗技術
- 農業部長專訪04》培育蘭花出身卻愛種草皮 農民更專業、更服務農民是陳駿季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