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蝦皮風雲錄,消失的蝦滋味

兩名漁民一前一後地扛著豐收的蝦皮,正準備前往魚寮。(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阮義忠攝影)

新鮮的蝦皮會先在海灘上分類、篩洗,再集中至大型蝦籮中扛進魚寮水煮、加工。照片裡兩名漁民一前一後地扛著豐收的蝦皮,正準備前往魚寮。(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阮義忠攝影)

文字/楊若彤

走入年貨大街的南北貨攤、傳統漁港或市場,在玲瑯滿目的滿滿乾貨中,總能見到表皮薄透、呈淡黃色、綴有兩個黑亮小眼的小毛蝦。沒有飽滿的蝦肉,存在感有些稀薄,這種毛蝦被稱為「蝦皮」。

現在市面上看得到的臺灣蝦皮大多來自澎湖或屏東東港,不過你可知道,就在幾十年前,位於臺灣西北方的馬祖列嶼,才是輸出這群小蝦的大本營。鼎盛時期的馬祖曾有年產百萬公斤的亮眼成績,成功打入日本、香港市場,是1950、60年代臺灣的蝦皮重要產地。

天選海域 蝦皮游來人也來了

體型不到兩公分的小小蝦,是馬祖過去重要的經濟漁產,撐起馬祖漁業的輝煌,和漁家命脈緊緊相連。

馬祖海域鄰近中國沿岸的閩江、連江及羅源江三條江水,此處冷暖流交會,豐富的營養鹽吸引許多魚蝦洄游,是天生的優良漁場,自清代即牽引著中國沿海漁商前來討海、貿易。馬祖以南、北竿捕撈蝦皮最盛,早在百年前,中國黃岐和長樂等地的漁家嗅到這波商機,便每年隨著蝦皮的腳步,到馬祖結繩打樁、搭寮掛網,等到蝦皮漁汛期結束再歸返。久而久之,許多人乾脆就地落戶,馬祖形成一個個漁村聚落,聚落裡滿是漁人充作臨時住所的草寮、加工漁獲的魚寮、商號、鹽館和鴉片館,趕鮮的麻纜船頻繁往返兩岸。

直到1949年國軍進駐馬祖後,阻絕兩岸往來,蝦皮才轉而銷往臺灣。1960年代,馬祖蝦皮又攀上另一個巔峰,捕撈蝦皮一季的收入可能超過70萬元,驚人的產量及銷量,使蝦皮成為當時馬祖外銷的主力之一。

從捕撈、加工到運輸的「蝦皮生產線」

別看蝦皮小小一隻,捕撈牠可得動用長達22公尺的定置網。馬祖的蝦皮捕撈技法主要承襲中國福建長樂縣梅花鎮的傳統漁法,漁人會先出海打樁,由20人協力將兩個將近6.3公尺的樁打入海床,讓網有穩固基座後,再到漁場佈網,佈好網後便等待喜好集群游動的蝦皮自動流入、遭困網內,此即為定置網。每年的蝦皮季約從農曆11月開始,可一路打到隔年5月。

大型的漁具要製作、搬運或操作使用,在那個合成纖維、機械設備還沒出現的年代,都是得動員眾多人力的大工程。從開季前的籌備、出海捕魚到後續漁獲處理,每道工序幾乎都是全村下去一起參與勞動。

而早期沒有冰箱,漁獲加工更是十萬火急的作業,加鹽保存是必須,蝦皮因此有淡鹹之分,只以清水煮熟晒乾的是淡蝦皮、適量加鹽烹煮的是鹹蝦皮。男人捕魚回港後,婦女和負責炊煮打雜作業的伙長會接手烹煮剛上岸的蝦鮮,再將剛煮熟、熱騰騰的蝦飯瀝乾、平均曝晒,根據蝦皮品質,分裝到籮筐中,壓上甲、乙、丙等不同等級認證,最後蝦皮就會一筐筐坐船到臺灣,再銷售到其他地區。

蝦皮保存是個挑戰,要等廠商輪流到各村收購,且臺馬間的運輸起碼要八小時,所以漁事作業講求效率,每個步驟都是分秒必爭的時間競賽。倘若隔太久沒去收網、捕回來沒進行加工,或遇到天候不佳很難晒乾,都會增加蝦皮臭掉的風險。

村民正在掏洗撈捕上岸的蝦皮。(圖片來源/連江縣文獻中心)
村民正在掏洗撈捕上岸的蝦皮。(圖片來源/連江縣文獻中心)

生活即蝦皮 蝦皮的N種吃法

老一輩的漁人都說,特級蝦皮不用言說,一目瞭然:從頭到尾都完整,蝦身淡黃透亮,尾部帶一點淡橘紅色。煮熟過程不會加鹽,直接以清水烹煮再晒乾,即所謂淡蝦皮,吃下去就有淡淡甜香。

新鮮的蝦皮怎麼料理都好吃,營養又下飯,單吃也能嘗到本身的鮮味。早期馬祖人家什麼醬料都能蘸蝦皮來吃,常見的有蘸白醋、魚露,喜歡喝酒的人,蘸一蘸老酒就入口,非常順口。煮完蝦皮的水還可用來醃蝦蛄,一點都不浪費。

蝦皮雖然是料理的配角,但跟不同食材都很好搭配,沒什麼食用地雷,料理組合自由且多元。所以關於蝦皮怎麼吃,通常是各家自成派系。馬祖每個人家都有自己的私房菜,最基本的炒飯、炒麵和炒高麗菜,加一些蝦皮下去爆炒,不僅增添鮮味,還能去除油膩感;俗稱「馬祖漢堡」的繼光餅,有的也會加蝦皮,烤過的酥脆餅皮裡頭包夾蝦皮蛋,口味更豐富,是營養又有飽足感的一餐。還聽說過有人用蝦皮來炸蝦球,把蛋、蝦皮和在一起,油炸後起鍋,餅皮一口咬下是滿滿的蝦皮餡,將海味全濃縮,味道不比新鮮蝦肉遜色。

繼光餅夾蝦皮蛋。
繼光餅夾蝦皮蛋。(攝影/楊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