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味食肆】離散者的家宴

翠綠的佛手瓜炒蛋。

翠綠的佛手瓜炒蛋,口感反映出文化差異。

文字.攝影/陳靜宜

近幾年臺灣很流行私廚,有些熱門的店家要隔上好幾個月才訂得到;然而,比起私廚,我認為更難能可貴的是家宴。除了要端出美味的菜色,還得自我揭露,跟大家分享家族中的私密故事。我日前就在新北市華新街一家名為「三季」的預約制餐館,嘗到了以食物為引子的家族遷移故事。

楊萬利的父母原住在雲南,文革時期逃到緬北。但1962年緬甸發生軍事政變,百姓夾在政府軍與民兵之間進退兩難,她父母見情勢不對,又從緬甸遷居臺灣,那年楊萬利十歲,離開了緬甸撣邦高原上一個叫做當陽的城鎮。於是,她同時擁有雲南名字、緬甸名字與臺灣名字,她認為自己既是雲南人、是緬甸人也是臺灣人。

如今,擔任起廚娘角色的楊萬利,用菜色訴說她的生命經歷。舂辣椒樹蕃茄這一碗滿滿的紅果泥,有辣椒、紅蕃茄和樹蕃茄,吃起來微辣,還有蕃茄清香與酸甜。其中,辣椒別有一番來頭。

雲南人總說:「舂筒不響,吃飯不香。」她們相信經由舂搗的方式,最能展現食物的氣味與味道。只不過來到臺灣後,想在住屋相鄰的公寓裡如法炮製,卻被鄰居抗議太吵,她的母親試過抱著舂、墊著布以減低聲響,卻仍受到投訴,這咚咚聲顯示出了移民者與原住者雙方的差距。

比起上一代移民者,楊萬利的人生有更長的時間是在臺灣生活,因此更了解臺灣的飲食習慣,舂辣椒裡藏著她細膩的糾結,「我能明白臺灣人不太吃辣,如果用當地原味,會讓很多人吃過之後就不敢嘗試第二次,但要我迎合市場調整味道,又過不了我自己那關。」

於是她採取了折衷辦法,上桌的是調整版,此外又端出一小碟原始版的舂辣椒,辣椒像細碎的紙花,讓賓客自行斟酌使用。同桌有位朋友是馬來西亞人,看到那碟舂辣椒馬上說:「快給我,這是靈魂。」另一位臺灣朋友則是嘗了如豆粒小的一口,便辣得跳起來哇哇叫。我想,這也是楊萬利生活的態度──是臺灣的一份子,又保留一部分原有的自己。

另一道佛手瓜炒蛋,看似口味清爽的家常菜,卻藏著她母親的苦惱。楊萬利說:「在緬北當陽的家,那裡人習慣只吃佛手瓜的幼瓜,因為佛手瓜長大了、纖維便粗了,有時甚至只能拿去餵豬,可是臺灣卻不興吃佛手瓜的幼瓜。」這恐怕是多數人沒想過的委屈心情,沒想到佛手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如此差異的解讀。

PROFILE

陳靜宜 臺南人,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熱愛飲食文化,從事美食報導20年。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出版《喔,臺味原來如此》、《啊,這味道》、《臺味》等書,媒體評為2023年度最具餐飲影響力的九大人物之一。

原始版的舂辣椒香辣帶勁。
原始版的舂辣椒香辣帶勁,但不是人人都敢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