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妳在拍照喔?」賣菜阿嬤問完,立刻手比愛心,要我再拍一張。阿嬤的攤位,在臺南新營市區的復興路路邊紅線上,紅線不能停車,總能擺攤吧!遮蔭方式也很手工,是在水桶內的好神拖上,綁上一支大陽傘。聽說我在寫市場,阿嬤說:「那妳去問隔壁那間開很久的香紙行,那個男生人不錯!」
只要將剛煮好的飯蘸點鹽,捏成圓形,就能成為一道料理。對日本人來說,米是非常重要的食物。是的,這次的主題就是飯糰。我在臺灣舉辦飯糰工作坊有好多人來參加,飯糰應該也是臺灣人很熟悉的一道料理。
波蘭是個悲情的國家,歷史上經歷三次瓜分,中途還曾被登出歐洲舞臺,消失在地圖上123年。寬容收留少數民族,給予猶太人棲所、工作,卻衰到成為德國在境內蓋集中營大屠殺的藉口。二戰時波蘭被盟軍拋棄,首都華沙被夷為平地,九成建物被炸毀,復國後又被共產鐵幕挾持44年。在強敵壓境下絕地重生,造就波蘭人個性務實堅韌,親切但看起來心事重重,連節日都不走歡天喜地慶祝跟瘋狂購物那派,反倒是習慣追悼犧牲者、隆重度過悲情紀念日。
網路上流傳一雙北都市大哉問:「騎腳踏車到底要怎麼跨過福和橋?」大概有一半的答案是「就直接騎上去啊」,於是前陣子,我為了逛福和橋下的跳蚤市場,就「直接騎上去」,結果一路和同車道的疾行機車們拚命,越騎越覺得——警察怎麼還不來抓我?
銅鑼燒,膨膨的蛋糕體搭配又甜又溼潤的紅豆餡。活了50年,還沒聽過有人討厭銅鑼燒,銅鑼燒就是如此的受大家喜愛。像我先生明明討厭有顆粒的紅豆餡,但夾在銅鑼燒裡的就很喜歡。
黃煙燻燻,香味四溢,這是鯊魚煙開鍋最誘人的時刻。鯊魚煙是臺灣經典小吃,北臺灣相較南臺灣更流行食用,許多傳統麵攤上都看得見,一小盤一百元,冷冷鯊魚煙配熱熱切仔麵,是許多食客私藏的美味。
安達盧西亞是西班牙最熱情浪漫的地區,它位在充滿和煦陽光的伊比利半島南端,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相望,西元8世紀阿拉伯人乘著強烈的黎凡特風(Levant)入侵這裡,建立回教色彩的阿爾罕布拉宮、黃金塔、吉拉達鐘樓。過了八百年,天主教勢力的伊莎貝拉一世領軍南下收復失地,不願信奉天主的摩爾人流亡山邊洞穴,跳起悲憤自信的佛朗明哥舞;他們昔日的堡壘格拉納達,成為哥倫布航向拉丁美洲的出發地,替西班牙開啟了前所未有的黃金時代。
對我來說,勝丼的味道就是柴魚昆布高湯加上醬油、味醂或砂糖的甜鹹味,再與炸豬排和洋蔥煮過,最後蓋上滑蛋的料理。雖然長大後很喜歡對我來說,勝丼的味道就是柴魚昆布高湯加上醬油、味醂或砂糖的甜鹹味,再與炸豬排和洋蔥煮過,最後蓋上滑蛋的料理。雖然長大後很喜歡勝丼,但小時候覺得肉太硬所以不太喜歡吃。有一次把麵衣剝下來吃,麵衣吸了醬汁,變得蓬蓬軟軟的,又鹹又甜,非常好吃。之後我就成為麵衣負責人,大我一歲、喜歡吃肉的姊姊則負責吃肉,兩人分工配合得很好。,但小時候覺得肉太硬所以不太喜歡吃。有一次把麵衣剝下來吃,麵衣吸了醬汁,變得蓬蓬軟軟的,又鹹又甜,非常好吃。之後我就成為麵衣負責人,大我一歲、喜歡吃肉的姊姊則負責吃肉,兩人分工配合得很好。
新北市中和區的華新街,是緬甸華僑來臺後的聚集地,小吃、雜貨店開滿街,又稱為緬甸街。在餐館吃麵時,看到對面阿姨的咖哩雞麵上頭,有幾條狀似海帶的東西,阿姨說那是芭蕉莖,到廚房蹭了幾塊來給我們嘗嘗。橫在店門口那幾根粗大芭蕉假莖削一削煮熟,就是為軟糊糊的緬甸魚湯麵增添脆度的關鍵。餐館內電視不間斷的播放著佛經,廚房鍋內奶黃色的滾湯澆上湯碗裡的米線,撒點油蔥香菜紫洋蔥,「要加炸豆餅嗎?」椰子麵上桌!
2020年雖然流年不利,但是臺灣本土電影的發展倒是卓越。因為電影《孤味》而突然之間竄紅的蝦捲,是個容易被遺忘,但猛然想起會格外懷念的滋味。我私心想著,在《孤味》這部電影中,使用蝦捲這樣的食物代表著母親這輩子的人生奉獻,著實為十分妥當的隱喻。
葡萄牙被旅人評價為歐洲物價最低的國家,表面看似誇讚葡萄牙親民,卻也同時嘲笑他的江河日下,走進里斯本舊城區阿爾法瑪(Alfama),28路電車叮叮作響穿梭在蜿蜒起伏的坡道上,斑駁掉漆的牆面有殘缺的幾何花磚與彩色塗鴉,狹窄巷道裡汽車亂停,繁華褪去的里斯本帶有一股迷人殘破感,最珍貴的是人們依舊歸屬於這裡的生活氣息。
每到冬風凜冽的季節,家母總是能輕易地在市場上尋得新鮮肥潤的烏魚,為餐桌添上「紅燒烏魚」這道極度家常但無比美味的料理。「烏魚的產季很短啊,我們要抓緊時間吃,」家母叨叨念著,「那麼肥又大的烏魚一條能分好幾餐吃,竟然只要一百元,真的太便宜!」饞饞的吃貨聲響始終沒停歇過。
位在彰化東南隅的二水,作為集集線的起點,是自西部進入車埕,也是鐵路支線轉乘縱貫線的必經之路。早年二水車站前的日日新商店,為了接應往來不絕的旅客,竟然領先7-11、率先當起24小時雜貨店,還兼賣現打木瓜牛奶和剉冰。隨著二水的沒落,剉冰機也鏽得轉不動了,裝剉冰的淺碗和湯匙還散落在一旁,彷彿客人剛吃完,只是蒙上一層厚灰,幾年來從沒收拾過。
臺灣曾是農產品及畜牧王國,但生在北部的我往往只能看到最後的貢丸湯,生活周遭常見的動物是街頭路霸小黑狗、廟裡水池的長壽烏龜。歐洲講求生態平衡,郊區草原上常看到羊群、牛群,甚至鵝群、兔群;這天我參觀完吸血鬼德古拉的家、羅馬尼亞的布朗城堡後,在搭公車回家的路上看到草原上有點點密集的牛群,立馬急按鈴,不管外頭打雷烏雲、偏離航道多遠,我感到牛群正呼喚我。
女兒去年9月到京都大學當交換生一年,農曆過年時,全家一起去京都跟女兒開心過年,回國之後疫情爆發,接下來就如大家所見,大家保持社交距離,全世界呈現一副末日景象。我一度非常擔心一個人留在日本的女兒,甚至希望她可以提早回來。但是女兒非常堅定地說,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提早回來,一年結束後她就會如期回家。
秋冬是芸香科植物的天下。所謂芸香科,用最簡單的角度來看就是柑橘家族,這個家族成員全球合計160屬、超過1700種,在臺灣約有17屬、五十多種,從南到北我們所熟悉的柳丁、椪柑、文旦、大白柚、金桔、金棗、檸檬等等都是,每年只要秋風吹起,它們就陸續成熟,酸甜好滋味直到隔年初春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