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婦養成筆記】魚界的草間彌生——變身苦

文字.插畫/潘家欣

在逛市場時,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我往往會在專賣白蝦、蛤蜊的攤販檯面上,發現零星販售的吳郭魚、鯽魚,還有一種體型扁平、全身長著黑點、很普普藝術風的魚。攤販說這種魚叫作「變身苦」。為什麼會有這些魚可以賣呢?因為塭仔裡面除了主要放養的蝦子之外,總會莫名其妙出現一些混進來的偷渡雜魚,每天收蝦網時一起收上來,乾脆就統統拿來市場賣啦!(所以很新鮮,都是當日現撈欸!)

馬上估狗,原來「變身苦」又叫作金錢魚,本名叫作「黑星銀䱋」,大致分布於印度到太平洋區域,在臺灣西部是常見魚,主要出沒在河口半淡鹹水的水域,吃藻類、昆蟲、甲殼類等碎屑過活,所以在魚塭出現也是合情合理啦。另外,幼魚體色更鮮明美麗,宛如金錢豹(欸不要亂講),不,宛如日本當代藝術大師草間彌生的點點南瓜(毆飛),所以也有人專門養來當觀賞魚。重點是,這種長著普普風黑點的魚,背鰭上的棘刺是有毒的!如果不小心被刺到,雖然不會致命,但是這種神經毒會讓人產生難以忍受的劇痛,痛到走不動、比生孩子還痛!

查完資料覺得好可怕喔我不敢買欸,但是攤販一直鼓吹我買一尾回家試看看,其實撈上岸死掉的變身苦已經不會分泌毒液了,不過我還是拜託攤販幫我把魚棘剪掉,攤販一邊清理魚腹,一邊告訴我,這種魚在清肚內時很容易弄破膽囊,弄破的話就會讓魚肉變苦,所以叫作「變身苦」。而且,從養殖魚塭撈上來的變身苦,和海釣的口感截然不同。因為野生的變身苦肉質乾澀,而混養在塭內的變身苦都和蝦子一起吃高級飼料,肉質又肥、又細嫩,不管是清蒸還是煮湯,口感一級棒!還特別建議我用煮湯的方式烹飪,因為魚皮膠質頗豐,煮出來的湯喝起來口感醇厚會黏嘴唇,是天然膠原蛋白呢!(地方媽媽一聽到膠原蛋白,馬上腦弱,說:我要買十尾!)(其實膠原蛋白不是這樣補的,大家要有科學頭腦啊!)

總之,我就這樣拎著兩尾肥嘟嘟的變身苦回家了,根據烹調結果,我發現煮起來有點「苦甘苦甘」的味道,加入少許米酒更能提出鮮甜,下次如果在市場上看到這種草間彌生魚,不妨也嘗試看看喔!

PROFILE

潘家欣 拿著手機在菜市場走跳、看到不認識的魚蝦就馬上查資料、吸收新知孜孜不倦的廢物級煮婦。深刻感受到傳統市場是一個消費行為階級分明、沒有知識就沒有地位的生死鬥擂臺,所以人生目標之一就是成為走進菜市場買菜也不被看輕的氣勢歐巴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