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乍現火光,轉瞬冒出白煙。廣闊的廟埕擠到水洩不通,現場熱度隨著震天鑼鼓衝破最高點。軒社子弟相互拚館較勁,絕對「輸人不輸陣」;氣勢威嚴的大仙尪仔、家將等陣頭陸續出現,護送鑾轎裡的神明。年度廟宇盛事,連外地信眾都願意遠道來朝聖,廟埕是神聖與世俗的交會處,既讓神明風光,也令信眾安定。
當活動結束、遊客離去,廟埕與在地居民關係益發親密——天未亮,廟埕已隨早市的問候及叫賣聲甦醒、鄉親喜歡在榕樹下泡茶聊天、晚上則變成陣頭排練場。更有對廟宇文化有熱忱的人在廟埕開書店、創立地方工作室,成為旅人感受廟埕人情味的基地。
盛事與日常,使廟埕平凡得特別,作為眾人之地,歡迎你來鬥鬧熱!
購買連結:豐年農市、Readmoo讀墨、Zinio、TAAZE讀冊電子雜誌、Pubu電子書城、HyRead、udn讀書吧
本期專欄
【朝食部】白粥與鹽
【魚婦養成筆記】魚界的草間彌生──變身苦
【田野保存食】來自部落的酸豆
【菜市人生場】屬於地方的湯頭
【餐桌通信】南洋消暑涼方
【食事旅行家】開菲祖的豆花擔子
【南洋庶物學】不是沒苦味,是懂吃苦了
【農食部】一條溪魚的誠意
【時與光】幻花奇想
【野雜學】山居照明
【農婦心底話】誰叫我們是:健忘又可愛的人類
【行舟地】達悟載舟地的魔幻時刻:飛魚們還在嗎
【小村畫誌】我們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