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與市場都是信仰

鹽行天后宮

鹽行天后宮廟口市場營業時,遮陽棚打開,抬頭就能看見三川殿屋脊。

文/陳婷芳 攝影/林韋言

廟口市場是最接地氣的庶民日常。位於臺南永康鹽行天后宮前的市場,走過百家爭鳴的燦爛風光,也因時代變遷黯然失色。每天清晨2、3點,就有人在市場忙進忙出,同樣的生活步調日復一日進行著,在這些人的心目中,萬年香火與傳統市場都是信仰。

車水馬龍的台1線上,行經永康鹽行天后宮市場時,成排機車停放在外圍,夾雜市場人來人往的買賣聲。走進遮陽棚抬頭一看,鹽行天后宮像是一線天,三川殿正脊上的福祿壽三仙,與晴朗無雲的湛藍天空,成了一幅饒富意味的畫面。

做感情的廟口市場

鹽行天后宮1968年於現址建成,至今50年,廟口市場就營業了四十多年,傳承二、三代的攤販大有人在。實地走訪會發現即使市場規模相當迷你,卻是在地居民的生活重心,早期攤販加上臨時攤,竟多達上百攤,「連機車都騎不進來」,麵攤老闆和對面水果攤老闆「講古」,隨意就聊開來了。

「這市場原本在廟的附近,因為地主要賣地,攤販輾轉求助廟方。」鹽行天后宮主委黃國隆娓娓道來廟口市場的起源,當初考量建廟不久,於是同意攤商在天后宮前做生意,僅收取微薄租金,用來支應清潔費等基本管銷,這些年來都沒調漲過,「這是地方型的菜市場,都做感情的。」以前有廟會時,攤販也會一起幫忙。

深得人心的人情味小吃

傳統早市的沒落,反映生活型態的改變。昔日農業時代,一早就會到市場採買;進入工商社會後,下班才有空去黃昏市場,更遑論超市、量販店的便利性,對傳統市場造成嚴重的衝擊。如今天后宮市場攤數減半,清一色是老面孔,老客人一邊買菜買肉,一邊閒話家常,黃國隆語帶感慨:「大概就是這款人情味還留得住人心吧。」

市場小、攤數少,但就算走馬看花也不容易,黃國隆叫來一碗肉羹,一邊笑說:「這裡小吃生意都很好,煎粿、春捲、賣冰的都只有一間。」肉羹麵攤老闆娘陳雀華在這裡擺攤三十多年,從沒拜師學藝,全靠苦練出身,以前背著小孩做生意,一天賣不到五百元,挺過苦日子才有今天的安居樂業。她現在依然每天清晨3點準備食材,客人5點多來到市場,就有熱騰騰的麵食好吃。問陳雀華最喜歡哪一味,她立刻推薦了米粉湯和四神湯,純粹的古早味,嘗起來就是簡單不浮誇。

老店臉譜陪伴廟門開

隨意瞧瞧會發現,市場人氣最活絡的是魚攤與豬肉攤,都是天后宮市場的代表性老店。廟口前的豬肉攤是元老之一,目前已經交棒給第二代王繼志。他說:「我爸爸的綽號就叫肉章。」父業子承,他一如以往先到安南區肉品市場批貨,每天清晨2、3點摸黑在市場張羅。從小就在市場插科打諢,老主顧一上門,他立刻知道客人要買什麼,王繼志口吻老成地說:「只有快過年、中秋節時生意特別好,大多數還是靠老主顧關照。」

魚攤是唯一的三代老店,施朝日每天從高雄茄萣來市場做生意,漁獲都是臺南安平、高雄茄萣魚市場最新鮮的,才要詢問冰塊上僅剩不多的手工魚丸,施老闆就叨叨念著「自己做的就是很費工」。

時間來到10點半,市場攤販們陸續收攤、也收起遮陽棚,鹽行天后宮終於完整映入眼簾。視線穿過三川門望向正殿,讓人內心平和沉靜。黃國隆說:「鹽行天后宮建築已到翻修的時限了,廟口市場也許會另覓場地。」無論市場還能在廟口留戀多久,在逐漸式微的傳統市場文化裡,都是一幅最接地氣的生活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