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臺戲的草根文化火種

野臺布袋戲

從農業社會至今,野臺布袋戲在廟埕留下無數歡樂記憶。

文/Casca 攝影/Evan Lin

要謝的人太多,就謝天吧!娛樂匱乏的年代,人們將心願得償的喜悅,化作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實踐。在農村社會,每逢神明誕辰、節慶建醮,廟口總少不了謝天祈福的酬神戲,除了歌仔戲,草根且大眾化的布袋戲尤其老少咸宜。隨時代變遷,野臺布袋戲從庄頭娛樂的提供者,成為文化火種的傳遞者,一方戲臺,幾張板凳,在當代廟埕築一隅奇幻結界,人神同歡。

採訪這天,彰化芬園寶藏寺廟埕搬演的布袋戲碼是《戰國風雲之孫臏下山》,這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作伙廟口看好戲」的活動場次之一,寶藏寺前一連五天都有布袋戲、歌仔戲演出。

當劇情來到孫臏私閱天書遭五雷轟頂,從開演時就沒停過的風雨,應景般越下越大。二十多位戲迷不因雨勢退卻,72歲李姓夫妻,就帶著小孫子穿雨衣坐在前排。「我們看布袋戲長大,也想和孫子分享這段回憶。」李伯伯感嘆地說,現在廟口看戲的人越來越少了。

雲林五洲小桃源掌中劇團團長陳文哲被雨水潑得滿身,身為劇團主演,他面不改色,五音轉換,一人分飾多角;前場操偶師掌中戲偶翻飛;後場北管曲韻豪邁,壞天氣像是老天爺給的額外特效。

走在孤獨艱困的傳承路上

47歲陳文哲的童年,正值野臺戲的黃金時代。每逢宮廟酬神,廟埕就有十多臺戲班拚場。主家廟方人員高舉綑綁紅包與優勝錦旗的竹竿來回戲臺,哪個場子最熱就獎落誰家。

愛看布袋戲的陳文哲決定拜師學藝,成為「五洲小桃源」創辦人孫正明的得意徒孫,擅長以聲音道具等奇觀變景吸引觀眾的金光布袋戲。但隨著娛樂管道增加,傳統布袋戲的觀眾流失,經營劇團漸難養家活口,團員紛紛轉業。發現五洲小桃源無人傳承的陳文哲,接下團長擔子。

南奔北跑的戲臺人生

劇團面對益發艱困的大環境。陳文哲說,傳統布袋戲劇團現仍以廟會場的外臺戲為主,劇場的內臺戲多為政府補助演出,旨在培養觀眾。「大人不習慣進劇場看布袋戲,兒童、親子劇的票房好些。」

酬神戲的合作模式也悄悄改變,早年各庄頭負責引薦劇團在廟會活動演出、仲介性質的「班長」,如今幾乎不復存在,改由劇團自行靠人脈接洽。廟宇酬神戲的需求不若以往、經費有限,壓縮劇團演出機會。寶藏寺總幹事吳明蒼就坦言,這天的戲很精彩,但大陣容的劇團若非公部門邀請,廟方難以負擔。

外臺戲演出機會越來越少,能同時養活前後場、行政人員的劇團已不多見,不同劇團間的人力常相互支援。例如這天的操偶師之一蔡宗祐,就來自南投的布袋戲劇團。

南奔北跑固然辛苦,用心演出被嫌吵最令人挫折。某次蔡宗祐的戲臺還沒搭好、喇叭沒接上,就被對面高樓住戶檢舉「噪音」。「從前作戲越熱鬧越好,現在時代不同了。」

就算臺下無人,還有神明在看

劇團經營不易,所幸陳文哲的兒女和姪女都有意接棒,陳文哲聘請北管藝師,讓五洲小桃源成為今日少見有現場北管鑼鼓演奏的戲團,鼓佬朱南星、專精鑼鈔與唱曲的李惠珍,同時為孩子們傳藝。

87歲朱南星12歲開始學子弟曲,就此一路擔任傳統戲劇後場鼓佬。李惠珍早年唱歌仔戲,後來轉往布袋戲後場,隨團到國內外演出。兩人平日除了表演,也在劇團、校園栽培學生,「這是傳承文化,我們都擔心傳統戲曲的人才流失。」

現在陳文哲除了改編傳統劇目,讓劇情變得更有趣合理,也融入時事話題創作劇本,例如到學校演出反霸凌劇。「所有努力都是希望找回觀眾。」

風雨最強時,操偶師們一面演戲一面扶著快被吹倒的布景。戲臺前只剩個位數的觀眾,但全團依舊賣力演出——就算臺下無人,還有神明在看。

晚上8點半雨勢稍歇,好戲也告一段落,堅持到最後的戲迷奮力鼓掌。問起幾位小觀眾的心得,他們抬起淋濕的臉龐說:「好好看喔,下次還想再來。」

滴著小雨的廟埕,團長期盼找回觀眾的心願,得到微小卻真切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