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遊食趣】充滿故事的百香果花

文字攝影/陳志東

每年盛夏到中秋這段期間,是百香果滋味的高潮,等節氣進入寒露,少了熱力加持,百香果滋味會稍減,但仍約有90分,此時有些生產型農場就會開放採果,這是一般人近距離接觸百香果的好時機。

百香果看似平常,其實有很多獨特趣味。例如百香果植株到處可見,事實上全臺百香果生產農家超過九成都在南投埔里大坪頂。這地區居民幾乎都是1956年間臺中清泉崗機場興建時的拆遷戶,鄰居親戚們一起被搬來,種苗與技術一戶傳一戶,就此打造出臺灣最大的百香果聚落。

百香果最趣味的是它的花。英文名稱Passion fruit,很多人將之稱為熱情果,事實上它原產於巴西,其名稱源自西班牙文Passioflos,意指「受難之花」或「苦悶之花」,與熱情毫無關係。香果雌雄同株,一朵花上同時有三雌株與五雄株,1610年傳入歐洲時,西班牙傳教士覺得那三個翹起來的雌株就像釘入耶穌身上的三根鐵釘,加上紫色花瓣與些許紅斑,恰似耶穌頭部被薔薇刺出的血痕,因此得名。

百香果傳到日本後,日本人不覺得那三個翹起來的雌株像鐵釘,反倒覺得它像時針、分針與秒針,搭配圓形花瓣很像早年日本時鐘上的字盤,因此把百香果稱為「時計果」。

這時計果約在1901年間由日本人引進臺灣種植,一開始大家對它很陌生,直到70年後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研發出香甜的「台農一號」,百香果這才算真正在臺灣扎了根。

百香果的花幾乎都是早上9點半(夏季)或10點(秋季)才盛開,有趣的是,花開後那五株雄蕊會把花粉向花朵內壁轉,如果蜜蜂要採蜜,就要以類似倒掛鑽洞的方式才能採到蜜並沾上花粉,會很累;因此,每年春夏各種花卉盛開時,蜜蜂根本懶得來採百香果花蜜,只有到了盛夏與秋天,花卉種類較少時, 蜜蜂才只好燃起熱情來做苦工。這些遇上懶蜜蜂的百香果農,每年總有不少時間要自己手拿毛筆,一朵一朵幫百香果花人工授粉,自嘲很受難與苦悶。蜜蜂的懶,懶得有點可愛。

百香果曾經非常廉價,因此果農大多把生產主力放在百香果汁,提供食品廠使用,直到2011年間一場被誤解的食安風暴,造成百香果汁銷量大減,百香果農只好努力提升鮮果品質,不像以前七分熟就採,而是盡量在樹下安裝吊網,讓其自然熟透後掉入網中、減少碰撞,避免果肉分離產生酸度,現在百香果越來越甜,價格也越來越高。有機會跟果農訂購一箱高品質的試試看,這幾年的百香果,已經變得很不一樣。

PROFILE

陳志東 資深旅遊美食記者,飛過許多國家,踏遍臺灣每個鄉鎮,近年專攻食材源頭與烤肉,最愛生活中各種人事物觀察,對農民與土地有著濃厚感情。

百香果花模樣非常獨特,也激發人類想像,賦予許多意義。


文章未完,完整版請見《鄉間小路》2020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