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直誠】人見人愛的銅鑼燒

文字.攝影/佐藤敦子 翻譯/馬力

銅鑼燒,膨膨的蛋糕體搭配又甜又溼潤的紅豆餡。活了50年,還沒聽過有人討厭銅鑼燒,銅鑼燒就是如此的受大家喜愛。像我先生明明討厭有顆粒的紅豆餡,但夾在銅鑼燒裡的就很喜歡。

江戶時代末期,京都的東寺委託和菓子店笹屋伊織製作一款給僧侶吃的副食點心。笹屋伊織以寺廟的銅鑼取代鐵板,煎製出如可麗餅一樣薄的彈牙餅皮,將餅皮捲成圓柱狀,包裹紅豆餡,就成了笹屋伊織的招牌產品銅鑼燒。

到了明治時代初期,東京日本橋的梅花亭仿照銅鑼的形狀製作銅鑼燒。這款銅鑼燒形狀扁平,麵皮非常薄,吃起來不是我們熟悉的蓬鬆口感,作法也很特別,是以紅豆餡沾裹麵糊,再上鐵板煎到兩面上色。

現在眾所皆知的銅鑼燒——如蜂蜜蛋糕蓬鬆的兩片蛋糕體中夾著紅豆餡,是昭和時代初期,位於上野的兔屋發明的。

另外還有蛋糕體焦色不均的版本,叫作「虎皮燒」,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很像老虎身上的紋路?也有些店家會稱為「東雲」。

我第一次做銅鑼燒,是因為公公喜歡吃和菓子,我想應該沒有人不喜歡銅鑼燒吧,就做了銅鑼燒給他吃,結果非常失敗。那時還沒有好好學過和菓子,所以是用洋菓子的概念來思考,心想「就做膨膨的鬆餅,裡面夾紅豆餡就可以了吧」,於是就做出非、常、厚的銅鑼燒,厚到不論嘴巴張多大仍無法入口。「這好大顆啊⋯⋯」公公邊說邊吃,幸好最後還是把它全部吃掉……

甜點很甜,但做甜點的回憶一點都不甜美啊!

PROFILE

佐藤敦子 日本料理研究家,為「肚子料理生活工作室」主理人,也是狗狗Tinker跟Moomin的媽媽。目前居住於東京,除在自家教授料理,也不定期來臺開設課程。


更多文章請見《鄉間小路》2021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