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人生場】異地崛起的家鄉味

文字.攝影/蘇凌

新北市中和區的華新街,是緬甸華僑來臺後的聚集地,小吃、雜貨店開滿街,又稱為緬甸街。在餐館吃麵時,看到對面阿姨的咖哩雞麵上頭,有幾條狀似海帶的東西,阿姨說那是芭蕉莖,到廚房蹭了幾塊來給我們嘗嘗。橫在店門口那幾根粗大芭蕉假莖削一削煮熟,就是為軟糊糊的緬甸魚湯麵增添脆度的關鍵。餐館內電視不間斷的播放著佛經,廚房鍋內奶黃色的滾湯澆上湯碗裡的米線,撒點油蔥香菜紫洋蔥,「要加炸豆餅嗎?」椰子麵上桌!

為我們蹭到芭蕉莖的阿姨是緬甸華僑,老家在總被稱為瓦城的曼德勒,「那個泰式料理會叫『瓦城』,是因為他們以前合夥人有一個是緬甸歌手啦。」定居中和三十幾年,阿姨在這塊土地上活得老練,說要帶我們逛一逛這條街。華新街上,一樣的食物就有好幾間店在賣。比如說烤餅,多分為甜奶油與鹹豌豆泥兩味,有的油煎、有的爐烙,問哪間烤餅好吃?阿姨想都不想:「一樣!」店前的小圓桌總是坐滿叼菸呷奶茶的大叔,意思意思點幾塊餅,用家鄉話聊上一個下午,緬甸的露天茶館文化,又在騎樓下崛起。

雖名緬甸街,然因飲食習慣相仿,消費族群也不乏東南亞其他國家的新住民和移工。其中華新街30巷有個傳統市場,雖以台式攤販居多,但那些在走道間流動的推車攤位上,都是臺灣人無法一眼辨識的東南亞食材。市場入口便停著一輛阿婆小菜車,上頭的可食植物擺得像座小熱帶雨林。

二戰結束後,印尼脫離荷蘭統治、回歸印尼政府,阿婆是那時逃難來臺的華僑,她說帶香氣的沙薑除了葉,塊莖也能入菜,還有厚皮的小圓茄和一般一煮就爛的茄子不同,建議醃漬處理,以順應它的爽脆口感。綠油油的「紅絲線」用冷水煮到滾, 整鍋就會紅通通,可以止咳;還有那一小束阿婆口中的印尼香菜,買回家對照圖鑑,才知道它的正式中文名稱是刺芫荽,只不過它同時擁有日本香菜、越南香菜、泰國香菜、美國香菜等名,大概是誰在哪裡看到了刺芫荽,就給它一個歸屬地了吧。

PROFILE

蘇凌 本業應該是劇場,但更常進菜市場,並龜速記錄菜市場踏查雜文於粉專「蘇菜日記」。喜歡蒐集老故事,熱愛一切令人絕倒的幽默,絕倒之後,再爬起來將它們寫下。

正風乾預備做成雲南醃菜的芥菜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