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廚房的模樣】蘋果山裡的夢幻廚房

同行的朋友問:「気楽房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我說,那是個被蘋果樹環繞的古民宅,有最夢幻的廚房,我們可以在那裡過幾天像電影《小森食光》的生活。而「気楽」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身心舒暢。

飲食
【廚房的模樣】首爾的日常文化觀察

2017年夏天,我們受到在韓國多所大學擔任藝術講師的柳成孝老師的邀請下,從濟州島開始,與當地藝術課的同學、農民、記者等人分享文化經驗,接著再到首爾附近的富川市,在藝術通識課堂與大學生對話交流。最後兩天我們終於來到首爾,拜訪朋友經營的獨立空間infoshop café Byulkkol,店主邀請我們在店裡舉辦一場小型座談。

飲食
【羅山小旅行】重溫頂上工藝的光輝歲月

從泥火山、鬯蕨到有機種植,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的自然特色不少,現在,羅山村的居民正在發展社區文化產業,從一頂斗笠開始。

飲食
【廚房的模樣】濟州島的農餐會

「邀請你們來濟州島與首爾,與我主持幾門藝術課程、和學生們交流關於香港與臺灣的文化經驗吧」收到在韓國多所大學擔任藝術講師的柳成孝老師傳來的短函邀請,我們沒有考慮太久便決定成行。

飲食
【廚房的模樣】大地藝術季的食堂廚房

割了一整天的稻子。在長時間彎腰、雙腳泡在泥濘水田、手臂揮著刀收割、綑綁一束束的稻穗後,大夥兒討論著到哪裡卸下一天的疲憊。整個新潟縣松代一帶,至少有50個泡湯地點可供選擇,或許是今天太累,多數人並不想冒險嘗試,於是決定前往服務周到的雲海溫泉,在那裡,晚餐與泡湯可以同時解決。

飲食
【廚房的模樣】馬寶寶社區農場的廚房

秋冬季節的香港舒爽宜人,適合山路健行。原本置身雜林山徑,行走在不高的短程稜線上,卻很容易就在一個轉彎後,視野突然開闊,俯瞰碧藍色的海灘, 與許多綠色小島村落,再仔細看清楚,島上小到沒有紅色雙層巴士,全靠小船在島嶼間接駁。

飲食
【廚房的模樣】なんとか BAR 的廚房

醒來,朦朧裡辨識出高跟鞋、皮鞋踩踏石板街道的聲音,從右方漸漸清晰,從左方漸漸遠去,聽得出鞋子的主人個個朝氣抖擻,正以整齊有序的步伐往車站前進。

飲食
【廚房的模樣】臘八粥的廚房

「無論是房子、星星和沙漠,是因為藏有某種看不見的東西,才使他們看起來那麼美!」──《小王子》

飲食
【廚房的模樣】香港煲湯的廚房

我特別喜愛探詢廚房,一個家也好,一間店也好,一群人活動的場所,總少不了廚房。想像使用廚房的人,走動做菜的路徑、觀察配電與水流動線,大小家電置放順序、每件刨具器材依序吊掛壁面、杯碗瓢盆靜躺碗櫥筷桶、瓶瓶罐罐調味品與乾貨食材置放的所在地,無論凌亂整齊,都會讓我發出驚嘆,那是有著百千萬樣使用它們的姿態,是既迷人且魔幻的小小世界。

飲食
【廚房的模樣】書店人的廚房

掀開熱騰騰的土鍋蓋,冒出的熱煙忽地散去,眾人紛紛更靠近一點,發出低呼:「是亮晶晶、粒粒分明的飯粒耶!」「第一次看到米這樣一粒粒站起來的啊!」

飲食
【鄉土奇譚】安平古堡與赤崁樓的故事

府城的安平古堡,古稱為奧倫治城(Orange)、 熱蘭遮城(Zeelandia),荷蘭人建築於 1624 年, 是臺灣歷史上最早的一座石造要塞堡壘。

飲食
【鄉土奇譚】富有傳說色彩的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不只是海景沙灘美景宜人,當地更流傳諸多奇異故事。例如澎湖海域相傳有蛟鯨守護,西嶼澳外的深海底,傳說有七彩神奇的珊瑚樹,周邊有蛟龍與鯨魚守護,凡人難以取得。

飲食
【彎彎風土】秋日的鳳山溪流域

文化向來傍河而聚、沿溪而開,溪流正是一地風土的隱性脈絡,作者將沿著這些地景上的線 索,實際深入上中下 游,記錄該地的物產、 技藝和職人。

飲食
【日本通信】帶孩子上一堂舌尖上的鄉土課──日本小學營養師.松丸奨

「碰!」的一聲,教室裡突然闖入一個佩著塑膠武士刀、身穿白衣的「武士」, 用時代劇的腔調說:「三年一班的小兒們,在下為將軍大人覓得一條好魚,現在要從這海邊,快跑送至江戶城裡!」逗得孩子們哄堂大笑

飲食
帶孩子上一堂舌尖上的鄉土課

「碰!」的一聲,教室裡突然闖入一個佩著塑膠武士刀、身穿白衣的「武士」,用時代劇的腔調說:「 3年 1班的小兒們,在下為將軍大人覓得一條好魚

飲食
因為溫柔,海始終留著一片豐饒 – 花蓮豐濱.港口部落

這裡沒有港,卻在地圖上被稱為「港口」;這裡的人出海不一定需要船,他們用身體和記憶尋找水流與潮汐。這是個不到千人的小型部落,卻有著堅毅健壯的靈魂。花蓮縣豐濱鄉的港口部落,北端連結石梯坪多變的海階地形,南緣依偎秀姑巒溪出海口,大自然將豐沛水陸紋理鑲嵌在部落之中,或許我們可以用真正的名字來稱呼它:Makota’ay,水流混濁的地方。

飲食
倚漁而生的海岸小鎮 – 成功.旗魚文化

「那時大船下水前,都會先在岸上灑糖果、灑紅龜粿!我們小時候就會跑去撿呀。」鎮上的人如此回憶起。成功鎮,臺灣東部最大漁港所在地,天然良港地形加上溫暖豐沛的黑潮流過,讓鎮上出發的漁船,百年來總是滿載而歸;「成功」之名與輝煌的漁業,如此相得益彰。

飲食
二仁溪下奮力重生 – 茄萣.漁港再生

有「烏金之鄉」美名的高雄茄萣,每年在烏魚迴游季節,彷彿歲末年終的魚汛一般,讓人懷抱著滿滿的期待和希望。前往茄萣的路上,台17線及台17甲線兩條濱海公路為主要幹道,印象中,只要看到興達火力發電廠的高聳煙囪,即是即將抵達茄萣最熱鬧的興達港觀光魚市。

飲食
鮮蚵串起的西邊小鎮 – 台西.養殖漁業

在環境意識抬頭之後,關於雲林縣台西鄉的新聞報導,多半與環境運動有所關連,漸漸讓人遺忘這座濱海漁鄉多麼豐饒。望不盡的文蛤養殖魚塭和海邊浮棚蚵架,耳際傳來討海人的海口腔話家常;臺語歌《癡情台西港》至今仍傳唱著,訴盡討海生活的艱苦辛勞;小漁村雖偏遠卻默默蛻變,期待再次遇見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