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小旅行】重溫頂上工藝的光輝歲月

文、圖片提供/李國盛

從泥火山、鬯蕨到有機種植,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的自然特色不少,現在,羅山村的居民正在發展社區文化產業,從一頂斗笠開始。7月初的羅山,一群來自日本沖繩的遊客正一步一步學做斗笠。

談到這個臺灣第一個有機村,不能不提的是羅山稻米、梅子和泥火山豆腐,近年來在社區人士的努力下,斗笠製作這項羅山早期人人都會的技藝,也正慢慢復興。祖孫三代搬出封存已久的斗笠模子,重新溫習製作技法;現在,就連短暫停留的旅人,也能一同體驗製作斗笠。

斗笠下的笑靨

「過往,羅山家家戶戶都會做斗笠,在經濟困頓的年代,斗笠帶來的外快,是家庭經濟重要來源,」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益誠回憶,「也因此,近年來我們要恢復社區文化產業,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斗笠。」

7月農忙,第一期稻作剛剛收割,黃豆田也開始收穫,一群來自日本沖繩的客人,在鄭美娥、鄭正秋等村民的帶領下,從選擇竹材、剖竹子開始,一群人圍著工藝師傅們聆聽步驟解說,他們花了一個上午完成每個步驟,一頂頂斗笠逐漸成形。

「來到花東的朋友常開玩笑說,好山好水好無聊。」斗笠教學參與者之一的村民鄭正秋強調,「我們想要做的就是讓他們來村子裡能有一點事情做。」

斗笠是農業社會必備的遮陽工具,然而如今仍堅持手工製斗笠的人屈指可數。在羅山,這項技藝完全按照老方法,鄭正秋談起繁複的工序:竹子砍回來之後要先劈開、削成細竹片,再將細竹片依照模子的形狀編成骨架,這是第一階段。

接下來要修剪桂竹葉,以硫磺熏過,再一片片地覆蓋在骨架上,一頂斗笠總共需要32片桂竹葉。最後將桂竹葉縫在骨架上,避免脫落,如此一頂堅固耐用的斗笠才大功告成。

由於斗笠採分工製作,不同程序需要不同的師傅,因此,一頂斗笠是多位師傅的技藝結晶,能獨立完成一頂斗笠的師傅並不多。這一天,鄭美娥、鄭正秋姊弟共召集了五位師傅,才能串聯出完整的斗笠體驗流程。

農事體驗讓更多人看見羅山

羅山村自然環境多變化,村內有高山、平疇、流水、瀑布、斷層池、溫泉,且因後火山活動形成了泥火山及惡地等地質景觀。其中羅山瀑布位於螺仔溪上游,由東部海岸山脈西側奔騰而下,水質純淨甘美,不但是羅山村居民重要的民生及農業灌溉用水,也是頗富盛名的遊憩區。

泥火山噴泉更是羅山不能錯過的一個景點,如此豐富的野外自然奇景,也是地理教學的絕佳地點。噴泉區亦生長著十分稀有的植物,最具指標性的是鳳尾蕨科的鬯蕨,已列入保育類植物。

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再加上泥火山豆腐、炒米香等農事體驗,這個全國首創的有機村希望讓更多人看見羅山的深度。林益誠說:「我們需要有可參觀、可以操作的內容,這就是我們要做社區型產業的背景,而這個期待,就從恢復斗笠的光輝歲月開始。」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