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的模樣】大地藝術季的食堂廚房

文、圖片提供/朱培綺

割了一整天的稻子。

在長時間彎腰、雙腳泡在泥濘水田、手臂揮著刀收割、綑綁一束束的稻穗後,大夥兒討論著到哪裡卸下一天的疲憊。整個新潟縣松代一帶,至少有50個泡湯地點可供選擇,或許是今天太累,多數人並不想冒險嘗試,於是決定前往服務周到的雲海溫泉,在那裡,晚餐與泡湯可以同時解決。

抵達雲海溫泉的時候,忽見一輪皎潔明月,又大又圓的似乎近在眼前,才想起這是中秋節的月亮啊,連忙拿起手機,與家人親友問候,才知道此時彼地,無論香港或臺灣正下著大雨,這異鄉過節的心情,如此慶幸又如此孤單。

我剛好搭上2015年大地藝術祭的列車,雖然表定的活動節目已在暑假完結後趨於平靜,但地區自辦活動仍絡繹不絕,所有作品也都能自由參觀。來自香港的種植團隊是本屆大地藝術祭新加入的長期動態作品,負責兩區水稻與菜園的友善耕種。收割這段期間,當地農民與大地藝術祭的工作團隊通力協助,從稻米晒榖、脫殼、精米、包裝,由一群來自香港、日本、臺灣的人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食,生活過得相當單純精實。這天終於來到水稻收割完成日,接下來就是將所有自種稻米和蔬果,移往松代農舞臺食堂辦桌請客。上期介紹的香港馬寶寶社區的老師袁易天,就是這個香港種植團隊的帶領者。我們一邊看著廚房那些沿著牆、整排從菜園採收的新鮮蔬果,一邊構想辦桌菜單,這些盛產的蔬果每天都吃,真是再熟悉不過了:鬆綿的栗子南瓜、皮薄多汁的小番茄、脆甜的青椒紅椒黃椒、渾圓的蛋茄、還有好似永遠也吃不完的小玉西瓜⋯⋯由於還需要考量農舞臺食堂廚房的現實環境,最後定調菜色簡單、港臺混合的家常菜色:板栗野菇飯、青椒鑲豆腐、番茄炒蛋、醬燒茄子、焦糖烤南瓜、起司西瓜佐生菜沙拉。噢對,沒有肉。

這些菜色的食材取得,有一項難度較高,就是板栗。為了採集足夠飽滿的野生板栗,必須穿雨鞋戴手套,進入森林,與松鼠賽跑、比猴子早起。很得意的在預想之中採集成功後,卻面臨剝殼難題,團隊成員甚至有人差點失去指甲,也快要趕不上進農舞臺廚房的備料時間。

PROFILE

朱培綺

雜學者、素食者、或者書店企劃者,近期得知最新的身分是人類圖的反映者。有著金魚般的記憶力。踏進書店業界至今14年,累積許多的書店搬家經驗,歡迎交流。


更多內容請見《鄉間小路》2018年0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