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海明威最為人所知的散文,恐怕就是晚年寫成的回憶錄《流動的饗宴》,描寫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間,自己與第一任妻子在巴黎的生活種種。彼時海明威剛剛辭去記者工作,開始嘗試寫小說維生,他遊蕩於不同的咖啡館、讀文學作品、與美麗妻子去賭馬,亦述及與其他文友的交遊故事:葛楚.史坦、艾茲拉.龐德……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史考特.費茲傑羅。
吃港點時,你會來上一籠馬來糕嗎?我很愛,只是想吃到極品不容易,比較常踩雷,吃到外型膨鬆、入口乾黏的版本。
香港美食家梁文韜接受《香港經濟日報》採訪時表示,一顆好的馬來糕,需要掌握三個要點:鬆軟有彈性、不黏上顎、整體質地一致。會把不黏上顎當重點,想必有被黏過的經歷,看來大家都踩過雷,這樣想想,我就比較釋懷了。
英國知名電視影集《Friday Night Dinner》,講述一個尋常英國家庭每週聚餐的趣事。這家人每週最期待的甜點,就是蘋果奶酥,他們在戲裡稱之為「Crimble crumble」,為了這個甜點搞出不少無厘頭鬧劇。出了戲,蘋果奶酥在許多英國人家中也有相同的地位,是家庭聚餐常見甜點。
每天早上,萬華有一條街最火熱,人們用這條街的名字,給開在上頭的菜市場起名,曰「東三水市場」。
熟雞鴨、果物點心、冷凍餃子青菜攤,穩穩在這兒開上好幾年,街上有什麼變動,都是片刻內人盡皆知。這樣的迷你社區,也絕對是選舉期間候選人鍾愛的拜票地,攤商笑迎各方人馬,轉身後心有所屬。
一早起,跟隨葉人壽與張志聰驅車前往茶園。他們口中稱為「公田」的地方有兩處。原本的地主是葉人壽家傳的耕地,張志聰因拍攝紀錄片《人在草木間》而認識葉人壽,後續加入製茶,也一起照料茶園。
上山的路徑不見路名,停車後,只有一條石頭小徑,爬進茶園前,先經過錯落的杉木雜林,整個人連爬帶走,來到一處稍微開闊的地方。眼前,全是比人高的茶樹。
約老友L九月底飛日本,走三天兩夜的「表銀座縱走」。原本考慮帶帳篷,但後來沒花太多時間就決定全程住山屋了。原因很簡單:日本山屋的吃住條件簡直寵壞人。
表銀座是走在所謂的「北阿爾卑斯」山脊上,途經燕岳、大天井岳和槍岳,尤其尖聳如槍頭而得名的槍岳,在日本岳界地位崇高,因此也有人說表銀座縱走是一生必走的路線。
我的臺中滋味,就是「大麵焿」,這是未嚐其實先得其味的麵點,島上除臺中外似不得見?兒時記憶是臺南,成家則在宜蘭,前者是美食天堂,後者以羹聞名全島;復因我本省人卻長於臺中眷村邊上,喜愛各式麵點,儘管如此,大麵焿在我心中無可取代。
飲食文化之中最艱深的層次,不是完美的大塊肉,而是內臟、皮骨、頭尾,那些本來會被丟棄的零餘部位,才是料理界真正的決勝修羅場。
在傳統市場買菜,中小型魚貨通常是一條一條賣,唯獨虱目魚例外──虱目魚是分部位販售的。一隻虱目魚,大致會分成幾個不同的部位:魚頭、魚肚、魚柳、魚皮,以及魚骨。原因是虱目魚雖然營養豐富又鮮美,但多刺,魚刺還會分岔。若是整隻下去料理,不會剔魚刺的人,被鯁住會很痛苦。
當清炒火燒蝦乾上桌,我簡直要驚掉下巴。多數臺南人人生的第一尾蝦,就是火燒蝦。碗粿、蝦仁肉圓裡的蝦,擔仔麵上擺的那隻留尾殼的蝦,還有蝦多多的蝦仁飯,全源自火燒蝦,不是牠,便少一味。
位在倫敦東邊白教堂區附近有一家叫做「Original Lahore Kebab House」的巴基斯坦菜。外觀裝潢十分樸素,內部同等陽春但空間寬闊,讓我想起臺灣山間的土雞城。牆上掛著一些年代久遠的照片,有些略顯獵奇(例如老闆與獅子合照)。
拜訪當天,車停在約定的嘉義「太和村」路邊,放眼看去都是茶園,不論遠近。在一處山邊的斜坡上,有一個彷彿拼裝而起的魔幻木屋,還有人影頻頻走動,搬運木料。
通過電話後,在坡下的一處隱密、寬大的三合院中,終於跟張志聰、葉人壽碰面,一起前往簡嘉文的茶寮,茶寮就是方才下車後,觀望許久的那棟木屋,遠看像是森林被馬賽克了一角。
對老彰化人來說,大節日到觀音亭、天公壇、定光佛廟等處參拜後,去吃碗素食麵是日常。
早前彰化傳統,廟宇多,吃齋念佛也常見,逐漸衍生舊城區周邊眾多素食攤。素食的麵一般被彰化人稱作「菜麵」,乾、湯皆可,配料豐富,其精髓是──豆包。
女兒自從在拉麵店吃到日式萊姆冷麵以後,就整天吵著要吃冷麵。一份冷麵要價三百,這樣吃下去怎麼得了,只好自己做。
日式冷麵與臺式涼麵不同,臺式涼麵是乾拌麵,鹼麵燙好放涼以後,拌上醬油、麻醬食用;嘉義的涼麵則會加入白醋(美乃滋),多一分酸甜。而日式冷麵的重點是爽口的柴魚醬油高湯。燙好洗過的麵條,浸泡在高湯之中,加入檸檬切片和檸檬汁,吸一口麵,輕快得要唱歌。
吃到那塊全熟牛排時,我吸了一口氣,牛肉像貝柱那樣一絲一絲,外層的邊角挺直焦脆,內層保有柔軟質地,咀嚼時泌出中式滷汁的醬香,同時保有粗獷牛味,滋味、香氣竟如此迷人,嚼著、嚼著捨不得吞下,即使在口腔中多停留一下下都好。許多人吃大餐是因為一些值得慶祝的事,例如,生日或紀念日;而對不少人來說,牛排最能代表隆重感,因此牛排館一直有穩定的客源,西餐廳的套餐主菜也少不了牛排。然而對我來說,牛排是最不期待的主菜。
夏天的英國日照時長,到了晚上九點、十點天還不會黑,雖說許多人抱怨倫敦的天氣差,但比起臺北,我倒覺得倫敦的天氣還算客氣,夏天時經常是風和日麗的藍天白雲,再怎麼樣熱,對以前在臺中讀書、租屋沒冷氣的我來說都是小菜一疊。
夏天一到,英國各大超市開始推出燒烤組合,說明了夏日的英國,是個燒烤的季節。走在路上,傍晚各處的後院都會傳出炭烤香配上動感歌曲。
從暖暖車站往源遠市場的公車已經滿載,全是目測七十歲以上的長輩──是一輛萬歲公車。到站時,除了我們,還有一位身穿紫金湖人隊配色的阿嬤下車,兩手空空、沒拖菜籃車,她說她也要去菜市場。
剛踏進市場,攤商婆婆們便爭相告知:「十一點才開啦!」她們說的是市場裡那間咖啡店,或許在阿嬤的認知裡,低於四十歲的人,都是來喝咖啡的。源遠市場小,站在市場頭,就能望見尾,各攤坪數不大,眾人距離緊密,以正常音量就能和所有人談天。
當初,「森之形」的好朋友柏璋,才聽到我正到處訪茶,居然就能立刻介紹小白大哥給我;大哥的岳父就是茶農,在苗栗銅鑼種茶,更精確的地點是九華山。
據說,那裡原先整片茶山景色,因土地徵收,現陸續開發成科學園區。
雖說如此,有些茶農用被徵收的錢買了旁邊的地,繼續種茶。聽說有些則趁園區尚未移除原先的茶樹,禁止開發、無人進入期間,私下還是會偷偷回去採茶。
我們約好一天,正式拜訪小白大哥的岳父,巫先生。
童年時期,只要阿公跨上紅色的YAMAHA Mate 機車,轟隆隆一聲騎去土庫街上,我就開始期待著清香撲鼻的當歸鴨麵線。
一個孩童怎會喜歡藥膳湯麵線呢?土庫當歸鴨麵線是由琥珀色的湯、些許薑絲,再鋪上小塊的帶骨鴨肉組成。完全不是印象裡中藥湯的苦與黑。
吃自己親手做的甜點,除了美味幸福,還能獲得經仔細測量與耐心製作而來的成就感──一種心靜手巧的快樂。如果你也想開始自己動手做甜點,以下是編輯部整理的入門工具清單,歡迎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