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茶話】做茶是溝通也是理解

簡嘉文夫婦招待我們品茶。

簡嘉文夫婦招待我們品茶。

文字╱攝影 小令

拜訪當天,車停在約定的嘉義「太和村」路邊,放眼看去都是茶園,不論遠近。在一處山邊的斜坡上,有一個彷彿拼裝而起的魔幻木屋,還有人影頻頻走動,搬運木料。

通過電話後,在坡下的一處隱密、寬大的三合院中,終於跟張志聰、葉人壽碰面,一起前往簡嘉文的茶寮,茶寮就是方才下車後,觀望許久的那棟木屋,遠看像是森林被馬賽克了一角。

此行主要拜訪製茶師張志聰,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他開玩笑說自己是「流浪製茶師」。雖說流浪,張志聰毫無貶意,認為透過製茶需求,有機會異地而居,認識不同地方的環境與山頭氣,是件有趣的事。

張志聰是嘉義人,本科所學西畫,最初跟家人經營餐廳,意外認識紀錄片導演,跟著入行拍片。拍攝《人在草木間》時,他進入太和村,記錄八八風災後,當地人如何重建與土地的關係。

結束拍攝,張志聰轉而跟片中的茶農朋友們學茶,隨後改行,為製茶而移動,待過水里,到過瑞穗,最後又回嘉義。

我好奇從紀錄片導演的身分,轉換到種茶、做茶;從跟人(被拍攝者)密切相處,改成跟土地、環境(非人物種)相處的狀態,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張志聰平淡笑笑說,種茶、做茶是「跟自然對話」,拍紀錄片是「跟被攝者溝通」,一個是理解土地,另一個是拍攝出對人的理解。

八八風災過後,張志聰與當初的兩位被拍攝者:簡嘉文與葉人壽,成為一起做茶的夥伴,認識十幾年的默契,不論製茶或茶桌上討論到對於環境的看法,三人的特質都顯得相融互補。

葉人壽從小就是太和村的種茶人家,跟著上一輩做茶,採慣行農法;八八風災後,決定改為對土地友善的耕作方式,也因為茶園的地是家裡的(有兩、三處茶區),能長期穩定耕耘,目前跟張志聰一起照料茶園。簡嘉文的茶樹們則深在森林,跟許多樹木混種共生,前往不易(簡嘉文也希望如非必要,不隨便進入打擾茶樹生長),故此行只去葉人壽的自家茶園走走。

進入茶寮,空間中充滿簡嘉文親手打造的各種創意與巧思,超越語言的體感氛圍,即便不與簡嘉文直接對話,也能從建築本身,閱讀出茶寮主人的思維方式與生活美學的品味。茶寮內部兼具實用與藝術,除了盪鞦韆,還有柴燒窯可以烤麵包,以及充滿自然元素裝飾的季節性產物,由裡到外的空間,都是簡嘉文親手打造。

三合院內部,有許多張志聰的畫作。
三合院內部,有許多張志聰的畫作。
張志聰(左)與簡嘉文(右)。
張志聰(左)與簡嘉文(右)。

作者 小令

景美人,一九九一年生。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畢。專職侍茶數年。著有詩集《日子持續裸體》、《今天也沒有了》、《在飛的有蒼蠅跟神明》、《監視器的背後是彌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