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鄉間小路5010
林投公園位於澎湖的湖西鄉,離機場只有一步之遙,是許多觀光客都會造訪的觀光名勝。公園的設置源於一九四六年的造林,長長的沙灘旁種植了滿滿的木麻黃,作為防風林,也是澎湖少數早期開闢的綠地,並於一九五三年正式建成公園。
節氣更迭,平安送走中元,又將迎來熱鬧西洋萬聖,應該來點不一樣的。這期《鄉間小路》勇於突破舒適圈,為鄉友們引介不同以往的臺灣特色食材──前往高雄「青隆鱷魚場」,認識曾作為臺灣辦桌文化重要食材的鱷,面對大眾飲食、環境觀念的時代變遷,如今如何發展;也轉進「海王星餐廳」,請國宴級大廚開席當年最鱷料理。
位在倫敦東邊白教堂區附近有一家叫做「Original Lahore Kebab House」的巴基斯坦菜。外觀裝潢十分樸素,內部同等陽春但空間寬闊,讓我想起臺灣山間的土雞城。牆上掛著一些年代久遠的照片,有些略顯獵奇(例如老闆與獅子合照)。
私以為,麻豆有三多——文旦、碗粿、菜市場。常聽人說「市三」、「市五」、「中央市場」,就沒聽過「市四」、「市二」或「市一」。
偌大的市三市場空間看似規劃良好,招牌設計統一、販售品項也多元,唯一弔詭的是——沒有一家營業。我以為自己來錯時間,不過裡頭賣雞肉的阿姨表示,此處確實只有少許攤位營業中,緊鄰的市五市場有一樣的閒置情況。
對老彰化人來說,大節日到觀音亭、天公壇、定光佛廟等處參拜後,去吃碗素食麵是日常。
早前彰化傳統,廟宇多,吃齋念佛也常見,逐漸衍生舊城區周邊眾多素食攤。素食的麵一般被彰化人稱作「菜麵」,乾、湯皆可,配料豐富,其精髓是──豆包。
友人問我有沒有空和她一起去泡湯。天氣還炙熱,不過能對我提出這種邀約的朋友,就真的是熟人,知道我不管在什麼季節,都能夠享受溫泉。
尤其淡季。避開人潮,朋友帶我來到「北投麗禧溫泉酒店」放空,其實小時候我完全不懂,為什麼有人可以一整天都待在飯店裡,不順便往附近走走看看,或爬爬山呢?
就算不爬山的人,多半也聽過「黑色奇萊」這個名號吧。早年奇萊山發生過多起岳界知名山難,讓這座山不僅惡名昭彰,還連帶生出不少靈異傳說。
但我想到的是普照的陽光、金色的日出、滿天的星空,以及一整晚忍耐肚痛的回憶。
奇萊主山約莫是我的第四或第五座百岳。那時剛爬完雪山主、東,自己帶隊走過加羅湖,熱血正盛。
拜訪當天,車停在約定的嘉義「太和村」路邊,放眼看去都是茶園,不論遠近。在一處山邊的斜坡上,有一個彷彿拼裝而起的魔幻木屋,還有人影頻頻走動,搬運木料。
通過電話後,在坡下的一處隱密、寬大的三合院中,終於跟張志聰、葉人壽碰面,一起前往簡嘉文的茶寮,茶寮就是方才下車後,觀望許久的那棟木屋,遠看像是森林被馬賽克了一角。
臺北市西門町的新潮時尚離我越來越遠,但我還是喜歡來西門町,原因是這裡有廟宇,即使遊客來來去去,流行變來變去,但是廟宇始終靜靜的在這裡,守護傳統守著你,與熱鬧商圈形成強烈對比。
西門町之名來自日治時期,一九二二年設立臺北市劃分的新行政區。假如讓時光往回走,回到日治時期的西門町,當時的西門町是日本人聚集處,有劇場、有夜店,是娛樂休閒的地方,也是佛寺、神社聚集的朝聖地。
對鱷魚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電影裡,靜靜埋伏水中,無聲凝視萬物,又突然以一身堅硬隆起的外皮出現,將獵物拖入水裡,這樣兇猛的動物要成為食材,屬實難以想像,而想像外的事情總會發生。
午後的高雄天邊隱隱掛著烏雲,越往位於鳥松區的「青隆鱷魚場」開去,天色堆疊得越暗,風雨欲來的樣子,像隱喻著目的地的一切,有什麼正在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