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英式餐桌】南亞咖哩

風味獨特的chicken korma。

風味獨特的chicken korma。

文字╱攝影­ Hsuan

位在倫敦東邊白教堂區附近有一家叫做「Original Lahore Kebab House」的巴基斯坦菜。外觀裝潢十分樸素,內部同等陽春但空間寬闊,讓我想起臺灣山間的土雞城。牆上掛著一些年代久遠的照片,有些略顯獵奇(例如老闆與獅子合照)。每次去,店裡的電視總是播放板球比賽。店員與廚師態度看似懶洋洋,但其實十分友善、好客。某次見我在廚房窗戶外欣賞他們作菜,就直接邀請我進去參觀了一圈,介紹他們是怎麼煮的。

這裡的菜單雖然乍看是英文,但其實幾乎都是巴基斯坦菜的英文拼音,或者是一長串的XXcurry,但我對南亞料理一無所知,也不清楚彼此之間有何差別。剛開始點菜很「苦手」,就照直覺亂點一通。菜很快就上來了,香味撲鼻熱氣奔騰,咬了一口捏成長條狀的烤肉條「Seekh Kebab」,帶著炭烤香的肉汁滿盈,與各種香料、香草味道交織,調味得恰到好處;搭配手工「Naan」餅跟店家附贈的優格醬,剛好去油解膩。至於他們的「咖哩」,有各種顏色、調味與名字,葷素皆備。有些口味偏酸辣,有些濃郁辛香,更令人驚喜的是價格低廉,在外食費用高昂的倫敦,簡直不可思議。

環顧四周食客,以為多數會是南亞面孔,卻有非常多非南亞外表的英國家庭(從口音辨認)熟門熟路走進來,看菜單也不如我一臉苦惱,信手捻來都知道要吃什麼。我在英國待了七年,有意識的研究英國人的飲食,並不感到驚訝,而是驚喜。親眼見證他們的「日常」,在外人眼裡有多不「英國」。Original Lahore Kebab House 開業於一九七二年,是白教堂區眾多南亞料理店中的一家長青樹。有知名英國廚師回憶,從小就跟家人在這裡吃飯,是美好的家庭時光。

打從十字軍東征間接讓英國人接觸到南亞的香料,從此締結了一段文化混融,進而展開在地化的飲食交流與創新。十六世紀,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專門進行南亞香料的貿易。隨著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殖民擴張,英國人逐漸接觸並接受了印度的香料和菜餚,尤其是咖哩。十九世紀,印度風味進入英國上流社會的餐桌,並通過食譜出版逐漸流行。

二戰後,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的大批移民抵達英國,開設餐廳帶來了南亞飲食文化,這些餐廳最初服務移民社區,但很快吸引了英國當地人。

東倫敦林立的南亞餐廳。
東倫敦林立的南亞餐廳。
英國超市常見的Tikka masala 醬料。
英國超市常見的Tikka masala 醬料。

作者 Hsuan

歷史與飲食人類學學徒,目前定居倫敦,以餐廳為田野。經營IG與臉書粉專「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