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來到苗栗頭份市區的這日飄著細雨,天氣滯悶難耐,皮膚上像是黏了一層濕答答的惱人薄膜。還未走近目的地,先鑽進耳裡的是「嘎達嘎達」的馬達聲響,只見一大塊冰磚在老式刨冰機的運作下飄落一片片宛如雪花的顆粒,雪白冰晶逐漸堆成小山,光看就感受到一股拂面的清涼。抬頭一瞥,寶藍色的招牌映入眼簾──果然,建成冰菓室到了。站在刨冰機前、身著無袖花布罩衫的老闆娘未語先笑:「來了啊,等我一下,先刨碗雜冰給你們吃。」
炎夏最沁涼的消暑方式就是吃上一碗剉冰,除了古早味十足的豆類配料,或鋪滿臺灣新鮮水果,還有哪些具有在地特色的冰品?Hally Chen曾為了籌備書籍,笑稱自己是臺灣吃最多冰的男人,與同樣為了作品跑遍全臺灣的江明麗,攤開過往風華歲月到現在多元面貌的臺灣食冰文化,聊聊他們記憶深刻的口袋名單,帶大家吃遍全臺冰滋味。
從5月開始寶島進入荔枝產季,玉荷包自屏東恆春慢慢地紅上來,經過高雄、嘉義,再換成中部的黑葉荔枝。玉荷包籽小、肉厚、汁多甜蜜,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看到南部大馬路邊開始出現一簍一簍的鮮紅小果,就知道夏天來了。
從那輛藍白色外觀的小貨車進入巷弄開始,打開貨車後門的瞬間,逸散出的冷空氣讓四周溫度降低不少,一塊塊幾乎與人同高的大冰塊正躺在車裡等待搬運,大夥合力抬起冰塊放上推車送往冷凍庫,與此同時,「就是冰國際有限公司」老闆林洲旭也早已備好切割機器,展開一天的工作。
想要維持良好體態,通常會從飲食控管入門。鍵入「健身飲食」關鍵字,增肌減脂、生酮飲食、168或52斷食法等相關資訊大爆炸,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到底要怎麼吃才能真的「健」身?就讓同時是健身教練也是營養師的Eunice,一次為你釐清所有健身飲食關鍵字!
說到健身飲食,自己在家煮當然最能掌控怎麼吃、吃什麼,少油少鹽少糖統統都不難。但想控制飲食的外食族可就傷腦筋了,台式麵包可以吃什麼?中午自助餐要如何搭配?聚餐時義大利麵又該選哪種口味?別擔心,我們請到營養師布姊傳授大家外食原則,首先先來個外食隨堂考,測驗看看你對外食熱量的敏感度吧!
我永遠記得那天,留學生出國前最重要的一堂必修課:我站在家中廚房爐檯前,媽媽在旁邊看著,阿嬤作為傅培梅的得意門生,坐在更遠的餐桌邊拉長了脖子監督──她們正在給原本遠庖廚的我惡補一堂台式烹飪課,生怕他們的寶貝兒子、金孫出國餓著了。
「你大概算是多肉吧,就那種上鏡頭不精緻但有點肉,男生會喜歡的那種。」前男友曾對著身高168公分、體重50公斤、體脂19%的我這樣說道。「這社會可不可以對女生身材多一點想像,不是只有四字頭才叫完美好嗎?」當下我這樣回應,希望身旁的人不要再助長鏡頭中凝視女性的單一觀看方式──但或許,真正被這種言論影響的就是我自己。
近年來,隨著健身風潮吹進臺灣社會的大街小巷,健身飲食也跟著大行其道。但所謂的健身餐時常無法滿足口腹之慾,究竟該如何打破這個魔咒?臺北新板希爾頓酒店的廚藝長李文康,擅長使用簡單調味帶出料理鮮味,設計出五道適合運動前後食用的料理,跟著他與「食」俱進,享受健康與美味兼顧的自煮提案。
「一罐阿斯巴拉。」走入雲林鄉下的老雜貨店,仍可聽老一輩人講這奇特暗語,要來買包裝上印有清涼美女圖的神祕飲料。所謂「阿斯巴拉」原來是蘆筍的代名詞,源自日語中蘆筍的簡稱「アスパラ」(asupara),這個詞彙記憶了臺灣曾為「蘆筍王國」的黃金歲月……
賽場上選手們優異的表現背後,有一群人默默努力,他們的努力無法立即見效,卻至關重要。任職於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曾怡鈞營養師,從營養評估到擬定策略改善,在訓練期、比賽期、賽事後設計不同能量需求的飲食菜單,使運動員的精神和身體更強大,能更有效率的執行鍛鍊及比賽,減少運動傷害和生病風險。
羽毛球近年來成了全民運動,在臉書上搜尋可看到許多人揪團一起打羽球,透過你來我往的對打,除了可以活絡筋骨,享受到活動身體帶來的快樂,也能加深彼此互動的情感連結。羽球新秀陳子睿生在羽球世家,其曾祖父吳文達致力推廣全民羽球運動,有「羽球之父」的稱號,父母也在球壇上有著亮眼表現,從小耳濡目染的陳子睿,跟著家人一起打羽球,培養出興趣,17歲時便升上甲組,現為土地銀行球團的正式球員。
初夏的宜蘭縣三星鄉,是青蔥開花的季節。翠綠的葉柄挺拔地竄高,每一株青蔥頭上都頂著一朵拳頭大小的雪白花朵,乍看像千百球蓬鬆柔軟的棉花糖停佇在田間,風一吹就輕盈擺動。穿越這片壯觀的青蔥花海,在盡頭等著我們的是「蔥滿理想農場」的主人林東海、羅玉惠夫婦。但這一回,我們要尋訪的主角不是盛放的青蔥,而是花椰菜──而且,還是市面上極少見到的彩色花椰菜。
相信喜愛健身或想減脂的朋友一定吃過雞胸肉,但乾柴口感總是難以入口。覺得一成不變的烹調方式讓人食慾全失嗎?「康福先生KIND FOOD」將雞胸肉低溫舒肥,保持鮮嫩多汁,搭配精心調製的異國風味,還做成爆湯水餃,更積極研發減糖貝果、低卡冰淇淋,讓健身飲食也能繽紛美味,餐桌不再呆板無趣,吃到厭世。
上山下海、遊走溪流及湖泊都能見到蝦的蹤影,好想知道一整天不斷舞動蝦腳的牠們,究竟還有哪些蝦事可以細細探究。原來有些蝦也像螃蟹一樣演化出大螯,閉合時的威力甚至可以比擬空氣砲?而我們時常害怕蝦蟹膽固醇超標,但其實蝦的膽固醇含量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從觀賞到食用,一起以不同面向來聊點關於蝦,你我可能不知道的事。
你看過藍色的草蝦嗎?牠們喜歡棲息在水底,也愛迎著水流沖浪;牠們要經過無數次的脫殼才能慢慢長大;牠們很敏感,一緊張就會四處亂跳,跳上水面像俯衝而下的戰鬥機;牠們還愛大欺小,食物不夠的時候,同伴也是營養來源……沒想到餐桌以外的草蝦這麼有個性,集纖細與霸氣於一身。
春天是吃蝦的好季節,無論是大家熟知的草蝦、白蝦,還有容易傻傻分不清的櫻花蝦,在經驗老道的板橋凱撒大飯店家宴中餐廳主廚蘇祐荃手中,都能變化出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展現豐美馥郁海味。他更不藏私分享處理蝦的小撇步,詳細步驟圖手把手教學,讓來自海洋的曼妙滋味躍然於家中。
走入年貨大街的南北貨攤、傳統漁港或市場,在玲瑯滿目的滿滿乾貨中,總能見到表皮薄透、呈淡黃色、綴有兩個黑亮小眼的小毛蝦。沒有飽滿的蝦肉,存在感有些稀薄,這種毛蝦被稱為「蝦皮」。現在市面上看得到的臺灣蝦皮大多來自澎湖或屏東東港,不過你可知道,就在幾十年前,位於臺灣西北方的馬祖列嶼,才是輸出這群小蝦的大本營。鼎盛時期的馬祖曾有年產百萬公斤的亮眼成績,成功打入日本、香港市場,是1950、60年代臺灣的蝦皮重要產地。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城市角落裡一盞七彩霓虹燈招牌「啪」地一聲點亮,白晃晃的日光燈管閃爍,鐵皮屋內逐漸傳出笑語、人音,以及不間斷的流水聲……。今晚,我們邀請你一同走進這間坐落在臺北城東邊的汐止「歡囍釣蝦場」,在這兒,釣齡十餘載的資深釣客吳亮衡已在等待,準備和我們分享釣蝦場的這些年、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