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碗冰吧】遙遠的冰菓室作者Hally Chen×台灣冰,好吃作者江明麗一起紙上談冰,聊聊臺灣食冰那些事

文字/王叡婷 攝影/王大偉 場地協力/華西街珍果

炎夏最沁涼的消暑方式就是吃上一碗剉冰,除了古早味十足的豆類配料,或鋪滿臺灣新鮮水果,還有哪些具有在地特色的冰品?Hally Chen曾為了籌備書籍,笑稱自己是臺灣吃最多冰的男人,與同樣為了作品跑遍全臺灣的江明麗,攤開過往風華歲月到現在多元面貌的臺灣食冰文化,聊聊他們記憶深刻的口袋名單,帶大家吃遍全臺冰滋味。

Q:兩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吃冰?

Hally Chen(以下簡稱H):我非常喜歡吃冰,從小吃到大。記得小學旁邊有一間冰菓室,放學就會拿著零用錢去吃剉冰,配料有紅豆、綠豆、芋圓、脆圓、罐頭玉米粒、布丁……很多選項,三種料十元,大約是1980年代。以前的冰菓室除了冰品,還有賣熱食,像甜不辣、蚵仔麵線,正餐點心同個地點解決,很方便。

江明麗(以下簡稱江):冰在我小時候算奢侈品。我是中部人,小學就上臺北了,北漂一族只求果腹,當然也沒有零用錢。印象中一餐飯錢大約六塊,實在吃不起十元的剉冰,所以小時候吃叭噗比較多,一球頂多五毛錢。推車上放著冰桶,一杓挖起來就是三個口味。這種古早味在高雄旗山的常美冰店還能吃到。

H:當兵時為了吃冰還會翻牆出去,順便看看電視。通常冰菓室也會請工讀生,就有所謂的冰菓室西施(笑)。

冰菓室中整齊擺放的水果,是臺灣食冰文化的美好印記。

Q:就兩位的踏查,臺灣吃冰習慣從什麼時候開始?

江:現在用的刨冰機來自日本,所以很多人都認為臺灣的吃冰文化是日本人帶進來的。

H:更精確地說,中國南部移民包括客家、閩南、漳州,他們習慣吃煮熟的豆料,還有粉粿這類製品,日本人則引進製冰技術及刨冰機,也從函館、長崎等地運冰到臺灣,兩者加在一起,發展出臺灣吃冰、甚至是冰菓室文化。

1896年算是臺灣製冰元年,有「臺灣茶葉之父」稱號的李春生與英國商人賀禮那,在臺北大稻埕裝了一臺製冰機,有製冰機才有辦法賣冰嘛。

江:早期的配料沒這麼多,有些是清冰淋香蕉油,還有從日本傳來的彩色糖漿。高雄鹽埕阿婆冰最早販售的口味也是很單純的李仔鹹(lí-á-kiâm)。

H:為什麼日本用這麼多彩色糖漿?因為他們不像臺灣一年四季都盛產水果。寫過很多本關於日本刨冰書籍的日本刨冰蒐集執行委員會(かき氷コレクション実行委員会)會長小池隆介曾經跟我聊到,日本很重視食器、環境及冰品最後呈現的賣相漂不漂亮,臺灣則比較務實,快速、便宜、好吃。

江:臺日文化的差異在冰品中也能看見。

小湯圓是蜜豆冰的必備配料。(攝影/Hally Chen)

Q:臺灣各地特色冰店?

H:臺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蜜豆冰,光看名字可能會誤以為是以豆類配料為主,其實它源自日本甜點蜜豆(みつまめ),由水果、白玉(小湯圓)與紅豆等配料組成,傳到臺灣後加入剉冰,成為了蜜豆冰。除了冰品,老店龍川冰菓室還保有臺中人特有的飲食文化──喝木瓜牛奶配烤土司,一面塗奶油一面抹果醬,是最在地的吃法。

江:現在日式刨冰很風行嘛,對我來說,沒辦法親赴日本吃,這些剉冰剛好可以解旅遊癮,顏色亮麗的糖水或果醬,從視覺上就跟傳統台式剉冰完全不一樣,彷彿在欣賞一幅畫或一個設計作品。

PROFILE

Hally Chen 長年專事唱片美術設計,同時為多本雜誌寫專欄。熱衷左手做設計執畫筆,右手拿相機寫文章,同時以兩種眼光看待日常生活。著有《遙遠的冰果室》、《人情咖啡店》、《喫茶萬歲》等著作。

江明麗 曾任職多家旅遊媒體,足跡遍及全世界,目前專攻臺灣在地旅遊。著有《台灣冰,好吃》、《和風老屋旅行散策》等超過十本著作,現為自由撰稿者,並主持Podcast「姐姐們的旅遊圈」。

已屆高齡的粉條伯,堅持用相當耗體力的古早手工方式鑿冰。(攝影/Hally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