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文、金煌芒果。
封面故事
一場香甜的芒果馬拉松,在南化起跑

自臺南台20線進入南179關山產業道路,兩側喬灌木林被大雨洗得綠意清透,沿路幾乎無車,途經南化水庫,綠水半滿,旱象似有歇緩。繼續往北彎繞爬升,果樹漸漸進入視野,又以芒果園占比最多,而張玥騰的芒果園就在後堀溪畔一處緩坡的制高點。

大樹下的剉冰攤是許多人童年的甜蜜回憶。
封面故事
追尋剉冰的旅程

燠熱的三伏天裡,最大樂事莫過於來一碗透心涼的剉冰,當冰晶伴著黑糖蜜或水果丁在舌尖上融化,暑氣也跟著一溜煙驅散。而在大口飲冰的同時,你是否好奇過:臺灣人是從何時開始吃冰的呢?以前人吃的剉冰,和現在一樣嗎?小小一碗冰裡,藏著大大的奧妙,現在就讓我們帶你走進時空隧道,回到百年前剉冰與臺灣人相遇的那一刻……

大果藤榕
封面故事
跟著榕果小蜂走,發現藤蔓上的野生陽光

悠哉路過佛山路口,「佛系等公車」的公車站牌早已被名為大果藤榕的藤蔓狂妄霸占,順時鐘向上攀爬纏繞,隨意拐彎肆意生長。轉個彎,我們和大果藤榕果實相撞在巷口;右轉,樹幹旁有一欉,左轉,平房紅磚矮圍牆上還有好幾欉,將屏東滿州的明豔熾熱結成橙黃纍纍果實。

雜冰、水果冰
封面故事
炎夏那碗涼冰,是最素樸的心意

來到苗栗頭份市區的這日飄著細雨,天氣滯悶難耐,皮膚上像是黏了一層濕答答的惱人薄膜。還未走近目的地,先鑽進耳裡的是「嘎達嘎達」的馬達聲響,只見一大塊冰磚在老式刨冰機的運作下飄落一片片宛如雪花的顆粒,雪白冰晶逐漸堆成小山,光看就感受到一股拂面的清涼。抬頭一瞥,寶藍色的招牌映入眼簾──果然,建成冰菓室到了。站在刨冰機前、身著無袖花布罩衫的老闆娘未語先笑:「來了啊,等我一下,先刨碗雜冰給你們吃。」

《鄉間小路》2023年7月號立體書封面。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7月號 冰果製作所

記憶中總有一碗冰,陪伴我們度過逝去的流年。早期農村社會裡,在日頭正晒時飲一大勺粉粿冰,是莊稼人務農時最幸福的中場休息;青春歲月中,和心上人共食一碗蜜豆冰,入口清涼正好替羞怯微燙的雙頰降溫……翻開一幀幀回憶,冰必定不會缺席。

鄉間小路
【來碗冰吧】遙遠的冰菓室作者Hally Chen×台灣冰,好吃作者江明麗一起紙上談冰,聊聊臺灣食冰那些事

炎夏最沁涼的消暑方式就是吃上一碗剉冰,除了古早味十足的豆類配料,或鋪滿臺灣新鮮水果,還有哪些具有在地特色的冰品?Hally Chen曾為了籌備書籍,笑稱自己是臺灣吃最多冰的男人,與同樣為了作品跑遍全臺灣的江明麗,攤開過往風華歲月到現在多元面貌的臺灣食冰文化,聊聊他們記憶深刻的口袋名單,帶大家吃遍全臺冰滋味。

玉荷包。
封面故事
大樹玉荷包,夏日的美味延伸

從5月開始寶島進入荔枝產季,玉荷包自屏東恆春慢慢地紅上來,經過高雄、嘉義,再換成中部的黑葉荔枝。玉荷包籽小、肉厚、汁多甜蜜,是市面上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看到南部大馬路邊開始出現一簍一簍的鮮紅小果,就知道夏天來了。

在冷凍庫中進行切割作業。
封面故事
與寒冷共存,製冰人的凝冰人生

從那輛藍白色外觀的小貨車進入巷弄開始,打開貨車後門的瞬間,逸散出的冷空氣讓四周溫度降低不少,一塊塊幾乎與人同高的大冰塊正躺在車裡等待搬運,大夥合力抬起冰塊放上推車送往冷凍庫,與此同時,「就是冰國際有限公司」老闆林洲旭也早已備好切割機器,展開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