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聞】關於醱酵,我想跟你說的是……

文字 沈眠/照片提供 許嘉生

醱酵專家許嘉生,出生釀造世家,日本東京農業大學釀造學科畢業。曾任釀造工會理事長、農業部青農評審委員,現為穀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臺灣優良食品CAS理事、農業部田媽媽評審委員,專注臺灣釀造產業數十餘年。

「醱酵,就是有機物經過微生物作用後,產生新物質的過程。」許嘉生眼神銳利、語氣明快:「不限定於食品,也有用在醫學、工業上,比如世界第一種抗生素盤尼西林,就是醱酵而得的青黴素,還有天然防腐劑的檸檬酸,也是醱酵物。大家耳熟能詳的酢(也作醋)、味增、醬油、酒、豆腐乳、泡菜等都是醱酵食品。總之,有細菌、黴菌、酵母等微生物,就會有醱酵。」

醱酵總是與人類共處共存。空氣中到處都有微生物,就連人的口腔也有。許嘉生的《醱酵時光――麴の味》提到,臺灣早期的醱酵食品「口嚼酒」,源自原住民將原生種小米浸泡、煮軟、入口長時間咀嚼後,吐入陶罐或蒸籠,處理後靜置整夜待產生醱酵作用,即生成口嚼酒。一六九七年郁永河遊臺灣寫下《裨海紀遊》,一九二三年佐山融吉、大西吉壽合撰《生蕃傳說集》,以及一九七八年坂口謹一郎的《古酒新酒》等,均可見相關紀錄。

許嘉生慎重提醒:「飲食要成為文化,最重要的是留下文字紀錄,口述最後恐怕仍會失傳,無法累積。從過去典籍瞭解人類飲食文化之嬗變,繼而研究、重現或改良,這就是溫古知新的魔力了。」

許嘉生將從事釀造的數十年經驗寫成專書,從醱酵史寫起,及於科學原理,羅列製程實務至精心研發的食譜,內容扎實豐富。(攝影/林育全)

醱酵展現在地風土特色

醃漬、醱酵都是能延長食材壽命的好方法。過往人們經過嘗試,累積生活智慧、經驗,區別醱酵與腐敗,留下好菌去除壞菌,至今通用。許嘉生以日本麴菌為例,最初將煮好的粥放置室外,等黴菌自然生長,挑出黴菌,與作為天然殺菌劑的木灰混合攪拌,撒在蒸過的米飯上,米飯長出孢子後,再挑菌使用。他說明醱酵的美味,源於麴有糖化分解酵素、蛋白質分解酵素、脂肪分解酵素,可以將穀類中的澱粉、蛋白質和脂肪都分解,轉化為小分子的葡萄糖、胺基酸等,因而變得甜甘香。

麴有多種分類法,許嘉生說,形狀上有中國的磚型與球型塊麴、韓國的錐形麴,日本用米粒大小的散麴;臺灣有人專精投入研究的紅麴,也屬於散麴。塊麴或錐麴須多次撒菌種才能醱酵,而散麴則是面積小,菌體多。顏色方面,則有白、黑、黃、紅麴等。不同的原料做出不同的麴,有澱粉就能做麴,如米麴、麥麴、高粱麴、黃豆麴、蠶豆麴等。蛋白質含量高的黃豆,最合適做豆麴,醱酵出的食品風味最鮮活。

全世界醱酵食品多不勝數,從古至今每個地區、國家都有特產。西元前五世紀古羅馬帝國,以鹽醃製鯷魚,曝晒、醱酵後加入香草熬煮成魚醬。韓國的辛奇種類五花八門,如小蘿蔔、白菜、黃瓜、水蘿蔔泡菜等,連水果類的芒果、草莓、桃子都能做。格陵蘭島的因紐特人製作Kiviak,會將大量侏海雀塞入挖空內臟、脂肪的海豹腹部,縫合封口,埋入地底,等候兩年,食用侏海雀的生肉,從肛門處吸取汁液,味道嗆烈,非一般食感。臺灣則有各類型如炸、清蒸、麻辣、涼拌等臭豆腐。

發酵中的米麴。

聚合臺灣醱酵智慧的紅麴

「臺灣的可貴,在匯聚各種外來文化,包含來自中國或日本的菌種。這並不代表我們顯弱,如果我們能將持續更新的科學知識、足夠頂真(tíng-tsin)的態度,注入傳統手工產業裡,提升製作環境衛生,持續發展醱酵工藝,就能讓我們的食品工業更上一層樓。」許嘉生認為,臺灣目前最具猛進精神的醱酵品是紅麴,如臺灣菸酒公司前總經理林讚峰,主持紅麴工業化生產,開發紅麴葡萄酒、紅麴薄餅等產品,出版紅麴專書;被稱為臺灣醱酵之父的臺大教授蘇遠志,也著有《奇妙的紅麴》一書;他的研發成果含括綠藻、鳳梨酵素、紅麴色素、尿激酶、果寡糖、巴拉金糖、有機硒酵母、納豆激酶等。

十分具實驗精神與行動能量的許嘉生,近年重新啟用閒置在廠區的大型檜木桶,做出世界唯一的檜木桶醋「松羅酢」。其工序是把清酒米粕壓榨過,放入不鏽鋼桶內,熟成一年,使米粕裡的糖、胺基酸、酵母菌分解完全,取出溶於水,再壓榨並與清酒混合,靜置檜木桶三個月,過濾後繼續熟成一年。此外,也購入西班牙雪莉酒桶釀造「紅麴酢」。

紅麴的相關食品:紅麴米糕。
許嘉生對18年熟成的雪莉桶紅麴酢進行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