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築夢 用新視角旅讀山城

文字/江明麗 攝影/王大偉

世代青年返鄉浪潮方興未艾,重塑家鄉風貌不再只以農業專有,也能從青創入手,「湖籽手作實驗室」主理人陳世翊以農廢品復興苗栗傳統的手抄紙文化,「懂栗嗨」創辦人陳建成以水圳踏查等模式,用設計與文化巡禮為線,串織起最在地的旅讀苗栗之行。

「把各地蒐集來的農業廢棄物或日常生活廢棄紙料處理過後,放到調理機打成漿,中間大概要經過九道程序,才能做成一張手抄紙。」陳世翊用食物攪拌機製作紙漿,邊操作邊解釋得打上三次,每次十秒的步驟,盡量完整還原他教授的課程內容。因為這裡雖然是工作室,但裡頭的成品幾乎全部出清,原因在於湖籽目前以訂單為主,著重商品客製化,另外也開辦手抄紙課程,例如窗花杯墊、種子紙、網版印刷等體驗活動。

粗紙變身手抄紙以千變萬化書寫精彩

為何走上設計手抄紙的創業路?陳世翊回憶起自己參加苗栗縣政府舉辦的青年創業工作坊活動中,接觸到蠶絲、藤編與藺草編織等傳統技藝,其中手抄紙讓他印象最為深刻。「苗栗的粗紙產業在早年是很重要的經濟命脈,主要製作金銀紙,那時一斤粗紙能換一塊肉,一牛車粗紙可以買一棟房。」陳世翊表示,當年造紙用的素材是山上的桂竹,砍伐後放到水塘混拌石灰浸泡,得花上兩到三個月的時間。這麼棒的製作工藝及產業如今卻抵不過時代洪流逐漸式微,便興起復興苗栗手抄紙文化的念頭,找到了客家紙達人張秀雲老師,「老師以文史工作者的角度,保存、傳承及發揚客家粗紙文化, 但我想發展得更多元, 讓手抄紙可以有各種尺寸、功能,亦能千變萬化的應用。」

2017年陳世翊成立湖籽手作實驗室, 用手抄紙製作過燈罩、量尺、杯墊、明信片、生日卡、創意金銀紙等多種文創商品, 甚至搭配嘉義阿里山小火車遊程,製作蒸汽火車頭前的編號牌。他的原材料靈感來自於日本豐田汽車的「零庫存」管理計畫,目的在於不要浪費資源,所以不論是金銀紙切邊的廢紙、果園裡茂谷柑的枝梗枯葉、辦公室的碎紙團、農田稻作收割後的稻草堆,甚至連二手紅包袋都能成為手抄紙的製作材料。

種子紙可以用手抄紙原料作為養分,生長出植物幼苗。
種子紙可以用手抄紙原料作為養分,生長出植物幼苗。
陳世翊現場示範手抄紙的製作過程,此為攪打過後的紙漿倒入盒中,準備以模板套用製紙。
陳世翊現場示範手抄紙的製作過程,此為攪打過後的紙漿倒入盒中,準備以模板套用製紙。
製作手抄紙的教學素材,裡面有稻草、藺草及香茅。
製作手抄紙的教學素材,裡面有稻草、藺草及香茅。

稻米與客家美食的綠色旅程

為了蒐集苗栗縣18個鄉鎮的農產廢料, 陳世翊開啟與農民之間的聯繫,串起他的客家文化旅行地圖,在幾個常合作的農場裡,他與頭份市上興里「河背庒農園」的園主劉芳明互動最為密切,不僅使用當地廢棄的無毒稻草,他也與農場配合,在頭份開辦稻穀教學課程,讓原本就以傳承客家農村文化為主的河背庒農園內容更加豐富。

劉芳明是苗栗早期返鄉青年的代表之一,他從小在稻田、菜園長大,對農事毫不陌生,插秧巡田、割稻、烘稻,都是兒時的快樂回憶,成長後出外於半導體產業就職,依舊難忘童年田間忙碌的時光,於是12年前選擇返鄉接手長輩的種稻事業,因為看到噴灑農藥對身體的戕害,體認到食安重要性的他,便轉採無農藥、施放有機肥的方式耕種。

為了推廣客家米食文化,劉芳明將農場轉型成休閒農園,還特地參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舉辦的漂鳥營,現在的河背庒農園是一處有著六分地稻田,四分地友善農園的綠色天地。種植了製作客家草仔粿的艾草、活動餐食裡會吃到的青嫩地瓜葉,而一旁的火龍果已結成綠果, 等待之後的採摘。菜園旁有幾棵茶樹,是劉芳明正在提煉茶樹精油的材料之一,後方的雞鴨籠是每日產蛋的大本營,還有鵝隻在水裡優游,身處其間,能享受滿滿的農家田園樂。另外在可容納百來人的教室裡,擺放著擁有百年歷史的阿嬤紅眠床、製作客家米食的粄模,處處散發歷史韻味。 「我是吃著紅粄、水粄、菜頭粿和年糕長大,這些技法慢慢消失在年輕族群的生活中,我希望來到農場裡的人能透過參與活動,讓客家米食文化傳承下去。」

來食茶 客庄茶的創意場域

陳世翊跟劉芳明走到一片倒塌的野薑花叢旁,兩人很自然地討論眼前素材,陳世翊拿起葉片,指著上面的紋路,解釋長纖維與短纖維的差異性,湖籽手作實驗室走進大自然,俯拾皆是教育素材。這樣的合作模式也同樣出現在「青創1號基地樂客茶館」中,這是臺灣青農品牌「 梁山水泊」在2022年9月進駐頭份市公所廳舍閒置空間的實體基地,執行長詹又穎暨推廣銅鑼鄉杭菊的各式產品後,也將注意力放到盛產黑豆的頭份市。

除了販售飲料、輕食,這裡也是文創商品的寄賣點。除此之外,茶館也以黑豆為主,研發黑豆咖啡、蟲草黑豆甚好茶等產品,其中黑豆咖啡獲得國際風味評鑑所頒發的風味絕佳獎二星獎章。詹又穎表示,頭份的黑豆產量占全臺三分之一且品質好,加上近幾年鼓勵農民耕種五穀雜糧,讓黑豆在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她自許為苗栗留鄉青年,本著推廣家鄉的心,研發各種產品,除了黑豆之外,其他苗栗特產如紅棗等,也能加工成咖啡或點心在茶館販售,「我們也在特定產品裡附贈一份湖籽手作的種子紙,讓購買者在品嘗茶飲的同時,也能感受綠苗在手抄紙發芽的樂趣。」希望以此為基地,讓大家有一個歇腳休息的空間,更認識苗栗特產的魅力。

酸柑茶是苗栗特有農產,樂客茶館也會以此作研發食材。
酸柑茶是苗栗特有農產,樂客茶館也會以此作研發食材。

水圳巡禮 發現水粄與城市臍帶連結

為了推廣手抄紙,陳世翊幾乎跑遍苗栗各地,因緣際會下認識了苗栗返鄉的青創種子隊員、懂栗嗨創辦人陳建成,「懂栗嗨是客語『很厲害』的諧音。」陳建成除了懂栗嗨之外,還經營2019年開設的「共發」(客語「講話」的諧音)生活共享空間,一樓販售特色文具與生活雜貨,二樓為展覽室,另外也打理「發粄」粉絲專頁,專門書寫客語原創短句與文字設計,偶爾還得回老家的十元商店打打工,身兼多職。

2023年是他回苗栗的第七年,他原本在臺北的媒體公關公司從事新聞工作,彼時經常反思,可以幫企業形塑品牌,為何不能幫家鄉苗栗以品牌形象經營,這處從小孕育他成長的土地有太多值得分享的美麗,於是他努力找尋隱藏在歷史脈絡下的回憶線頭,發現苗栗市的灌溉水圳乘載超過兩百多年的歲月,便以這條古早的溝渠為軸線,延伸出了街巷觀察、客語生活以及藝術創作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