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恁樣鹹醢味

鹹醢是醃漬類醱酵食品,源於客家人的儉省精神,要把用物、食品的利用發揮到最極致。李仁富說:「以前的人生活條件不好,也沒有冰箱,大多會用醃漬去保存與延長食材使用期,我們海客也是,大的魚可以晒成魚乾,小的丁香魚當然也不能浪費,醃起來是最好的辦法。」

鄉間小路
【餐桌上的產地】一杯酸柑茶,一個文化縮影,一份情感傳遞

酸柑茶製作需經歷九蒸九晒,因為透過濕熱作用,可促使內料含有的酶,結合空氣中的黑麴菌與酵母菌等微生物進行醱酵作用,轉化並降低苦澀味與青草味,過程中亦會產生不飽和脂肪酸與胺基酸,增添酸柑茶的風味與香氣,使之更為醇厚。費工費時的緊壓茶是怎麼開始製作契機?劉還月表示一切的開端源自父親,「我搬回來北埔十多年了,因為厭倦臺北的生活。」他早年從事文學創作,得了許多大獎,包含《中央日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等,寫了一百多本書,曾做過美術編輯,也是紀錄片導演,橫跨多種領域。

新聞
全臺最豪華!客家盛宴──「桃園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美食、等路攻略

桃園盛大舉辦的「二〇二三世界客家博覽會」,即日起至十月十五日,多元客家文化的藝術展演與吃喝玩樂,盡在世界客家博覽會。

鄉間小路
《鄉間小路》2023年8月號 島旅.農漁系地味探索

來一場深度島旅,重新認識屬於臺灣特有的文化底蘊。走進臺南市區,看見常民生活中的風土地貌;跟著屏東養魚人家的腳步踏進島嶼之南;穿梭臺東金崙的巷弄之間,貼近地方文史;看苗栗青年用創意串起傳統。再遠一點,面向海風前往馬祖,遇見純粹本心。

鄉間小路
返鄉築夢 用新視角旅讀山城

世代青年返鄉浪潮方興未艾,重塑家鄉風貌不再只以農業專有,也能從青創入手,「湖籽手作實驗室」主理人陳世翊以農廢品復興苗栗傳統的手抄紙文化,「懂栗嗨」創辦人陳建成以水圳踏查等模式,用設計與文化巡禮為線,串織起最在地的旅讀苗栗之行。

封面故事
向家鄉學習生活──孩子的夥房

星期三下午,是週間全年級孩子難得一同放假的時光,孩童回家 吃完午飯後,來到位於屏東萬巒五溝水聚落的「大我夥房」。他們群聚埕前嬉鬧、玩耍,一邊期待著每週一會的「五溝水生活日」,戴芫品與夥伴、還有在地的社區長輩會帶他們挖掘聚落裡好玩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