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郭正偉 攝影/吳尚鴻
青農姚偉文在番路大湖種植佛手瓜與龍鬚菜,務農近十年的他,領著我們巡視颱風過後的瓜棚情況,幽默介紹:「佛手瓜是一顆很野的瓜。」彷彿引薦家裡某個叛逆成員。他說的野,指的是野性。「瓜隨便掉到地上,就能發芽長出新株;要是花心思特別挖洞,把它整顆埋進土裡,反而會爛掉。」市場那顆神神祕祕的佛手瓜,形象頓時鮮明、立體。
大湖村位於嘉義番路鄉。番路是前往奮起湖或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必經之處。沿途鄉內盡是讓人心曠神怡的知名景點:彌陀禪寺的櫻花大道,盛開時在陽光下紅粉豔豔;駐足茶霧之道,看番路茶園的綠意連接無垠天空,以及阿里山隙頂的雲海。自然豐足的動植物生態環境,造就番路的與眾不同。
如果曾漫步過奮起湖老街,或多或少都看過那顆長得像芭樂的瓜,外表質樸、水綠光滑,但多數人都滿頭問號,不知從何處理的佛手瓜。葫蘆科梨瓜屬的佛手瓜,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與西印度群島。適應力強,生長快速。一九三五年,由日人引進臺灣種植。因風土適宜,後來成為奮起湖附近主要物產之一。
日人稱「隼人瓜」,隼人意指古代日本南九州地區的原住民,是其主要農作之一。臺灣農民因為瓜型五條縱向凹痕,像兩手合十虔誠崇拜的一雙手掌,稱為「佛手瓜」。旺盛的生命力,彷彿也期待寓意這片土地與人無可限的未來。
有趣的是,雖然佛手瓜讓人備感陌生,但近年餐桌上受到大眾歡迎的龍鬚菜,鮮少有人知道其實就是佛手瓜的嫩莖與葉。佛與龍相伴,這個食材飽含著餵養眾生的溫柔人性。
產地才有的祕享吃法
「佛手瓜最常用來煮湯,雞湯、排骨、排骨酥或貢丸湯,味道很甜,不用太多調味就非常好吃。用炒的話, 就要搭配蒜頭炒,增加它的香氣,也有人會加蝦米。跟其他菜色做搭配,當作配料也很好吃。」姚偉文傳授自家的「吃瓜」菜色,「還有把它醃漬起來,像大茂黑瓜,或是做成類似餐廳那種黃色醃蘿蔔,口感都很好。」
「市場上大家都喜歡選表皮光滑的佛手瓜,對我們種的人來說,更喜歡吃的是幼瓜。」站在瓜棚下,姚偉文有著十分樂觀、爽朗的笑容。「成熟的瓜, 煮起來比較甜脆; 但幼瓜嫩,口感完全不一樣。」只是從產地至市場路途跋涉,幼瓜皮薄禁不起碰撞,只有親臨產地才有機會一嘗。
「你用指甲壓壓看,這顆就是比較熟的瓜。」姚偉文說。我伸手試了試,感受瓜身厚實偏硬的外皮。「比較嫩的瓜,外表會有一種類似消光的質感。」佛手瓜的幼瓜,瓜身滿布細毛,一旦成熟或老了,細毛脫去,表皮也較光亮堅硬。有趣的是,用佛手瓜的大小評斷嫩或老,不一定準確。姚偉文以他的經驗告訴我們,這顆瓜有自己的智慧,會隨著環境水分或溫度不同,調節生長狀態。
群樹環繞的山腰間,龍鬚菜沿地勢傾斜的角度鋪展漫開,彷彿它們就是這座山的一部分,生於斯長於斯的山孩子,土地會照顧它們。姚偉文的居屋坐落在這個渾然天成的自然中,仄逼山路連接幾間村民的居所相鄰。安穩生活。
其中,大約兩分地大小的空間架起瓜棚,攀滿藤鬚與葉,抬頭便可以看見一顆顆大小不一的佛手瓜懸著。近午天空因為沉沉烏雲而透散著霧光,把瓜身質感襯得更鮮綠。「注意蜘蛛網。」穿梭瓜群間,姚偉文提醒我們。架下隨處布著稠密蛛網,一不小心沾惹就很難脫身。「但最麻煩的是青竹絲,顏色長得都差不多,採收一忙很容易沒發現。」
一位青農的斜槓人生
現年四十歲出頭的姚偉文,是嘉義在地人。雖然自小就看著父親從事佛手瓜種植,但他的務農經歷其實才約十年。「我原本是在工廠上班,臺中跟桃園都去過。先做過電腦車床,當完兵回來再做一陣子,就轉去做辦公家具,這段時間加起來差不多也有十年喔。」姚偉文回想自己一路工作經歷。他說那時臺灣製造業都還滿賺錢,工作的工廠主要做外銷,客戶包括跨國飲料公司等知名品牌。後期客戶大多轉單中國,工廠已沒什麼生意,自己決定回嘉義。
回嘉義後,他進入NGO「番路數位機會中心」任職。由教育部主導的數位機會中心(DOC)成立之目的,主為創造偏鄉居民上網、收訊之環境,提升數位能力與學習能力,縮減數位落差;促進當地文化、農林漁牧與觀光等特色產業發展。身上穿著前陣子村內平安繞境的衣服,姚偉文愉快的說,這份工作不僅讓他認識很多不同的人,也藉此更了解從小生長的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