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 臺灣春茶風土學 抗旱不妥協

《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立體書封面。

懂得吃喝的蘇東坡說:從來佳茗似佳人。一如臺灣喝茶的方式,從早些年的壺泡、茶藝館,現在已經是手搖茶、罐裝茶當道,茶湯卻依舊那般甘醇引人回味。今年早春以來的乾旱重擊了茶園的生產,突顯氣候調適議題的重要性,也讓人更體會到臺灣春茶的珍貴。

臺灣春茶產量向來為四季之冠,因為有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加上春天的溫度適中,俗話說「春分有雨是豐年」,從立春開始,雨水的到來,驚蟄閃電為萬物提供大量天然養分,茶芽遇水則發,而且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這時所製茶葉,滋味鮮爽,香氣濃郁。

然而氣候變遷帶來莫大的衝擊,降雨不平均的情況,造成臺灣近幾年春季屢逢乾旱問題,今(2023)年以來2~3月的乾旱更比2021年嚴重,春茶受損程度超過3成。茶葉本就是高經濟價值的精緻作物,喜光怕曬、喜暖怕寒、喜酸怕鹼、喜溼怕澇,對溫度和降雨變化如此高度敏感,天公伯若不賞臉,未來這種情況可能屢見不鮮。

所幸公私齊心抗旱不妥協!屹立於臺灣120年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集結一流茶產業技術人才,積極因應極端氣候,投入抗旱品種的選育,同時結合臺灣擅長的高科技,掌握溫度、溼度和土壤等數據,將茶園生產管理升級智慧化、精準化、設施化;製茶廠師傅們則潛心研究製茶技術,順應從萎凋、醱酵、揉捻乃至烘焙等巧妙變化的微氣候,凝煉出臺灣茶的多元好滋味。

購買連結:博客來誠品豐年農市udn讀書吧讀冊生活HyRead凌網華藝數位ZinioKONO 、 PUBU、 台灣雲端書庫

本期專欄

【農產新豐味】

食味佳、黏度高又豐產 山藥新品種「桃園5號-金豐」

【豐話題】臺灣永續棧 連結知識、政策與治理,推動臺灣永續轉型

【人物專訪】超鬧超深入!綠合農場用玩樂傳遞食農與永續

【農業技術】

《因應氣候變遷作物科學化管理系列二》調節實作以抗高溫、水分及其他逆境(中)

臺灣山茶栽培管理及林下經濟效益評估

【他山之石】印德能源計畫:農業與光電發展雙贏願景

【寶島水果】「令太甜的水果顯得輕浮」國民水果芭樂

【食農教育】斗南食物日-透過吃認識在地馬鈴薯的故事

【農村文化】竹簍除蟲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