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Shelley Pauls on Unsplash)
豐年雜誌
真有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沾染神話色彩、從奢侈品到平民化的迷人滋味

猶記得1950年代中期、小時候的我,一有喉嚨搔癢或微微咳嗽,就急忙跟母親說:「我感冒了,要吃蘋果補充營養!」那個時候的蘋果,母親常用日語稱為リンゴ(音ringo),對我們來說可是奢侈的補品、只有生病的人才有資格享用。

位於臺南的莉莉水果店,創業於1947年,點一份木瓜切盤與木瓜牛奶感受僅屬於木瓜的特別滋味。
農業經營
滋味殊絕、產量豐盛的木瓜:南國水果生熟皆美 營養滿分「日久見真情」

許多人可能和我一樣,都領略過木瓜牛奶的震撼,我第一次喝木瓜牛奶約略是高中時期,淡淡奶黃的色澤,甜美芳香的氣味,柔嫩入口,那股清涼沁入肺腑,化成一道道喜悅光芒,冉冉上升,籠罩著全身……數十年之後,即使已經喝過數不清的木瓜牛奶,我依稀記得第一次的驚喜。

豐年雜誌
太平洋畔見釋迦:遠渡重洋的果子,身世波瀾不斷

臺東,蔚藍絕美之地。若至臺東直奔市場、水果行,先入眼的許是一籃籃翠綠、彷彿滴得出水的釋迦。釋迦是季節性水果,一年中品嘗到大目釋迦代表已近中秋,過年時分則是鳳梨釋迦盛產,強烈甜味在口中化開,直是人間最大美味。但近年來臺東不時登上媒體版面,卻也是因為產值與果實都不小的釋迦,歷經中國禁輸、又開放部分進口,引發蟲害檢疫、政治因素交雜的波瀾。

今年臺南市約8月中即會進入文旦柚採收期。(圖片提供/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豐年雜誌
文旦和柚子 「西風已走洞庭波,麻豆莊中柚子多」

去(2022)年9月中旬回到臺北,在檢疫旅館住了一陣後,受六姨慰勞、吃豐盛的午餐加上飯後「甜點」—麻豆白文旦。當天的大魚大肉名稱都忘了,但嬌柔文旦的甘甜細膩、咬勁輕彈,真是人間美味。後來到臺南拜訪堂弟及堂姊,又吃到了紅文旦,則別有一番滋味,堂弟還說這個品種是近年來最夯的;堂姊長子阿義仔(王啓義)則精挑細選自家種、最成熟的紅文旦供品嘗,還贈作禮物帶回臺北。

臺灣栽培龍眼已有300年歷史,栽培面積僅次於香蕉、芒果、鳳梨。(圖片提供/陪灶事物所)
豐年雜誌
盛暑啖龍眼 「肉似玻璃,核如黑漆」

單粒龍眼的果實外形圓滾,皮青褐色、革質彈脆;去皮後呈現晶瑩剔透偏漿白,隱約可見內裡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早期華夏諸邦常拿它作貢品以呈獻帝王,得找個好的名字,可能因此稱它為「龍眼」。此外,龍眼不只提供我們甜美的果實,其花與木皆為可用之才,值得眾人細細品味。

盛夏芒果甜美誘人。(攝影/林韋言)
豐年雜誌
臺灣芒果總動員 喚醒夏日的味覺

盛夏炙熱,氣息奄奄,只有一盤冰鎮的芒果能讓味覺甦醒,濃郁的香氣,清涼的舒暢,暑氣頓時飛散無蹤。要見識芒果的多樣風貌,一定要走一趟臺南玉井,正熱烈上演的國際芒果節,放眼過去,一籃籃芒果,以絕對誘人之姿散發著香氣,火紅的、金黃的、墨綠的……碩大的果型,飽滿的色澤,臺灣真是芒果天堂啊!

像春日微風的青梅。
豐年雜誌
葉間梅子青如豆 臺灣梅子從外銷轉內銷的命運進行曲

春日明亮,信義鄉梅子夢工廠人聲鼎沸,許多人圍著長桌,桌上是脆綠得如同春天微風的青梅,一顆顆圓滾滾。眾人灑上粗鹽奮力在圓盤中搓捻著,這個步驟是殺青,把青梅中酸澀的味道去除,要做一罐甜美爽口的脆梅;這也是春日即景,梅子成熟時已經走入民間生活,人人都可以自釀一罎美酒、一瓶梅醋或是一罐脆梅。

嬌矯不驕的香蕉 「香蕉王國」話說從頭首圖。
農業經營
嬌矯不驕的香蕉 「香蕉王國」話說從頭

友人小慧分享她吃香蕉的經驗說:「抽筋我會吃香蕉,很有效;肚子餓臨時吃一根香蕉,能夠充飢2小時。」原來嬌小柔媚的一根香蕉因含豐富的鉀,可以矯正治癒肌肉痙攣、抽筋;含多量的纖維素及不可消化的澱粉,使停留在胃腸時間長些,可以充飢防四肢無力。

《豐年雜誌》2023年5月號立體書封面。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5月號 蛋蛋補給線 永續.友善.有韌性

氣候變遷日益極端,在臺灣愈來愈感受天氣不穩定,冷時如墜冰窖,隔天卻猶如酷暑,日夜溫差大,這樣的天氣讓人容易感冒,家禽同樣無法倖免於難,特別是體質敏感的蛋雞,更容易受到環境變化衝擊,身體免疫力下降,產蛋能力也下滑,禽流感來襲無疑雪上加霜。這一波蛋荒很艱辛,且看蛋雞產業的努力,讓危機成為轉機。

番石榴色澤青綠。
農業經營
「令太甜的水果顯得輕浮」臺灣國民水果芭樂

芭樂一年四季都吃得到,全國都有栽種,清甜爽脆,人見人愛;如同所有的水果一般,芭樂在臺灣歷經百年發展,在無數農民和研究人員的努力下,集最好的風土、最美的水源、最炙烈的陽光,成就臺灣國民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