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暑啖龍眼 「肉似玻璃,核如黑漆」

臺灣栽培龍眼已有300年歷史,栽培面積僅次於香蕉、芒果、鳳梨。(圖片提供/陪灶事物所)

臺灣栽培龍眼已有300年歷史,栽培面積僅次於香蕉、芒果、鳳梨。(圖片提供/陪灶事物所)

文.圖/莊健隆

稍長的十多年間,每年暑假回到臺南固園外公家,總是迫不急待地去採龍眼,拿著原本晾衣服的竹竿,在細端剖開後橫夾小竹片,就衝著去挾摘成串的果實,卻常常把竹竿掰裂;於是改拍打果串,表姊、表妹甚至小姨媽們還會拉起裙子,接著落下的龍眼以防摔破,沒穿裙子的小男生則在落葉堆中,滿地找剛剛被擊落的果實……

1949年前後固園家族在錦鯉魚池側的龍眼樹陰下合影留念。作者莊健隆(右站立小孩)站在龍眼樹頭。
1949年前後固園家族在錦鯉魚池側的龍眼樹陰下合影留念。作者莊健隆(右站立小孩)站在龍眼樹頭。

今年7月初在美國紐約州長島米尼奧拉(Mineola)的華人超市,買了一磅6.49美金(約一臺斤260元臺幣)、來自佛羅里達州的龍眼,放置冰箱中慢慢地啃,內人直呼「家鄉味」十足!我不禁翻出70多年前的舊照片,表姊黃美幸和我就分別坐、站在臺南「固園」外公家「龍眼樹頭」,和母親、舅媽、姨媽及舅舅們於龍眼樹蔭下留影。

質味殊絕可敵荔枝

容我對「固園」稍作介紹。固園是由我外公黃溪泉和其長兄黃欣於1910年代在府城祝三多街(現東門路)所建造,占地共約3千坪庭院中,有兩幢住宅為西洋樓房,另有臺式古厝、日式建築作招待所及書齋。黃氏兄弟慷慨提供宅地固園作當時臺南詩社的聚會場所,1910~1930年代的南社文人雅士,在固園聚集詠詩次數多達30餘次。偶邀臺南州日籍官員、和尚參訪固園,亦多精通漢文詩。

1920~30年代南社詩會會員及來賓合計約80名在固園後院合影留念。人物後方可見中央為日本式建築物屋頂,圖左樹木偏中者似為龍眼樹,其他為蘋婆、芒果及蓮霧樹。(照片提供/黃隆正)
1920~30年代南社詩會會員及來賓合計約80名在固園後院合影留念。人物後方可見中央為日本式建築物屋頂,圖左樹木偏中者似為龍眼樹,其他為蘋婆、芒果及蓮霧樹。(照片提供/黃隆正)

固園的造景在後院,占地6成多,除有和式庭院、水泥造錦鯉魚池、土挖蓮花池,並有竹林、木棉樹、鳳凰木、金龜樹、樟木;此外尚有果樹約9種,包括龍眼、芒果、蘋婆、蓮霧、楊桃、木瓜、荔枝、棗子、芭樂等,且樹齡皆不小,每到成熟季節多結實纍纍。除了龍眼、蘋婆、木瓜外,芒果樹太高、不易採到,荔枝開花結果甚少,蓮霧、楊桃、棗子皆非甜美,所以上述水果大部分到菜市場購買。

南社詩人在固園聚餐吟詠,作品中對臺南的物產飲食,包括虱目魚、鹽加糖、擔子麵、烏魚子及烏魚,皆有十餘乃至達20首詩篇;唯獨水果只有兩首,包括林馨蘭的《客中雜詠錄一》:「黃檨(芒果)西瓜次第新,思嘗鄉味口津津。故園在望難飛到,盼斷青青柳色勻。」又有顏興的《秋日鄉土雜詠錄一》:「垂墜釋迦似荔枝,楊桃檨子結纍纍。涼秋山野多佳果,那拔(芭樂)鳯梨正及時。」兩位詩人就是沒提到龍眼。

1096年,60歲的蘇軾被貶惠州的第三年,寫下七絕《食荔枝》,其中有「…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早300年前唐玄宗的寵妃楊玉環也嗜食荔枝,兩人皆為「荔果貴妃香」大作廣告,但東坡先生到了廉州(廣西合浦縣),卻在《亷州龍眼,質味殊絕,可敵荔枝》稱:「龍眼與荔枝,異出同父祖……」說兩者來自同一祖先,又在《荔枝龍眼說》文中指出,荔枝吃起來像「蝤蛑大蟹」,龍眼則彷彿「彭越石蟹」,後者只是果肉少了些。千年後,南社詩人對近在眼前的龍眼,卻隻字未提。他們不寫,咱家己作伙來開講。

龍眼的前世今生

單粒龍眼的果實外形圓滾,皮青褐色、革質彈脆;去皮後呈現晶瑩剔透偏漿白,隱約可見內裡黑色果核、極似眼珠;早期華夏諸邦常拿它作貢品以呈獻帝王,得找個好的名字,可能因此稱它為「龍眼」。至中國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龍眼龍目,象形也。」詩人宋鈺《荔枝譜》也有對龍眼的描述:「圓如驪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維妙維肖。

真正的龍眼。(繪製/莊思敏)
真正的龍眼。(繪製/莊思敏)

華夏諸邦的古籍《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劉徹嘗到荔枝、龍眼的滋味後,便下令要南方上貢生鮮荔枝及龍眼,並遠從廣東交趾移來該兩種果樹共百株,種植在長安城外特別修建的扶荔宮庭園,可惜因水土不服,無一生長。之後,直到東漢安帝近200年間,宮中按例每年要求嶺南地方官,向漢皇朝進貢龍眼和荔枝。華夏諸邦各朝代王吃象徵皇帝的「龍」眼無可厚非,但對百姓恐有顧忌,因而有將它改叫成荔枝奴或牛眼,供平民稱呼與食用。

龍眼,英文名稱Longan,學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原產於中國南方及越南北部等亞熱帶地區,在南中國的產區以福建最盛,廣東次之。至於龍眼如何「投胎」到臺灣?根據張蕙芬在2012年的《臺灣水果的前世今生》一文指出,明末清初到1895年的2、300年間,移民臺灣的漢人陸續由故鄉華夏故土原有且難以割捨的水果,將其果樹包括龍眼、荔枝乃至柚、柿、桃、李等引進到臺灣,一圓對家鄉的珍貴記憶及解鄉愁。至今龍眼在臺灣的主要產地為臺南市及嘉義縣,臺中市、南投縣也生產一些。

「今生」的臺灣龍眼,記憶中的主要品種有福眼、粉殼及鈕仔眼三類。福眼果型最大、荷包形狀;粉殼是栽培最多的,甜度可達26度,是最甜美的;果肉淡白微脆,果粉多於其他品種,故名;鈕仔眼為小型果、圓形,最具龍眼香,但肉少吃起來費事。後來在臺南市南化區發現一果殼呈深褐色,乃稱「紅殼」品種,果大而甜,在南部有一定市場;另有因果殼黃褐中帶有淡綠色,而被稱「青殼」,市場不大;尚有一極晚熟品種,果實大、甜度可持久,到農曆10月仍可採收,所以被稱「十月」,可惜其大量栽植仍待繼續研發。

上述這些品種當中,對懶人我最愛吃的是福眼,因它肉多,吃一顆抵啃兩顆普通龍眼;但好友小慧嗜食福眼的理由是,它除了體大肉多,皮薄好剝加上甜度略低,可以吃個不停也不嫌膩。同時,龍眼富含維生素B群及C,再加鋅和鉀等營養素,營養相當豐富。

花果木皆可造之才

龍眼的採收標準,是在果殼由青轉黃褐色、由厚而粗糙變成薄而平滑、果皮毛脫落,彼時果肉柔軟富彈性,已經8分熟,購買回家後,即使以塑膠袋密封防失水分,又置內冰箱,也只能維持兩週。因為貯存期不長,就有「龍眼乾」現身市場。

龍眼乾的製法,乃以整殼烘烤,上品貨常以龍眼樹枝幹燒成的木炭,分次烘焙慢工出細活,其成品有整粒帶殼者,亦有以去殼去子核留紅棕色透明香甜乾果肉,兩者皆保存期長,可常年食用或當藥用,此時人們多以「桂圓」稱之,以與單純「(曬)乾龍眼」區分。桂圓可與銀耳熬成甜湯,或做成桂圓紅棗茶、桂圓養生茶,皆十分滋潤;尚有桂圓蛋糕、龍眼酥等,可作飯後甜點。桂圓的發明可是功德一件,它可以避免生果產量過剩而價格衰落或滯銷。

龍眼的花及其樹木的主幹枝,也為人們創造重大貢獻。蜜蜂採集龍眼花生產出來的龍眼蜂蜜,是臺灣人心目中最好的蜂蜜。1970~1971年我在嘉義新兵訓練中心當預官排長,曾收到排裡班長相贈他家自產龍眼蜂蜜,其色澤深金黃、味濃甜美,除此之外不太知道其中奧妙。所幸50年後聽小慧分享說:「龍眼花蜜甜度高,且龍眼花的香氣濃郁,琥珀色汁液顏質漂亮,吃下去口感溫順,特別是喉頭會回甘且口內生津。存放不結晶、穩定性高,使用方便。」並提到蜂農通常逐花而居,確定附近果樹開花情形後,和所屬園主洽談合作。

臺南東山的烘焙龍眼乾相當著名,甚至形成特別景觀,因此被臺南市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圖片提供/陪灶事物所)

龍眼花蜜和大部分高品質蜂蜜同樣,其升糖指數(GI值)低於蔗糖,食入後血糖提昇速度沒那麼快;因它甜度高達25%,比蔗糖更甜,只需使用6~7成的量;又因它含高量維生素B群及C,加上豐富的鋅、鉀及鈣,除可加入薑茶或檸檬做成的咳嗽糖漿,平常也可些許添加紅茶或咖啡提增風味。

龍眼樹是常綠大喬木,壽命可達400多年,高度可達30餘公尺,但通常多為10~15公尺,樹幹寬度80公分~1公尺。龍眼樹外皮雖是軟木樹皮,但中心的木材堅固耐用,樹根與樹枝桿經悶燒炭化後可以製成木炭,其味道芳佳,是碳烤使用者首選,因此被用來烘烤龍眼乾。其次其主幹及粗大枝幹,木材結構細致、堅硬、耐腐又少蟲蛀,為建築用強材又可製成結實耐用的家具、如桌、椅、茶几,乃至木舟及裝飾用奇木、木架等。

暖身補體好味道

《本草綱目》:「龍眼味甘,開胃健脾,補虛益智」。住在臺灣,五月天可以嘗到剛採收的龍眼花蜜,盛暑至初秋則啃食龍眼;若是意有未盡,也可買包龍眼乾在冬季裡泡上一壺桂圓紅棗茶、桂圓枸杞子茶等,暖身補體。

臺灣栽培龍眼的歷史約有300年,目前是栽培面積第四大的水果,衍生出來的地方品種相當多元,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目前蒐集與保存龍眼種原逾50種。
臺灣栽培龍眼的歷史約有300年,目前是栽培面積第四大的水果,衍生出來的地方品種相當多元,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目前蒐集與保存龍眼種原逾5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