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畔見釋迦:遠渡重洋的果子,身世波瀾不斷

大目種釋迦飽滿的果實,令人垂涎欲滴。(圖片提供/太陽很多)

文/楊淑芬 文字工作者 圖/楊淑芬、臺東農改場、太陽很多

臺東,蔚藍絕美之地。若至臺東直奔市場、水果行,先入眼的許是一籃籃翠綠、彷彿滴得出水的釋迦。釋迦是季節性水果,一年中品嘗到大目釋迦代表已近中秋,過年時分則是鳳梨釋迦盛產,強烈甜味在口中化開,直是人間最大美味。但近年來臺東不時登上媒體版面,卻也是因為產值與果實都不小的釋迦,歷經中國禁輸、又開放部分進口,引發蟲害檢疫、政治因素交雜的波瀾。

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約4百年前,由荷蘭東印度公司往來南洋的商船自東南亞傳入臺灣;也有一說是先傳入中國南方,廣東、福建移民再攜其種子來臺。18世紀初期成書的《諸羅縣志》已有提到釋迦:「釋迦果,似波羅蜜而小,種自荷蘭。味甘而膩、微酸,夏盡、秋初熟」。

釋迦英文名sugar apple,學名Annona squamosa L.,因幼果外形貌似荔枝,遂被稱為「番荔枝」。臺灣多慣稱為釋迦,也稱作番梨果或佛頭果,因其果實外形頗似佛陀頭形,但許多佛教徒認為此稱對佛陀有失虔敬,改稱為「梨仔」。臺灣的釋迦產地包括臺東、臺南、高雄、屏東等地。

傳統釋迦有細鱗種、粗鱗種、軟枝種。粗鱗種又稱大目種,肉質軟綿、甜度高,最受歡迎。雜交的釋迦有鳳梨釋迦、蘋果釋迦,其中鳳梨釋迦果肉Q、甜中帶酸,有鳳梨、百香果等熱帶水果的綜合味道,曾經是臺灣出口中國產值最高的作物,紅極一時。

釋迦約在16世紀傳至印度,17世紀初傳至東亞、東南亞地區,圖為17世紀耶穌會傳教士卜彌格所著《Flora Sinensis》描繪的釋迦;亞大果之名或源於葡萄牙人的傳播,至今巴西部分地區仍以「Ata」稱呼釋迦。

繞過半個地球 鳳梨釋迦百年改良

鳳梨釋迦, 是冷子番荔枝Annona cherimola)與番荔枝的雜交種。1908年在美國佛羅里達洲育成,1965年自以色列引進臺灣試種,早年推展並不順利,主因夏季果實後熟易裂果,經過農委會(現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臺東農改場)利用修剪技術調節產季、生產冬期果,避免裂果情形,始形成產業,並自1997年起快速發展。

改良過的鳳梨釋迦,產期為每年11月到隔年4月,需要高溫不超過攝氏28°C、低溫不得低於8°C的環境。臺灣西部平原冬季易受寒流、大陸冷氣團影響,冬季氣候相對穩定的臺東成為鳳梨釋迦絕佳生產地,得天獨厚,生產出碩大肥美的果子。

釋迦是更年性水果,必須等待軟熟後才可食用。大目種後熟速度快,夏季採收後約2~3天就會軟熟,且不耐低溫, 冰存於攝氏1 5 度下的溫度容易出現寒害,因此僅有少量外銷;鳳梨釋迦則相對耐貯運,在冬季採收後,後熟約需4~7天,果實可冷藏10~14天,若使用氣體調節貨櫃還能延長至21天,因此成為外銷主力。

臺東農改場栽培的鳳梨釋迦。(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鳳梨釋迦剖面樣貌。(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闖蕩中國藍海 外銷市場浪起潮落

2005年,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隨之宣布開放釋迦等15種水果零關稅,以及增加通商管道等措施,吸引臺灣農產品輸銷中國。巧的是甜度極高的鳳梨釋迦,剛好對上中國市場消費者對於甜食的偏好,加上盛產在冬季,正是中國水果淡季,很快打開知名度。

臺東鳳梨釋迦身價扶搖直上,生產技術改良使得產值大增,在臺東種釋迦幾成全民運動,一顆果子造就許多百萬富翁。短短十年間,臺灣成為全球最大的鳳梨釋迦出口國,出口總產值節節上升,超越芒果、蓮霧等,鳳梨釋迦也成了臺東在稻米之外的最重要農產。2021年,鳳梨釋迦輸中產值達到最高峰、超過14億元,而且超過95%以上都銷往中國,過度集中的外銷市場也埋下隱憂。

風光了十年後,2021年中國以多次驗出俗稱介殼蟲的太平洋臀紋粉介殼蟲(中國稱為「大洋臀紋粉蚧」)為由,下達輸入禁令。臺灣的釋迦、蓮霧成了繼鳳梨之後,第二波被中國禁止輸入的水果。

除了蟲害,政治因素是重要原因,一般咸認中國是要「懲罰」民進黨政府。禁令之後,農業部以「外銷」、「內銷」、「加工」三支箭策略,多方尋求日本、新加坡、越南外銷管道,亦適逢臺東農改場研發「鳳梨釋迦催熟與全果冷凍」技術成功,有利國內外貯藏運銷,因應生產過剩的問題。臺東縣政府則與臺東大學合作,改善鳳梨釋迦包裝場的流程與環境,努力清除殘存於果皮上的介殼蟲,經過近2年努力,今(2023)年6月20日中國部分解禁,僅限3家包裝場、25座果園以及14位農民的鳳梨釋迦可以進口。

臺東農改場栽培的大目種釋迦。(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大目種釋迦剖面樣貌。(圖片提供/臺東農改場)

傳統產區復興起 「釋迦王」徐進德

釋迦未在臺東尚未大紅大紫前,早已在臺南一帶種植上百年。目前臺南市興起、最重要的釋迦產地在歸仁,主要生產大目種,以內銷為主,尤其崙頂里一帶, 密集種植約62公頃, 產量占臺南市9成。近年臺南持續舉辦「歸仁釋迦節」助銷釋迦,並且選出釋迦王,歸仁崙頂里連任五屆里長徐進德, 是歸仁釋迦產銷班第2班班長,在釋迦節中秀出重達36兩的釋迦,看得眾人直流口水。

徐進德家中世代務農,從阿公時代就開始種釋迦,他表示自己栽培30多年, 從早年的小果土釋迦, 後改種軟枝釋迦,到現在大目種,都極有心得。走進徐進德廣達1.6公頃的釋迦園,環境乾淨整潔,每棵釋迦都有支架,有足夠生長空間,棵棵太陽輕曬、微風吹拂,細心呵護下無怪乎可以長出36兩重的釋迦。

徐進德形容養釋迦比「顧囡仔」還辛苦。

徐進德說明:「3月交花(授粉),6月套袋,7月底開始採收,比顧囡仔還要工夫。」釋迦花雖雌雄同蕊,但是花心向下,靠大自然授粉太不保險,蜜蜂鑽進去還會讓花粉掉落,授粉不完全。所以開花季要人工一一授粉,凌晨太陽尚未升起,以毛筆在每朵花心下點上花粉, 牽起緣分,希望長出好果子。徐進德說,太陽升起後花朵會乾燥,所以趕在氣溫較低的時間完成授粉。因開花時間有異,部分釋迦品種、品系甚至要在半夜授粉; 授粉還受雄蕊熟成時間影響,過去鳳梨釋迦授粉要在晚飯時間進行,後來臺東農改場研究以大目種花粉替代,才免除農民夜班之苦。

徐進德解釋,歸仁為砂土土質,和臺東山坡地種出的釋迦口感不同,歸仁種出來的皮薄、口味香甜。徐進德的耕種管理非常科學,耕作也十足機械化,有效控制授粉時間,讓每區的結果落在不同時期。可以從7月一直收成到隔年過年時期,避開農忙人力不足和價格競爭。徐家多年來有固定的通路,他的釋迦分裝廠就在農園旁,隨採隨分裝出貨,極有效率。

徐進德在歸仁的釋迦果園一隅。

吃釋迦的隨想

釋迦含豐富維生素C、維生素B、葉酸、膳食纖維與礦物質鉀、鈣、鎂等,可以有效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維持腸道暢通,解決便秘,還能促進新陳代謝; 其中維生素C含量是檸檬的2.9倍,對於抗氧化、美顏、增強免疫力有不錯的功效。

釋迦雖然營養滿分, 但它屬於中高升糖指數的水果,每100克約有76.96大卡熱量,換句話說1顆釋迦就有將近1碗白飯的熱量,品嘗有所顧忌,也無怪乎美食作家焦桐對釋迦又愛又恨,說他對釋迦「愛得放不開」。

釋迦算起來是嬌貴的水果。買回來的釋迦顏色比較綠,要讓它自然呼吸;顏色泛黃表示熟透了,吃起來會有綿綿的口感,如果等太多天還不成熟,可以噴些水,或用報紙包起來保溫,會比較快熟。

曾有一回我買得多,一股腦放到冰箱,結果一下子就變黑了,就是受了寒害的「啞巴果」。油然想起小時候看到的釋迦都是大樹,樹上掛了許多黑色小果子,同遊的友伴說一整樹都是「啞巴」, 沒得好吃, 才知道過往果樹都是野放型,自然成長,看天吃飯營養不均,個頭都很小。這樣的印象,印證書中記載,清朝《鳳山縣志》:「釋迦果樹高出牆,實大如柿,色綠如釋迦頭,味甘而膩,熟於夏秋之間,又名番梨」,果然以前果樹是高出牆外。

不論鳳梨釋迦(左)或大目種釋迦(右),皆是臺灣農業的改良成就。(圖片提供/太陽很多)

釋迦移入臺灣早,早年方志和物產卷多有記載,最有名的應是沈光文的〈釋迦果〉:「稱名頗似足誇人,不是中原大谷珍,端為上林栽未得,只應野島作安身。」流寓臺灣的文人沈光文,他是臺灣鄉愁文學的先河,這首詩也可以看出他以釋迦果慨嘆身世,臺灣鄉野盛產的釋迦,相映當年在中原大谷看過的珍果,皇室的上林也栽不得,就如在野島安身的他,既自矜又傷懷。

連橫的《臺灣通史》也記錄了臺灣的釋迦果: 「釋迦: 種出印度,荷人移入。以子種之二、三年則可結實。樹高丈餘, 實大如柿, 狀若佛頭,故名。皮碧,肉白,味甘而膩。夏秋盛出。」文中的氣味和滋味隱隱浮現。

當年沈光文、連橫看到的釋迦,應都是如柿子般大小, 雖也甜膩可口,但若是品嘗今日超甜、碩大的鳳梨釋迦及大目種釋迦,兩位先生應該更會驚嘆連連。這是臺灣無數聰明用功的研究人員與勤奮不懈、披星戴月的農民共同努力所得。品嘗大目釋迦,一瓣瓣剝開,甜味在唇舌之間環繞,輕吐出黑子,想起漂洋過海的種原身世,橫渡海峽的外銷波折,釋迦真是有故事的果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