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楊柳颱風災損破3.5億元、釋迦損失近2億元最慘 平價蔬菜專區明起全臺千餘據點啟售

楊柳颱風造成國內農業損失金額今日已突破3.5億元,因近期產地災損蔬菜尚在復耕期間,為穩定蔬菜供應,農業部農糧署輔導農民團體15日起於連鎖賣場通路全聯、大全聯、愛買推出優惠甘藍(高麗菜)專區;並於全臺全聯門市設置平價蔬菜優惠專區,供應胡蘿蔔、馬鈴薯、牛心番茄、南瓜、進口洋蔥、進口蘿蔔等蔬菜。

新聞
楊柳颱風直衝臺東 大目釋迦損失慘重、落果逾8成

中颱楊柳昨(13)日直衝臺灣東部而來,在臺東多處鄉鎮颳起14級陣風,讓正值採收期的大目釋迦夏期果損失慘重,落果超過8成,果農直呼災情「超級嚴重」;授粉一半的冬期果嫩芽也全數斷光,勢必影響收成。但位於隔壁的花蓮縣就幸運得多,大約再2周即可採收的文旦柚逃過一劫,「整欉好好」,為今年中秋節留下一些盼望。

新聞
鳳梨釋迦用益達胺等農藥殘留期可破百日 調整用藥時機 藥劑零殘留辦得到

農業部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為輔導農民安全用藥,確保果實藥殘零檢出,外銷無礙,針對鳳梨釋迦各種病蟲害防治會使用的藥劑,調查出不同藥劑消褪至未檢出所需時間,提供農友用藥參考。其中,防治薊馬的益達胺,防治粉介殼蟲的亞滅培等藥劑,施用後約100天仍可檢測到微量殘留,殘留期長,須特別注意。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新聞
損失率偏高等因素影響未來農險 釋迦收入保險之挑戰與精進

臺灣東部濱臨太平洋,屬亞熱帶及熱帶氣候條件,易因季節更迭形成季風、豪雨、颱風等氣候影響,加上山脈地勢引發焚風現象,而造成農業經營損失,農民收入不穩定之現象,要如何運用農業保險政策工具,填補農民因天災或疫病蟲害、產銷失衡等損失。本文將以臺東縣主要經濟作物釋迦收入保險為主題,探討釋迦收入保險面臨之挑戰與精進。

新聞
中國海關總署今通知新增鳳梨釋迦輸銷名單 防檢署籲兩岸恢復技術對話

中國海關總署今(8)日透過與我國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的「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提供中方第二批核可鳳梨釋迦包裝場及果園名單,總計新增包裝場34家及供果園1,263處。防檢署表示,今年產季參照原鳳梨釋迦輸中檢疫方法,自5日起受理業者申請輸出檢疫5批,已核發輸出植物檢疫證明書。

新聞
臺東鳳梨釋迦恢復輸銷中國 農業部:盼中方回歸國際規範對話 現出口依原檢疫標準

針對臺東縣政府今日宣布鳳梨釋迦恢復輸中,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表示,農業部不會放棄中國市場,但遺憾中國至今未與我方經由「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溝通檢疫條件,國家間農產品進出口檢疫「不可能由地方政府代行」,希望中國回歸國際規範,現行釋迦出口依原來的檢疫作為處理。

豐年雜誌
太平洋畔見釋迦:遠渡重洋的果子,身世波瀾不斷

臺東,蔚藍絕美之地。若至臺東直奔市場、水果行,先入眼的許是一籃籃翠綠、彷彿滴得出水的釋迦。釋迦是季節性水果,一年中品嘗到大目釋迦代表已近中秋,過年時分則是鳳梨釋迦盛產,強烈甜味在口中化開,直是人間最大美味。但近年來臺東不時登上媒體版面,卻也是因為產值與果實都不小的釋迦,歷經中國禁輸、又開放部分進口,引發蟲害檢疫、政治因素交雜的波瀾。

新聞
中國即日起恢復部分臺灣鳳梨釋迦銷中 農委會:呼籲中方在兩岸平臺溝通檢疫規範

中國國台辦今(20)日宣布,海關總署決定即日起恢復臺灣地區番荔枝(釋迦)輸中,輸中釋迦須來自獲得註冊登記的包裝廠和果園。農委會表示,目前「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臺尚未接獲中方通知重新開放輸入鳳梨釋迦,呼籲中方在兩岸平臺溝通諮商檢疫規範,讓所有包裝廠和果園有一致規範可循。

新聞
鳳梨釋迦產銷三箭達成率96% 收入保險理賠達1.44億元

農委會以內、外銷及加工三支箭調節國內鳳梨釋迦產銷,截至今年4月產期達成率96%,但產地價格仍與過去銷中水準有一段差距,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今年全果冷凍技術及冷鏈到位,調整加工獎勵措施,並與日本談判申請鮮果殺蟲處理後外銷,可望再提升三箭調節量能,產地價格將更符合農民期待。

農業技術
耐候性佳的番荔枝「台東3號-綠寶」

番荔枝屬(Annona)果樹在臺灣主要經濟栽培的種類有番荔枝(釋迦)及鳳梨釋迦兩種,總栽培面積為5,394公頃,產量約5萬5,426公噸。番荔枝引進臺灣栽培已超過350年歷史,目前栽培品種以「台東2號」(大目釋迦)為主,該品種具有產期早、大果、果肉率高及較耐儲運等特色,缺點為冬期果遭遇低溫易發生裂果,常造成極大損失;鳳梨釋迦則是1965年自以色列引進,正常產期的夏期果在採收後果實軟熟前容易裂果,不具商業價值,故改以生產冬期果為主,但近年來受氣候暖化影響,冬季氣溫上升,高溫使得果實採收前生理落果情形日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