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候性佳的番荔枝「台東3號-綠寶」

文.圖/盧柏松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員兼分場長

番荔枝屬(Annona)果樹在臺灣主要經濟栽培的種類有番荔枝(釋迦)及鳳梨釋迦兩種,總栽培面積為5,394公頃,產量約5萬5,426公噸。番荔枝引進臺灣栽培已超過350年歷史,目前栽培品種以「台東2號」(大目釋迦)為主,該品種具有產期早、大果、果肉率高及較耐儲運等特色,缺點為冬期果遭遇低溫易發生裂果,常造成極大損失;鳳梨釋迦則是1965年自以色列引進,正常產期的夏期果在採收後果實軟熟前容易裂果,不具商業價值,故改以生產冬期果為主,但近年來受氣候暖化影響,冬季氣溫上升,高溫使得果實採收前生理落果情形日益嚴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乃於2007年開始進行番荔枝與鳳梨釋迦的種間雜交育種工作,期望育成兼具番荔枝耐熱及鳳梨釋迦耐寒特性,且園藝性狀優良的品種。經十餘年的選育,在2018年育成第一個雜交品種「台東3號-綠寶」,並取得品種權。

「台東3號-綠寶」品種特性

「台東3號-綠寶」對低溫的耐受性比番荔枝強,所以冬果的裂果率較低;對高溫的耐受性比鳳梨釋迦強,故冬果高溫落果及採後裂果的比率相對較低,相對而言,整體耐候性較佳。其花為兩性花,惟具雌雄異熟的特性,故經濟栽培需人工授粉,以穩定產量。秋果的果實發育日數為106~120天,冬果為112~130天。平均單果重527~800公克,果型為三角圓錐形,成熟時果皮為黃綠色、果皮鱗目特大呈菱形。果實採收後在室溫下約4~6天可軟熟,軟熟時由果肩位置開始向上軟熟,果尖最後軟熟。果肉白色、柔軟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為23.4∘Brix。

「台東3號-綠寶」果實剖面圖。

「台東3號-綠寶」栽培注意事項

一、繁殖方式:本品種是雜交品種,所以繁殖方式以嫁接繁殖為主,砧木建議採用鳳梨釋迦實生苗,或以鳳梨釋迦與番荔枝雜交後,其果實的種子播種所產生的實生苗,如果以番荔枝為根砧會有砧負現象,導致生長不良。

二、種植方式及時期:嫁接苗最好於12月至翌年4月間,待落葉後及新芽萌發前定植於園間,植後注意灌水,定植後儘量避免再移植。新品種生長勢強,半開張樹型,樹冠較鳳梨釋迦小,行株距以4公尺×5公尺為宜;1~3年生幼年樹的枝條較脆弱,遇強風易折損,在多強風地區栽培時建議立支柱。

三、土壤選擇:此品種適宜於石礫地、砂土、壤土及構造良好的粘質壤土種植。採用有機質含量豐富的土壤,較有利於植株及果實的生長與發育。新品種根系較淺(30~80公分),須選擇排水良好的土壤,以減少根腐病發生,土壤pH值以5.5~6.5為佳。

四、利用產期調節技術,一年可兩收,惟夏期果採後裂果率仍高,且會有果肉軟熟不均現象,因此產期最好調節於秋季10月至翌年4月間。人工授粉採用「台東2號」(大目釋迦)為花粉親的表現較佳。

(一)秋果培養:生產秋果的修剪作業應調整到5~6月左右,以保持較佳的開花、著果率及果實品質,產期可控制在10~11月間。秋果採後的裂果率約14.8%;果實發育後期若溫度越高,則採後裂果率及果肉軟熟不均現象亦會隨之增加。

(二)冬果生產:於7~9月間配合夏季修剪及人工授粉作業,可生產12月至翌年4月的冬果。

五、肥培管理:比照鳳梨釋迦的施用方式及用量。秋果果實通常較小,適當控制留果數及適度補充水、養分,可增大果實及提升品質。

六、病蟲害管理:本品種的病蟲害與鳳梨釋迦較相似,防治方法可參照「植物保護資訊系統」上推薦的藥劑進行防治。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21年5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