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有影?「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沾染神話色彩、從奢侈品到平民化的迷人滋味

(攝影/Shelley Pauls on Unsplash)

(攝影/Shelley Pauls on Unsplash)

文.圖/莊健隆

猶記得1950年代中期、小時候的我,一有喉嚨搔癢或微微咳嗽,就急忙跟母親說:「我感冒了,要吃蘋果補充營養!」那個時候的蘋果,母親常用日語稱為リンゴ(音ringo),對我們來說可是奢侈的補品、只有生病的人才有資格享用。

大不列顛島西南、大英帝國屬地威爾斯(Wales)的彭布羅克郡(Pembrokeshire)約於1866年前後傳出一種說法:”Eat an apple on going to bed, and you´ll keep the doctor from earning hisbread.”也就是說,睡前吃一顆蘋果,你就會讓醫師賺不到麵包(錢)、乃至於「失業」!

差不多同一時期,日本進入明治維新時代,從歐美引入蘋果樹栽培,來自威爾斯的諺語也在19世紀末流傳,演變出”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日本人深信西方人此說,甚至將其譯成日文「一日一個のリンゴは医者を遠ざける」――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

營養保健不苦口 融入身體的傳說「禁果」?

蘋果的「神奇」其來有自。按照希伯來聖經記載,神創造了第一個世人亞當(Adam),並為他造了配偶夏娃(Eve),兩人住在伊甸園;神告訴他們園裡「知善惡樹」的果子千萬不可以碰,那「禁果」(forbidden fruit)到底是什麼水果一直令人好奇,但自中世紀以來把蘋果視為禁果的說法就十分盛行,尤其文藝復興以降的宗教畫常以蘋果形象代表禁果來創作。

基督教宗教畫中經常將禁果描繪成類似蘋果的形象。圖為Lucas Cranach the Elder作品《亞當與夏娃》局部,為捷克布拉格國立美術館典藏。(圖片來源/Google Arts&Culture數位典藏publicdomain)
基督教宗教畫中經常將禁果描繪成類似蘋果的形象。圖為Lucas Cranach the Elder作品《亞當與夏娃》局部,為捷克布拉格國立美術館典藏。(圖片來源/Google Arts&Culture數位典藏publicdomain)

據現代考證,聖經的禁果應該不是蘋果,但是卻無法改變人們藉蘋果代表禁果的歷史。夏娃受蛇誘騙、違令偷吃,把果子分享給丈夫,傳說亞當因為緊張吃了一口卡在喉嚨,但他沒有去看耳鼻喉科把蘋果取出,反而與之和平相處,後來它在英語中被稱為Adam´s apple,至今猶存於成熟男性的咽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喉結」。

喉結當然不是蘋果,但蘋果真的像是仙丹、能治百病,能使人不需要醫師嗎?它非但不「良藥苦口」,還透過果實組織內的果膠和纖維素緊密黏結成清脆堅實的果肉,配合蜜甜的口感,吃起來味美、也不致胃脹。

在五大類營養素當中,蘋果擁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可轉換成維生素A)、礦物質鉀、鎂等;鉀可以平衡鈉,鎂能夠防止女性更年期後的骨質疏鬆症。依據近期的研究報告,蘋果尚可以降血脂、穩血壓、控血糖、防失智、癒發炎及增強免疫力等功效。

抑制過敏、降低焦慮 美味又好處多多的現代人救星

蘋果所含的果膠(pectin)和多酚(polyphenols)可以減少很多人的煩惱。人體有一個自我保護的方式,那就是感受到外來威脅時,免疫系統會自動做出反應;然而一旦過度敏感,往往演變成不必要的過敏症狀,比如稍受外界物質接觸,就過度產生組織胺,進而發癢咳嗽流鼻涕。蘋果所含的多酚,能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對人體的作用,同時其果膠能降低組織胺濃度,達到抗過敏的效果。

蘋果的果膠為膳食纖維,可降低體內膽固醇、三酸甘油脂,而其多酚可以增加體內好的膽固醇,也能阻礙引發高血壓的「血管收縮素」(angiotensin)作用,加上豐富的鉀能促進排出體內多餘的鈉,有助防止高血壓;蘋果多酚中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有抗氧化及預防動脈硬化的效果;蘋果多酚中的類黃酮(flavonoids)可以防止中風。結合以上種種機制,蘋果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

蘋果多酚與膳食纖維還有助抑制血糖上升,類黃酮也能保護胰臟內調節血糖的細胞;類黃酮物質中的檞皮素(quercetin)和膳食纖維配合作用下,可以療癒慢性發炎、清除有害菌相、促進益生菌成長、改善腸道健康。尚有研究指出,吃蘋果有助心理健康,它可以降低焦慮及情緒變化。這不正是現代人非常需要的嗎?

還有研究者認為,蘋果中的類黃酮能抑制失智症風險;日本抗老專業醫師白澤卓二博士表示,每週喝三次以上的純蘋果汁,或將當令蔬菜打成果汁,能減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然而這些天然抗氧化物質確切的作用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了解。

蘋果營養成分列表 以富士蘋果為例 (資料來源/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製表/余孟馨)

起源中亞、傳播世界的古老果樹 長期馴化才有甜美果實

蘋果屬(Malus)的樹木早在上萬年前即生長在中亞地區(西至裏海、東到新疆、南抵阿富汗、北及俄羅斯);至今在南哈薩克尚有野生種的新疆野蘋果(Malus sieversii)。今日食用的蘋果學名是Malus domestica,中文把domesticated譯成「馴化的」,換言之我們今天所吃的蘋果,是將原始果實不太適合直接食用、或僅作「香料」用的植物,經選種、馴化改良成果實鮮美的果樹。

據研究報告,蘋果所含香味成分高達300種以上,主要成分是乙酸異戊酯(isoamyl acetate)。有一說,西漢時期漢武帝的上林苑曾栽培著「蘋果樹」,或同為蘋果屬的果樹,但當時它的果實不叫蘋果,較少直接食用,而常用於作薰香衣裳或香囊。

魏晉時代賈思勰成書於544年的《齊民要術》,記載著「柰」和「林檎」,兩者被認為是和蘋果相似的果樹,其中詳述「柰脯」作法,也就是柰的果乾,還有「柰麨」、「林檎麨」,是以柰和林檎調味的乾糧,但這些果實卻不作鮮食。日文漢字中也有林檎一詞(讀音即リンゴringo),正是今天供食用的蘋果。

將蘋果切開方便入口,連同果皮一起品嘗能吃到果臘與果膠,營養價值更豐富,惟須事先清洗並注意農藥是否殘留。
將蘋果切開方便入口,連同果皮一起品嘗能吃到果臘與果膠,營養價值更豐富,惟須事先清洗並注意農藥是否殘留。

曾是高級伴手禮 隨臺灣山地開發栽培扎根

在中亞馴化的蘋果隨絲路傳到希臘,其後深入歐洲,及至地理大發現時代它又傳入美洲,19世紀由歐美引進日本。然而在臺灣日治時期,蘋果並沒有隨殖民統治被引進到臺灣,大概是日本人認為臺灣的熱帶水果,包括鳳梨、香蕉、柑橘、芒果、釋茄、蓮霧、龍眼、蘋婆等已經足夠了。

1954年,美援資助的中美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簡稱農復會)委託臺中農學院(今中興大學)園藝系師生,完成東西橫貫公路主支線園藝資源之調查,並建議山區發展溫帶農業。1957年,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響應政府號召,遴選志願從事山地農墾者百餘人,設立「梨山榮民農場」(今福壽山農場),並於1958年由農復會協助引進蘋果、桃、梨等果苗試種定植,結果3年後結了桃子、4年後生了梨子、5年後也結了蘋果,經專家品嚐鑑定,口味及品質俱佳。後因產量逐漸增加、售價高,使試種蘋果的榮民信心大增;農復會又繼續支助經費,無條件供給梨山地區的原住民,並給予技術指導,使各山地農場能自行繁殖果苗。

然而,當時臺灣自產蘋果因運銷制度尚未完善,品質仍不及國外的產品,有些許日、韓的優質蘋果透過特殊管道進入臺灣、高價出售;在駐臺美軍營區販賣部(PX)或基地購物街(strip mall)的美國產五爪蘋果,也間接流入本地市場,每斤價格可達新臺幣70~80元(編按:據行政院主計處購買力換算資料,1965年70~80元約當於目前的530~600元)。那是蘋果會充作探病伴手禮的時代,《蘋果的滋味》的時代。

蘋果在世界各地開花時間穩定,北半球每年4~5月蘋果樹開花,之後結出小果。
蘋果在世界各地開花時間穩定,北半球每年4~5月蘋果樹開花,之後結出小果。

吃水果適時適地 一週一蘋果也能很健康

直到1979年,隨著經貿開放與經濟起飛,美國華盛頓州蘋果亦正式進軍臺灣,開始改變蘋果售價昂貴的形象,漸漸變成家家買得了、人人吃得起。目前美國蘋果生產淡季時,會由南半球的紐西蘭取代,而日本青森縣生產的多種優質蘋果也是臺灣老饕們的最愛。

2012~2019年,臺灣一年平均吃掉超過30萬公噸的進口水果,其中一半即是蘋果;數字相當於每人每年吃掉近7公斤、約30~40顆蘋果,即使加上國產蘋果,也不到每週吃一顆,不及「醫師遠離我」的標準。不過,吃水果也該適時適地,「一天一蘋果」的說法起源地英國威爾斯,過去以蘋果、酒出名,在19世紀中曾記錄約兩百個蘋果品種,身在臺灣的我們不妨感恩自己每週吃一個國產或進口優質蘋果,其他6天就吃香蕉、鳳梨、柑橘、芒果、芭樂、釋迦或木瓜,或許同樣可以「遠離醫師」。

但我家的「一家之煮」則說:「耶和華對夏娃的懲罰是『女性生產必會經歷產痛』,我好歹也生了兩個女兒,也吃了苦頭……夏娃和亞當因此被逐出伊甸園,那不就可以沒有顧忌地吃蘋果了吧。」於是多年來,我們家的「夏娃」每天早餐時,必定加上一個蘋果!

目前臺灣本地產(梨山地區果園)的蜜蘋果,品質已不比國外產品遜色,售價甚至可比進口蘋果貴。
目前臺灣本地產(梨山地區果園)的蜜蘋果,品質已不比國外產品遜色,售價甚至可比進口蘋果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