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食物日:馬鈴薯 透過吃,讓學生認識在地循環農業的故事

馬鈴薯植株的形態。

文/楊雅惠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
  廖晉德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食農指導員
插畫/陳宛昀

有「大地的蘋果」之稱的馬鈴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稻米、玉米、小麥。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秘魯與波利維亞境內的安地斯山脈,臺灣自日治時期引進栽培至今,歷經80餘年來的演進,栽培產區由最初期的北臺灣逐漸南移至中南部地區。

雲林縣斗南鎮,平埔族建立部落時稱此地為「他里霧」,意指這裡有著一片豐沛翠綠的草原,因東側的大尖山系帶來豐沛水源,滋養這片萬物共生的馬鈴薯田。文獻記載,斗南最早於1970年代開始種植馬鈴薯,當時面積不多;1990年代中部地區馬鈴薯受疫病影響,導致產量無法提升,加上農地面積不易擴大,難以機械化,主要馬鈴薯種植區域便移往雲林、嘉義發展。斗南大約在1982年開始規模化種植馬鈴薯,以小地主大佃農整合破碎農地,吸引年輕人口回流農村,讓農業勞動結構年輕化,並活化休耕農地,奠定斗南成為臺灣馬鈴薯最大產區的根基。

馬鈴薯別名「洋芋」,在世界各國都是家庭的平民美食。以往臺灣的日常飲食中較少出現馬鈴薯,因此斗南種植的馬鈴薯主要是供應給食品廠進行加工,例如供應華元食品製作洋芋片。近年來國人飲食多元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薯條、薯餅、可樂餅、洋芋片等都是馬鈴薯製品。

馬鈴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礦物質,煮熟冷卻後會產生「抗性澱粉」,不易被人體吸收,能促進腸胃道蠕動,增加飽足感及維持血糖穩定。斗南食物日將馬鈴薯融入校園營養午餐,邀請生態廚師設計專屬的斗南餐盤,豐富學童的餐桌與風土文化。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