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年輕人的視角感受茶 阿里山亮點茶莊兄弟檔,銪茗堂茶園與飲山郁茶館

圖為生力茶業一門雙傑,黃昶銪(左)、黃昶升(右)兄弟檔。

生力茶業一門雙傑,黃昶銪(左)、黃昶升(右)兄弟檔不只都獲選亮點茶莊、製茶技術皆獲得全國獎項,也都擁有感官品評人員中高級證照。

文/黃鈺婷(小鴨) 攝影/王士豪

近年來,茶席文化逐漸形成風潮,不論是嘉義縣政府舉辦的博茶會,還是阿里山四季茶旅,都頗受遊客喜愛,這根基於大阿里山地區歷史悠久的茶產業文化。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自2014年開始評選「亮點茶莊」,仿效歐洲葡萄酒莊,鼓勵業者從生產、製造、銷售,進一步發展兼具觀光、文創、體驗的六級茶產業,至今選出36家,嘉義縣番路鄉就占了2家,由隙頂在地茶農世家生力茶業的第二代黃昶銪、黃昶升兄弟檔包辦。自小打下的基本功,加上不同發展方向,兄弟登山,卻各自努力出不一樣的風景。

走進銪茗堂茶園,嶄新紅榜冠亞軍一張接著一張,不論是個人還是團體獎項、製茶還是遊程規畫,都在在顯見黃昶銪頂尖的製茶技術與豐厚團隊人脈。「來!喝杯茶。你聽過茶之呼吸嗎?」黃昶銪一開口便有著吸引人繼續聽下去的魅力,這正是大部分茶行必備的互動技巧,然而他的目標只是單純想分享茶的知識。

銪茗堂茶園位於番路鄉阿里山公路旁。
銪茗堂茶園位於番路鄉阿里山公路旁,面對隙頂群山視野極佳,氣候條件相當適合種茶。
黃昶銪也在茶園旁栽種萊姆、紅肉李等多元作物。
黃昶銪也在茶園旁栽種萊姆、紅肉李等多元作物,用來搭配紅茶風味一絕。

農二代傳承敬業 看著父母背影往前走

推廣茶文化得用年輕人的語言,於是他將評茶的流程改編為動畫《鬼滅之刃》裡流行的呼吸心法,茶之呼吸第一式-開湯,第二式-收渣,用湯匙輕輕攪拌四分之一圈至半圈,有趣的諧擬讓大學生們成功記住茶道最基本的概念。不止於此,針對喝茶以強身健體的背後理論與臺灣婚嫁的茶禮習俗,他更是信手捻來。

茶學知識淵博的他笑稱,他是黃家三兄弟裡面最早回來做茶的,高職畢業就對升學沒興趣,結果老師一直鼓勵他,過了10年還拿了嘉義大學農藝系的招生簡章要他報名。多虧這個機會,他說自己後來終於找到有興趣又結合實務的方向,越學越深感知識需要不斷補充更新,所以現在又回去念碩士專班,繼續深研茶作學。

大部分農二代的童年都是在幫忙務農,他們家也不例外,至今黃昶銪都還記得一家五口塞在一臺機車上山種茶的回憶。父母黃榮增、羅秀梅剛開始種茶時,也並非科班出身,一切從零開始,不斷摸索並去茶改場上課受訓,一步一步慢慢精進,到後來生力茶業成為隙頂一帶製茶的老字號店家,羅秀梅更曾榮獲1999年的神農獎。正是如此巨大的背影,讓農二代不只是傳承,還必須背負突破現況的壓力往前走。

黃昶銪說,如果談傳承,他從母親身上學會的是敬業,父親則傳達了「艱苦做才會輕鬆賣」的扎實基本功原則。同時,從長輩默默行善、貢獻社會的身教中,他也體會良多,樂於付出因而成為他在茶業外的生活基調。

在銪茗堂體驗評茶,可體會茶之呼吸-開湯。
茶之呼吸-收渣。
茶之呼吸-聞香。
評茶四項目-外觀、水色、香氣跟滋味。
在銪茗堂體驗評茶,可體會茶之呼吸-開湯、收渣、聞香,學習評茶的四個項目-外觀、水色、香氣跟滋味。

樂於付出重視合作 收穫最多的是自己

跟其他特色茶莊相比,銪茗堂將自身定位在茶農/茶園,比較著重在「茶體驗」及專業茶賽的「評鑑泡」,加上太太是茶藝師可設置茶席,將製茶技術與茶藝面向的體驗結合在起來,便是銪茗堂的特長。所有遊程皆可客製化但須預約,所以黃昶銪認為,第一件事就是要與對方聊天,才有辦法知道每位客人的需求。1小時的遊程有評茶體驗,2小時可增加茶席體驗,3~4小時的話,若當天適逢製茶期間,也可以嘗試採茶、揉茶。再進階如整天6小時的製茶體驗,包含吃午餐,從採茶、浪茶、揉茶、評茶乃至茶席,全都可以體驗到。

銪茗堂最有名的除了茶葉之外,便是茶堂主人的茶知識量,來此一趟,基礎茶湯三要素、評茶的四個項目及四個準備,茶之呼吸評茶流程,皆是基本必備常識。即使是心情、角色上想輕鬆一遊茶鄉的旅人,也可能學習到的是陸羽茶經的內容、食品科學小知識,或各種茶食譜分享。造訪銪茗堂的朋友,可以好好期待一下你會聽到什麼內容喔!

在比賽及體驗中才看得到的手工揉茶,將炒菁後的茶索用布緊包成團狀,重覆動作直到茶菁揉捻成球型。
在比賽及體驗中才看得到的手工揉茶,將炒菁後的茶索用布緊包成團狀,重覆動作直到茶菁揉捻成球型,揉布球很吃體力與技術,被黃昶銪戲稱是世界上最累的球類活動。
黃昶銪曾榮獲2019年全國製茶技術冠軍,出品的茶葉產品包含焙香蜜茶、清香冬茶、春烏龍茶等,有口皆碑。
黃昶銪曾榮獲2019年全國製茶技術冠軍,出品的茶葉產品包含焙香蜜茶、清香冬茶、春烏龍茶等,有口皆碑。

玻璃屋留住旅人腳步 走過創業辛勞創造差異化

同樣傳承茶業基礎功夫的飲山郁茶館,則選擇走另一條路,巨大的純白建築,讓經過的旅人常忍不住猜想,這棟有點像咖啡館的地方究竟是什麼,往往因此有人折返只求一解謎底。發現原來是玫瑰花溫室結合茶館空間後,大多會逛逛夢幻的玫瑰花園拍個照,再坐下來喝杯茶,這裡提供自助泡茶組合,讓簡單桌牌指引旅客如何泡茶,特別受到時下年輕人歡迎。

茶館主人黃昶升及太太王雅婷表示,這種模式容易拉近一般消費者與茶的距離,不會覺得來阿里山好像就是茶廠、茶園,更有其他選擇。而玫瑰花其實頗具觀光效益,從花園的拍照留念,到了解手中這杯玫瑰花茶的「窨製(窨讀ㄧㄣˋ,義同「薰」)」過程,都讓旅人留下深刻印象。

郁山飲茶館空間。
郁山飲玫瑰花園。
飲山郁結合玫瑰花園與茶館,既是從產地到餐桌最小距離,又具觀光魅力,夫妻倆努力維繫園區生態,選種輪流開花的玫瑰,讓客人一年四季都有花可賞。

2016年新形態的飲山郁茶館開幕,2017年便獲選全國亮點茶莊,黃昶升夫妻認為,是清楚自己行銷上的弱點,沒辦法跟第一代或其他擅長對話的同業相比,因此深知一開始就得做出差異化。在產品方面,當時市面上流行的茶都是醱酵程度較輕的風味,認為那就是高山茶風味。然而在他的製茶師專業領域裡,醱酵的茶第一點口味好喝,第二點降低腸胃刺激性,第三點又可以轉換出不同風味,只不過那樣花香、果香風味的特質,在市場上普遍被塑造成屬於低海拔茶葉的味道。堅持口味先決的黃昶升,於是從醱酵茶路線切入產品線開發,然而不走市場主流,自然不受顧客青睞,得依靠時間慢慢引導客人愛上他的茶。

妻子王雅婷補充,當時賣茶壓力很大,又要顧小孩,假日還要跑展場銷售,後來是因為買了這塊地以後,兩人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及夢想,知道必須創造附加價值,讓客人主動找上門,所以才用玫瑰花結合茶空間,讓消費者一眼就能明顯看出飲山郁獨一無二的經營模式,她笑稱「沒錢只能靠創意取勝」。再來就是以自助泡茶吸引年輕人,因為年輕人對於到茶莊消費往往有壓力,只是旅程中想在茶園旁喝杯茶而已。細心滿足顧客需求的新茶館,果然開始反轉低潮,同時市場風味也迎來醱酵茶的流行。

郁山飲以售價150元的自助泡茶組合吸引遊客,並搭配簡易文字說明與擺飾,解釋泡茶與窨製流程。
為降低品茶買茶的消費壓力,飲山郁以售價150元的自助泡茶組合吸引遊客,並搭配簡易文字說明與擺飾,解釋泡茶與窨製流程。

評茶導覽輕鬆玩 玫瑰花茶就該看不到花瓣

現在旅人來到飲山郁,可以透過評茶體驗,以比賽茶的品茗模式,一次了解阿里山到底產了哪些茶,從不醱酵到全醱酵,從同品種到不同茶樹品種的香氣,從焙火程度的深淺,清楚比較出茶的類型與自己的喜好。10杯茶的品評裡有玫瑰烏龍,也有不醱酵的綠茶、半醱酵的烏龍,和比較重醱酵的東方美人茶、全醱酵的紅茶,以及放置10年以上後醱酵的老茶,1.5小時的品茗還加上茶園導覽解說。

最大的特色茶是玫瑰烏龍,透過窨製技法將茶與玫瑰花味道結合,新鮮花瓣花量不用多,只要香氣夠重、夠新鮮,便可做窨花茶。茶葉的特性是乾燥度低,水分只有4~6%,因此會吸味道及水氣,利用這個特性,將剛採收的新鮮玫瑰花連同做好的茶,放在一個密閉空間,讓花香滲進茶葉裡;大約薰一天之後,將花瓣挑出,再烘乾一次茶葉,乾燥後乍聞沒有玫瑰花香,但當熱水注入茶葉,玫瑰香氣立刻飄出來。窨製薰花在旅人看來,簡直是一種變魔術的概念。

飲山郁評茶導覽。
來飲山郁體驗評茶,標準浸泡6分鐘,開湯後6分鐘才聞香,接著由輕焙火到重焙火依序品嘗,找出自己最愛的口味。
圖為飲山郁的盛郁系列禮盒(左)及花茶系列禮盒(中)。
飲山郁的盛郁系列禮盒(左)強調融合第一代的職人精神、第二代的創新並期望第三代與農共好,花茶系列禮盒(中)則是將阿里山茶結合有機玫瑰。

茶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堅守專業、保持彈性

提到阿里山茶產業的未來挑戰,兩兄弟不約而同地提到氣候變遷,前年乾旱、今年又乾旱,極端氣候卻常態發生的情況,對春茶甚至茶樹存亡的危機相當巨大。更別提長年來的農業缺工議題,通膨壓力下茶業的成本推高,利潤連年降低,銷售不易,也阻礙了新農民的進場。黃昶升認為,目前茶產業來到低谷,光看阿里山的茶園面積沒有增加就可以知道,很多茶園不是轉作蔬菜就是改種咖啡。

面臨未來變化,有深厚製茶基礎的兩人也表示,茶農們勢必得提升各方面的專業度,黃昶銪認為製茶、品評技術的精進是根本,在此之外也得學習更新資訊,增進與客人溝通表達的技巧,並橫向合作協力銷售,「一群青農一起打團體戰」。黃昶升說,除了穩定技術基礎,缺工問題只能盡量利用科技省工,植保機、機械採收,都是茶園不遠的未來,茶農應事先投入準備,不論是科技協助、多樣化種植,還是電商通路,對一切保持彈性的心態。

各擁不同風景的兄弟檔,面對迎面而來的風雨,山裡的孩子也只能紮穩馬步、放低姿態,學著調適應對山上山下的各種變化。

圖為茶園風光。(圖片提供/黃昶銪)
兄弟倆認為無論是極端氣候造成的乾旱或缺工問題都迫在眉睫,手搖茶飲與咖啡排擠效應也是隱憂,茶業推廣未來有待努力。(圖片提供/黃昶銪)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