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生力茶業一門雙傑,黃昶銪(左)、黃昶升(右)兄弟檔。
封面故事
用年輕人的視角感受茶 阿里山亮點茶莊兄弟檔,銪茗堂茶園與飲山郁茶館

近年來,茶席文化逐漸形成風潮,不論是嘉義縣政府舉辦的博茶會,還是阿里山四季茶旅,都頗受遊客喜愛,這根基於大阿里山地區歷史悠久的茶產業文化。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自2014年開始評選「亮點茶莊」,仿效歐洲葡萄酒莊,鼓勵業者從生產、製造、銷售,進一步發展兼具觀光、文創、體驗的六級茶產業,至今選出36家,嘉義縣番路鄉就占了2家,由隙頂在地茶農世家生力茶業的第二代黃昶銪、黃昶升兄弟檔包辦。自小打下的基本功,加上不同發展方向,兄弟登山,卻各自努力出不一樣的風景。

臺灣原生山茶層次豐富,每一年都能喝到不同的風土魅力。
封面故事
寶島原生茶提煉自然韻味 啜一口芬芳,發現臺灣山茶的詩情禪意

春晨冬霧、清風颯爽,一棵棵挺拔的山茶樹,將綠野翠林裡的四時氣韻,濃縮在一心二葉的嫩芽中。臺灣原生山茶屬共有12種山茶屬植物,其中只有1種能製茶飲用,即「臺灣原生山茶」(又稱「臺灣山茶」,學名為 Camellia formosensis),目前發現於南投縣、嘉義縣、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其中以高雄六龜山茶廣為人知,而臺東山茶則以茶改場臺東分場所培育「臺茶24號山蘊」著稱。風味百變的臺灣原生山茶,既是「臺茶18號」紅玉紅茶的育種親本,也在愈發講究滋味一致的飲茶市場裡,闖蕩出一條跳脫常規的獨特茶道。

紅烏龍晶瑩剔透的茶湯。
封面故事
紅烏龍,鹿野茶區的再起之光 新興特色茶翻轉老茶區

近年提到臺東鹿野高台,人們想到的無非是繽紛的熱氣球嘉年華。「那片大草原早年其實都是茶園。」博雅齋的老闆暨焙茶師吳秋伶回憶,1990年前後,高台上許多人家都在做茶,「整座山都是茶的香氣。」而製茶師出身的君玉茶園老闆蔡岳君也表示,年輕的時候,整個鹿野還有占地近千甲的茶園,「最少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100甲。」

泉發研茶由第三代老闆夫妻謝清泉(左一)、蔡桂葉(左二),第四代大女兒謝雅惠(右二)、大媳婦彭怡珍(右一)等人合力經營。
封面故事
泉發研茶 薪傳百年製茶技藝 品一碗不妥協的茶,直擊做茶馬拉松

南投名間鄉松柏嶺茶區海拔200~400公尺、位於八卦山脈最南端,茶葉種植面積和產量居全臺之冠,長期供應國內商用茶市場近8成原料,但量大不一定等於低價次等,當有的茶農選擇產製價格較低的飲料茶,如今已傳承第五代的泉發製茶廠,百年來始終秉持對品質絕不妥協的職人精神和振興茶鄉茶業的使命感,如何成就一杯茶湯、茶香、韻味俱足的好茶,一起前進今年春仔茶的製茶最前線,讓老師傅為你說茶吧!

茶芽的萌發與水分高度相關。
封面故事
有水斯有茶!配合氣候節奏舞動的臺灣茶產業

臺灣茶產業發展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息息相關,從茶樹品種、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茶樹病蟲害防治到製茶技術改良、茶葉多元化產品等,120年來與臺灣風土同舟。其中研究氣候變遷與農業生長模式多年的研究員蔡憲宗表示,善用茶改場選育的抗旱品種,結合科技智慧掌控氣候變化,同時針對茶菁特性調整製茶技術,將有助強化茶產業韌性。

茶博士陳國任。
封面故事
客座總編輯|茶博士 陳國任 臺灣茶風土獨到 春茶抗旱有撇步

在臺灣所謂春茶,指的是從農曆節氣上「立春」到「穀雨」這段時間內所生產的茶。春茶所需具備的條件,是在冬季有很長時間的休眠,再來是溫度及日照都很適宜茶樹的生長,因此無論滋味或是香氣都有獨特之處。臺灣春茶產量約占全年30%,是茶農最喜歡的季節,加上耕作與製作上的到位,都讓人在品嘗春茶時感受到春天的美妙氣息,無論香氣或滋味都是人生一大享受,因此出現「以春茶為貴」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