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水斯有茶!配合氣候節奏舞動的臺灣茶產業

茶芽的萌發與水分高度相關。

茶芽的萌發與水分高度相關。

文/葉小慧 攝影/吳尚鴻

臺灣茶產業發展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簡稱茶改場)息息相關,從茶樹品種、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茶樹病蟲害防治到製茶技術改良、茶葉多元化產品等,120年來與臺灣風土同舟。其中研究氣候變遷與農業生長模式多年的研究員蔡憲宗表示,善用茶改場選育的抗旱品種,結合科技智慧掌控氣候變化,同時針對茶菁特性調整製茶技術,將有助強化茶產業韌性。

「茶樹是每個星期只要1天10公釐以上雨量,就會長得超級漂亮。」加入茶改場長達26年、今(2023)年2月甫由茶改場茶作技術課轉任製茶技術課課長的蔡憲宗,對茶樹的生長與氣候關係瞭如指掌,「問題是(雨量)要均勻啊!不能一整個月完全不下雨。」茶園是露天栽培,茶樹對溫度、溼度等條件高度敏感,氣候變遷的影響跟著直接且巨大。

「假設一年產量為100%,春茶通常占到40%左右。」臺灣茶採收從四季、三季到春冬兩季,愈高海拔採收的次數愈少,春茶因經過一整個冬天的休養生息,累積了充足的養分,等到春天雨臨,茶芽萬箭齊發,造就豐收的產量。以臺灣高山烏龍茶為例,春茶和冬茶同樣價格,產量差距卻高達5成。

從茶樹本身生長條件來看,茶樹分布在北緯40度至南緯30度之間,生長最適宜的平均溫度在18~25°C、年降雨量1,800~3,000毫米、相對溼度在75~80%之間的溼潤氣候,春天無論是溫度、雨量、溼度等條件,都最適合茶葉的生長,此時芽葉肥壯、色澤翠綠、葉質柔軟,所製茶葉則滋味鮮爽、香氣濃郁,因而市場也都以春茶為貴。

如今,臺灣春茶正面臨最嚴重的考驗。

農委會茶改場研究員蔡憲宗。
農委會茶改場研究員蔡憲宗表示,露天栽培的茶園,深受氣候條件影響,是未來茶產業面臨的最大課題。

全臺渴水重創茶產業 產量品質雙雙面臨挑戰

2021年春季的大旱記憶猶新,不過相隔1年,今年2~3月臺灣茶區再度面臨嚴重乾旱,高、中、低海拔全數受到衝擊,中南部南投與嘉義的高山茶區頻頻傳出茶園不堪久旱一片「黃海」的景況,茶樹的枯黃映襯出茶農們的心焦,而北部桃竹苗與大臺北茶區的茶芽萌發也因為雨量不足,比往年至少延後了一個星期。

「春茶大家就等待下雨,雨一來,全部開始冒芽;雨不來,本來每30公分長100個芽,現在只長10個、20個芽。」蔡憲宗說,春茶缺了雨水,產量嚴重下降,品質上也因含水量不足,茶芽容易纖維化,「就會像前一季的老葉子一樣,採下來永遠不會變色,無法進行揉捻,一揉下去就破碎」,同時茶葉裡的胺基酸、兒茶素含量也不足,滋味相對不佳。

他強調,茶樹是木本植物,根系可生長到地下30~40公分,而茶葉生長期約40~50天,「一星期下個一場雨,土壤像海綿一樣吸飽了,撐兩星期沒問題。」水是茶樹生長重要元素,若長達1個月不下雨,又沒有灌溉設施,茶樹根部偵測不到水,即開始停止生長,不會長出新的茶葉,「當季長的葉子才能做茶,前一季的葉子已經木質化,怎麼做都不會有茶味。」

蔡憲宗進一步說明,茶樹雖然屬於深根性植物,部分茶園坐落的山坡地,土壤層可能不足根系完全伸展。而隨著不下雨的時間拉長,土壤水位持續下降,若1個月內完全沒下雨又沒灌溉,茶芽需水量不足,開始停止生長,這時已面臨輕微受損;若2個月內沒下雨也沒灌溉,茶樹開始出現枯枝,這時即使下雨也無法使其恢復,必須進行修剪,即面臨中度受損。

若2個月以上沒有下雨的重度乾旱情況,茶園枯枝率超過50%以上,「整片看過去都是枯葉,只有下半部零星綠色」,如10個枝條內7~8個枝條枯乾,相當於產量嚴重下降逾3成,這時已面臨嚴重受損,即使雨水來到,產量也無法再度恢復百分百量產,茶樹必須重種或進行更新。

氣候變遷近10年帶來的變化愈來愈明顯,蔡憲宗從歷年觀測統計結果指出,乾旱出現的週期縮短、頻率愈來愈高,「從3~4年出現一次,現在幾乎是每年都有零星的發生;而且過去從北部、中部、南部分區發生,現在是全臺灣。」各地水庫即超級指標,從北到南水庫的存量,由北部較高的5~6成,到中南部全部5成以下,「這指標可以看到,所有農作物都缺水了,不只有茶樹。而如果7~8月又沒有颱風,又會再一次面臨乾旱,而且高溫乾得更快!」

氣候變遷帶來的不只有旱害,強降雨型態也會帶來雨害,未來茶葉生產愈來愈不穩定,除了面臨茶菁產量下降,品質又不佳,製茶技術跟著面臨挑戰,「茶葉採進來最好是均一的,每個茶葉的成分、品質、柔軟度都一樣,如果纖維化程度不一,好比煮菜時粗的嫩的混在一起,加工技術難度就很高。」換言之,想要生產均質或是味道一致的茶類相對困難。

現在全臺茶農最關心的是接下來的降雨會不會降到他的茶園,「只要一場雨來,過兩三天去看,整片茶園綠油油。水就是財,水就是肥,比你做什麼動作都還有效,因為那個環境的溼度也對,土壤中的根系又吸飽了水分,長出來的茶葉也能收穫需要的品質。」

製茶三部曲。

茶改場憑藉兩甲子功力 積極選育抗逆境品種

茶做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具有高經濟價值。在臺灣,1970年代前是「南糖北茶」時代,製作的紅茶和烏龍茶全數大量外銷,為臺灣賺取相當多的外匯,而有「茶金」一說;1970年代以後臺灣工資上漲,北部土地大部分發展成工業需求,加上「還茶於民」政策,茶葉開放一般民眾種植,茶區開始往中南部移動,製茶工廠不再需要執照才能生產茶葉,同時國民所得水準提高,健康需求轉趨日盛,臺灣茶才開始走向少量精緻化的特色茶或精品茶。

茶改場自臺灣茶特色化以來,就開始注意到氣候情況對茶樹的影響,積極選育耐旱品種。茶樹分為小葉種與大葉種,「大葉種通常比較耐旱,」蔡憲宗表示,臺灣目前種植的品種以小葉種為主,而在所育成的臺茶1號到25號品種當中,臺茶12號金萱、臺茶17號白鷺都是耐旱品種;不過每個品種還要對照茶區生產的茶類去挑選,如嗜好製作烏龍茶的業者偏好種植青心烏龍,茶改場即因應選育出臺茶19號碧玉、臺茶20號迎香。「臺茶19號與20號的味道製作出來類似青心烏龍,但耐旱程度優於青心烏龍。」青心烏龍只要缺水或乾旱就會出現病蟲害,在中低海拔茶區更難以種活,故溫度較高且相對乾旱的中低海拔茶區,想要茶葉風味堪比青心烏龍,可以選用茶改場培育的這兩個耐旱品種。

茶改場近年更開始透過分子輔助育種技術,選育特定風味又能抵抗氣候變遷逆境的品種,蔡憲宗說:「我們的理念不只是耐旱,還要耐病蟲害。」因為乾旱缺水,茶樹將開始變弱,病蟲害會更容易發生。

臺灣常見茶樹品種茶類適製性。

結合臺灣科技實力 茶園管理智慧化

搭配氣候節奏將是未來重要的工作,「未來3週不降雨,茶的產季是往後延還是往前提?全部要準備工啊!」蔡憲宗指出,中南部茶區大部分是手採茶區,採茶工必須預排,才能在適合採收的時間進場採收,否則一旦過了時,茶葉纖維化,原本可以1斤賣2,000元的茶葉降到1,000元還賣不出去,「這就是沒有了解氣候節奏的可能後果。」

茶改場於2017年啟動「智慧茶業4.0計畫」,將茶園自動滴灌系統、無人機、微氣象感測站及物聯網等智慧機械及資訊系統建置完成,並持續優化茶葉生產管理系統,累積茶產業大數據資料庫,並規畫建置臺灣主要茶區茶樹栽培輔導數位智能化網站系統,協助茶農抵抗氣候變遷,了解臺灣茶區的氣候節奏。目前已在全臺各大茶區建置26個微氣象站,包含10座標準長期觀測點,偵測各地溫度、溼度、雨量等數據,透過數據化、系統化,協助茶農提升栽培技術,並搭配氣候節奏進行生產。

茶改場實驗茶園中的微氣象感測站。
茶改場實驗茶園中的微氣象感測站。

「不是我跟農友說3天或5天灌溉一次就這樣做,還有氣象指標來告訴你,降雨量今天超過10公釐,系統要歸零,從今天開始算,讓灌溉系統自動跳到3天或5天才灌溉。至於灌溉是1個小時或2個小時,指標都會出來,之後還要持續觀測茶園,運作半個月、1個月下來長得好不好,採收下來的茶菁品質好不好…」蔡憲宗表示,茶菁成分也能夠進行科學化分析,檢視胺基酸、兒茶素、咖啡因等茶葉重要成分是否正常,進一步再引導到栽培技術,與搭配氣候節奏。

同時,茶農可以根據周遭水資源情況開始導入設施,透過灌溉技術的改善和升級來保護生產。蔡憲宗以產區位於屏東的農林公司為例,針對屏東降雨量少的先天條件,農林公司規畫茶園時就納入所在地的平坦優勢,並做好水源配套,善用以色列自動滴灌系統,「電腦排程下去,一下雨就自動歸零重新開始。」

蔡憲宗與茶園自動灌溉系統。
茶園自動灌溉系統。
茶園自動灌溉系統,茶苗時期採用滴灌,精準用水。

臺灣製茶廠真實力 製茶技術多元化調適

當春茶產量因為氣候因素受到影響,茶農們還能如何因應?蔡憲宗說,春茶產量受到影響,還可以利用製作技術朝多元化發展,透過當季茶菁適合做成什麼茶葉來調整,因為茶菁受到危害而無法生產高山茶或烏龍茶等青茶,可以拿來生產紅茶或綠茶,「全臺灣茶廠都具備這樣的能力,可以製造出不同特色茶種類。」這樣做就可以降低氣候的干擾。

在製茶技術上,茶改場也精進研發自動化茶菁分級系統,不分機採或手採茶菁,透過影像系統偵測輸送帶,自動分級為A、B、C等,依照等級比例判別該批茶菁適合製作的茶類,藉以提升總體產值。蔡憲宗說明,這套系統剛開發出來,而且較適合大型的茶廠應用;眼下農民沒有這個分級系統,用肉眼也可以分辨,不過仍需要導入這樣的觀念:「看茶菁做茶!」更有效的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

茶改場開發出的即沖即飲的新一代濾掛式臺灣紅茶與臺灣烏龍茶包。
茶改場運用對茶葉本身特性的深入了解,開發出即沖即飲的新一代濾掛式臺灣紅茶與臺灣烏龍茶包,外包裝清楚說明風味,今年開始外銷歐美。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