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友種苗研發長張佳惠指出,為保持核心競爭力、不讓研發成果外流,農友種苗的品種研育、親本採種仍在臺灣進行。
封面故事
品種銷售海內外、業界龍頭「農友種苗」!研發力根留臺灣 亞熱帶氣候成育種優勢

在炎熱的夏季,廣受民眾喜愛的紅肉大西瓜,是「農友種苗」公司的品種「華寶」;秋冬吃7-ELEVEN關東煮所用的蘿蔔,也是農友種苗的品種「永祥」。還有著名的「玉女」小番茄,以及近年以「嘉義極光」商標行銷一炮而紅的脆質哈密瓜「卡蜜拉」,都是農友種苗研育的品種,國人的日常飲食幾乎離不開農友種苗,到了國外也可能吃到農友種苗育種的小番茄、西瓜等蔬果,它正是公認的國內種苗業界龍頭。

欣樺種苗創辦人施辰東信步於自家溫室中,他說,留下種子、好的品種給下一代,就是最高興的事。
封面故事
欣樺種苗:種下去,後面的產值是50倍 兢兢業業30年 「沒有種子就沒有農業」

欣樺種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為銷售十字花科、葫蘆科、茄科F1雜交種子為主的研發型育種公司。欣樺種苗前身為瑞農採種場,接受日本委託十字花科的花椰菜採種業務20餘年,創辦人施辰東多年來投入品種選育工作,一為傳承父業,二為價值理念,認為蔬果品種的優良與否,為農民生產與收益的重要關鍵。

封面故事
「播下種子,滿足需求」 世界蔬菜種原在臺灣 亞蔬–世界蔬菜中心與臺灣業者攜手互惠

亞蔬– 世界蔬菜中心(坐落於臺南善化的廣袤農田中,其使命在培育優良的蔬菜品種,提升蔬菜的生產和採收後技術,以協助開發中國家,今年正式營運50週年。自2017年始,亞蔬與亞太種子協會重啟合作,共組蔬菜育種聯盟,為國內外育種研發導入更多資源。巧的是,農業部農業試驗所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也成立30週年,在臺灣的兩大種原庫以不同的角色為臺灣農業留下種子、播下種子。

封面故事
國家作物種原中心 「臺灣作物諾亞方舟」30年

有「臺灣作物諾亞方舟」之稱的國家作物種原中心。今年適逢國家種原中心成立30週年,迄今收集保存超過10萬份種原,核心精神就是種原的保存、蒐集、交換、研發。

嘉義是國內番茄栽培最大產區,育苗場供應蔬菜種苗以番茄為大宗,育苗場在導入嫁接育苗技術後,進而帶動番茄產業大幅成長。
封面故事
嫁接育苗場 掀小番茄栽培風潮 做農業「服務業」 建構標準場域「幫農民賺錢」

上盛育苗場場主侯嘉靖認為:「育苗業就是服務業。」種苗產業分工精細,農民栽培蔬果,是由專業育種、採種的上游種子商將種子賣給中游育苗業者,育苗業者做育苗的代工服務,再提供育成種苗給農民栽培。「育家種苗場」場主呂育家則表示,種苗透過嫁接可提升抗病力及環境適應性,氣候變遷下作物栽培受到環境的挑戰愈來愈大,農業要穩定生產,嫁接育苗場扮演的角色將愈來愈重要。

張定霖指出,種苗業分工非常精細,健康的種子、種苗都須經過業者層層把關。
封面故事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 張定霖:從一粒種子到田間生產 種苗產業鏈一次說分明

現代農業在專業分工體系下,種苗產業鏈由上游育種公司(品種培育、種子生產)、中游育苗業(專業育苗)及下游種苗通路業(零售、種苗服務)所構成。種苗業是受法律規範的特許行業,經營種苗業要向地方政府登記,取得種苗業登記證。為什麼經營種苗業要受政府管理?因為種子、種苗涉及農民的生產利益,一粒種子、一株種苗,就是一份責任。

走進農生種子行,種子種類琳瑯滿目,老闆娘廖麗華從栽培時令到種子應用都能一一解說;這間傳承百年歷史的家族老店,更隱然勾連著臺灣蔬菜產銷的發展。
封面故事
從通路端逆流而上,百年農生種子行:農民排隊買高麗菜種子 不僅是追憶

車子經過臺灣中部重要的溪湖果菜市場,轉進一旁英山街,放眼望去資材行、農藥行、種子行比鄰而居,其中「農生種子行」已經傳承百年,過去曾引進風靡半個臺灣的日本蔬菜種子,整個中南部甚至臺東都有客戶搭火車來買種子,如今更從末端通路商逆向發展,在了解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培育出自家高麗菜品種「雪翠」。

李士畦表示,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是農工合作的進一步衍伸。
封面故事
農工合作建構電動農機產業生態系 省工減碳顧健康

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去(2022)年底率先推動「農機電動化產業策略聯盟」,攜手台灣農機工業同業公會(TAMMA)與學界及官方代表,跨領域結合電動化需要合作的三電業者(電池、電機、電控),設定了工規農用、優質平價並能行銷國際的臺灣國產智電型農業機械為目標。聯盟預計於今(2023)年11月正式成立。將以供應鏈火車頭的角色,推動2040年農機全面電動化。

楊建生擅長改造傳統農機,圖示為高架噴藥車改裝成施肥機,施肥機部分已利用電動馬達做為動力。
封面故事
大田農機電動化先走附掛式 碳匯農機對環境友善更高效

農場不管大小、種植何種作物,翻土、作畦、施肥、除草、採收每個階段都需要一部功能不同的農機,並因應大面積與小面積施作有大、中、小型的需求。其中水稻、玉米、大豆、馬鈴薯等糧食都是大田作物,但大田需要的大型農機如曳引機,電動化的門檻較高,附掛的作業機具則先行,並成為碳匯農機的選項。

擎億機械老闆林秋貴與最新研發之變形小金鋼牌CY3000型電動雙輪式中耕機。除了傳統農機,更不惜成本朝向電動化發展,為貼合顧客需求不斷精進改良,成功開發出重量輕、好操作、性能佳且擁有多項專利的電動中耕機與電動割草機。
封面故事
擎億變形小金鋼啟動!讓溫室農耕低噪零碳無負擔

傳統燃油引擎的中耕機體型笨重,行走中轟隆隆的巨響恰似從天邊降下無數道驚雷,讓人膽顫心驚;其運作過程中排放出的廢氣與揚起的粉塵,更令人不禁退避三舍;飛沙走礫,掩鼻捂眼,狼狽不堪,是農民當下的寫照。面對如此窘境,農機電動化可謂最佳解方。

東林電子總經理康惠玲(左5)與公司業務團隊齊心協力,讓東林電動園藝工具搶下不小市場。
封面故事
沒有汽油味 只留青草香 為不掃興投入電動農機的東林電子

「樓下割草機清早嗡嗡響,就像停了架直升機吵人呀!」過去使用割草機除草,給人的印象就是吃力不討好,除了引擎噪音擾人安寧,也讓使用者聽力受損,同時必須忍受笨重機器的強烈震動,以及二行程汽油引擎廢氣造成的肺部受損。就是受夠了這些,電話交換機廠商東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投入電動割草機的研發,也讓臺灣電動農機的腳步向前邁出一大步。

宜益董事長林永富(右2)與其同仁跟旗下品牌「日農牌NICHINO」黑豹農地搬運車合影。
封面故事
電動農機讓維修變簡單了!宜益與臻禾的中小型農機電動化分享

農友大多有使用傳統燃油引擎農機的經驗,即便遇到比較重大的零件維修,也多半能自己修理或找附近的農機行尋求協助。近年,電動農機的問世悄悄改變了農業的作業型態,動力架構也從燃油引擎,變成了電池、馬達與控制器,維修問題跟著大不同,且看農機大廠宜益有限公司(簡稱宜益)與臻禾興業有限公司(簡稱臻禾)的分享。

農糧署推動小型電動農機租賃,讓農民有成本較低的使用途徑,親身體驗電動農機的好處。
封面故事
農機共享降低成本 以租代購讓電動農機發展更快

為提升農機利用效率,同時推廣有助於淨零減碳的電動農機,農業部的「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去(2022)年9月起在「農機共享計畫」架構下,由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以及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先後辦理小型電動農機租賃,讓不少農民實際體驗電動農機的優點,更有效降低農民使用農機成本,逐步落實臺灣農機電動化。

文蛤殼有多元利用價值, 可發展循環經濟。(攝影/吳尚鴻)
封面故事
廢棄文蛤殼轉世再生 終結世代汙染,口湖鄉踏出第一步

貝類的殼,無論牡礪殼、蛤殼、蜆殼或其它來源,主要成分基本都是碳酸鈣。由於含有大量鈣質,可作為家禽飼料添加物補充鈣質;或作為肥料添加物,中和土壤酸度;若加工碾成細粒,可用來塗抹牆壁;養殖業者放水清理魚塭時,可撒貝殼粉進行消毒殺菌。蛤殼再利用,不但解決環境汙染問題,也為產業帶來新的商機。

好美農漁產負責人鄭怡雯全心投入文蛤產業,積極研發常溫文蛤加工產品。
封面故事
好美里農漁產文蛤加工存好味 魚塭觀光連結體感經濟再加值

八掌溪、龍宮溪出海口沖刷淤積而成的布袋鎮好美里,是嘉義縣西南隅的小漁村,因西臨臺灣海峽,身處淡、海水的交界,故浮游生物、礦物質、藻類等多元而豐富,擁有養殖文蛤的天然優勢。在地媳婦鄭怡雯返鄉創業,於2021年成立「好美農漁產」,選擇深耕文蛤產業在地創生,一步步堅定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李宗燦三次獲得文蛤比賽冠軍,以「冠軍文蛤」受到市場肯定。
封面故事
「文蛤王」李宗燦的科學養殖與營銷心法 不吃飼料的冠軍文蛤

氣候變化直接衝擊養殖漁業,颱風、寒害、極端氣候等均影響水溫與水質,細菌伺機而動,稍有不慎,養殖就「泡湯」了;即使有各種變數,位於雲林台西的李宗燦還是把文蛤養成飽滿肥美9分大!養殖業者第二代的李宗燦自創品牌,推廣台西,以益生菌養殖法拿下全臺少見的無用藥「金標章」,更一舉拿下三屆文蛤比賽冠軍,被封為「文蛤王」——這是當年半夜睡海邊工寮顧蝦的青澀少年信念,「我要做,就要做最好的。」

「打寶蛤」一家人,由左至右分別為楊宏籲、楊家泓、楊宜樺、謝粉金。
封面故事
打寶蛤養出臺灣第一家有機文蛤 八年級青農姊弟返鄉

穿上青蛙裝,踩在及腰的池水當中,還在感受魚塭底層溫軟的土壤與水壓,但不能發呆,文蛤採收機可不會在原地等你!強力幫浦將水勢沖向底土,文蛤在鐵耙的翻攪中滾入網袋,連同網袋與文蛤大力掏洗掉泥沙,一顆顆閃耀著耀眼光澤,外殼圓潤的曲線彷彿也正微笑著。活跳跳的新鮮文蛤,上岸囉!

淡水河口的野生文蛤貝殼飽滿漂亮。
封面故事
你所知道與不知道的臺灣文蛤 審慎引種養殖以保護原生種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簡稱水試所)今(2023)年3月在國際期刊《軟體動物研究》(Molluscan Research)中發表研究,透過DNA鑑定,證實臺灣常見的市售養殖文蛤為臺灣原生種,正式更名為「臺灣文蛤」(Meretrix taiwanica)。本篇由水試所調查研究團隊撰文,介紹臺灣文蛤的品種溯源歷程與其對文蛤養殖產業的意義。

黃振庭坦言,面對極端氣候,臺灣文蛤產業仍要看天吃飯,但可藉由科學化養殖降低養殖風險與提高收益。
封面故事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黃振庭:臺灣文蛤科學化養殖  更好應對氣候變遷挑戰

國際養殖漁業現在非常重視藻類與貝類養殖,主因藻類和貝類有助於吸收二氧化碳。貝類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就是吸收二氧化碳而來,所以可以固碳。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環境,都有相對適合的養殖物種,從整體型態來分,可分成單一物種與多樣物種兩種。挪威受限環境,以冷水性物種鮭魚為主,屬於單一物種;臺灣氣候適宜多樣物種,水產養殖種類超過50種,養殖年產量逾1萬公噸以上的大宗水產品產量占比高達80~90%。

學界關心 產業界期許
封面故事
新局新氣象,產學共期許

農委會將於2023年8月1日正式掛牌升格為農業部,《豐年》邀請了七位產學界人士分享他們的看法: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英國牛津大學植物科學系博士黃裕銘、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退休轉兼任教師林如森、中華民國鵪鶉協會秘書長商毓銘、臺南市鹽水區農會總幹事邱子軒、雲林縣斗南鎮農會總幹事張燕容、彰化縣和美鎮農會家政指導員謝佳純。不論學界、產業界對於此事都有共同的祝福,也各自帶來不同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