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游昇俯 攝影╱梁偉樂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預定8年開發十大物種人工繁養殖技術,第一期計畫繳出亮麗期中成績單,成功繁養殖黑喉、土魠創下全世界首例;人工繁殖種苗放流,增裕沿近海漁業資源也有初步成果,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已證實,野外捕撈銀塔鐘螺34%帶有放流種苗基因。
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漁業資源復育物種繁殖計畫」選擇復育的目標物種,從沿近海漁業漁獲量明顯減少,以及具高經濟價值、有過度開發利用之虞的魚種著手,包括棲息、活動範圍不同的各類物種。今(2024)年是第一期四年計畫執行最後一年,已達成部分成果,開發出陸棚性物種黑䱛(黑喉)、赤鯥(紅喉)及大洋性物種康氏馬加鰆(土魠)、鬼頭刀等繁養殖技術。
水試所沿近海漁業生物研究中心主任翁進興說,臺灣成功繁養殖黑喉、土魠均是全世界首例,黑喉將於今年率先技轉國內養殖產業利用;紅喉則以我國與日本為全球唯二成功繁殖國家。資源復育第二期計畫已確定於明年開始執行,未來4年將持續開發包括黃背牙鯛(赤鯮)、日本馬頭魚(馬頭)、大棘大眼鯛(紅目鰱)、黃金鰭䱛、白鯧、赤點石斑等6個魚種。
計畫研發物種滾動調整 走向商業養殖挑戰猶多
10月中,位於屏東的水試所東港養殖研究中心,已將捕獲的赤鯮、馬頭共同蓄養在50公噸養殖池中,魚群發覺有人員走近池邊便紛紛游到水面,熱絡躁動的情形宛如公園池塘的鯉魚。翁進興說,因為這批魚群已經馴化了,「知道人來就是要餵牠們吃飯的」。
翁進興表示,赤鯮棲息水深約200公尺,在1990年代至2009年的年漁獲量都超過1,500公噸,但近幾年已減少到200公噸上下,由於赤鯮與馬頭體表均帶有討喜的紅色,受到消費市場喜愛,單價也都偏高,東港的馬頭魚「隨便1公斤都要1千多元以上」,因為資源有過度利用之虞,須優先投入研究。他說,赤鯮初步實驗已能取得受精卵,明年將力拚魚苗培育,完成人工繁殖。
「(計畫)不一定每個魚種都做得出來」,翁進興舉例,俗稱肉鯽仔、肉魚的刺鯧,因為體型很小,拖網捕獲上來後幾乎99%都死亡,產卵場域也不在臺灣沿近海,「連取得種魚都有困難」,東港中心做了一兩年研究,但是沒有成功;計畫起初也納入俗稱加志的密點少棘胡椒鯛,則因民間已有繁養殖能力,無需水試所再去開發。
計畫開發成功的繁養殖技術,優先投入復育漁業資源,也能技轉產業養殖,但不是每個魚種都能發展出養殖產業。翁進興表示,鬼頭刀已開發出繁養殖技術,但因海洋資源尚無過度開發疑慮,且其價格不高,缺乏養殖誘因,目前沒有技轉需求;土魠發展養殖產業仍有技術性問題必須克服,其野性強,培育魚苗及養殖需求空間大,牙齒銳利、力量也大,往往衝撞池壁或撞破漁網,造成魚苗運輸及養殖時大量死亡。
維繫沿近海資源 野生鐘螺34%來自放流種苗
全球透過培育漁業種苗,「以海為田」,在適當海域放流種苗增裕海洋資源的作法,以日本「栽培漁業」最為著名。日本栽培漁業始於1960年代,我國自1970年代即引進日本栽培漁業技術,計畫性推動海洋種苗復育放流。
翁進興表示,由於沿近海漁業屬於成本、技術較低的家計型漁業,從業漁民船隻較小,沒有能力到遠洋捕撈,沿近海漁業資源多寡直接影響漁民的收入,因此政府有責任維繫漁業資源充裕,近年國內主要由漁業署委託民間社團,例行性執行放流。放流須考量物種生存條件、食物鏈及環境負荷能力等因素,若進行不當可能對生態造成負面影響,因此需要計畫性的評估管理。
水試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除了將定棲性物種水晶鳳凰螺繁養殖技術技轉民間,資源復育計畫中也規劃澎湖中心與淡水養殖研究中心每年種苗培育及放流目標,放流物種包括遠海梭子蟹、水晶鳳凰螺、銀塔鐘螺、白棘三列海膽、長硨磲蛤、螻蛄蝦、象牙鳳螺等,均為活動範圍較小的底棲或定棲性物種;相對於大洋性和陸棚性魚類,底棲或定棲性物種更易遭到過漁及棲地破壞影響,且族群數量較少,資源恢復較為不易。
在資源復育計畫新開發的物種中,近年已少量放流黑喉及紅喉,明年預計放流土魠,但因其屬於食物鏈上層物種,部分專家擔憂會威脅其他物種,仍須進一步評估。
翁進興表示,水試所為試驗研究單位,試驗工作多樣化且為技術性開發,復育種苗設備及量能較小,經由資源復育計畫開發繁養殖技術,未來技轉民間培育種苗運用,能有更大的漁業資源復育量能;針對計畫放流物種種苗,水試所均採樣基因鑑定、記錄,根據澎湖中心調查,野外捕撈銀塔鐘螺有34%帶有放流種苗基因,可驗證放流增裕海洋資源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