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性狀 育種家善用遺傳寶庫:雜交育種簡介(二):遠緣育種與雜交優勢

紅鬚稻等野生水稻若在田間與農作物一起生長,對農耕是雜草,但卻具有改良現有農作物品種的潛力。(攝影/Suradech on Adobe Stock)

紅鬚稻等野生水稻若在田間與農作物一起生長,對農耕是雜草,但卻具有改良現有農作物品種的潛力。(攝影/Suradech on Adobe Stock)

撰文╱
林子凱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作物組園藝研究室副研究員
謝丞傑 香久園創辦人
林彥蓉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教授

遠緣雜交與雜種優勢在現代作物育種中具有重要地位。隨著作物品種在馴化過程中失去許多抗逆境基因,育種家透過不同物種或屬間的雜交,擴大基因庫以提升作物的抗性和遺傳變異,並運用先進技術克服遠緣雜交的生殖隔離障礙,成功將優良基因導入現有作物中。同時,一代雜交品種展現出優異的生長勢、產量和抗病性,特別適合大規模栽培,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也有顯著優勢,使其成為農業生產與市場競爭中的關鍵。

雖說同一物種間的雜交可以創造出很大遺傳變異的子代族群,提供後續選拔出優良的個體;然而,現在作物栽培種在馴化過程中,已丟掉很多重要的基因,例如抗生物逆境(病害、蟲害)和耐非生物逆境(高溫、冷、乾旱、浸淹)等。為此,不同種甚至不同屬的物種被應用於作物改良,藉以擴大育種材料的基因庫。除了導入這些重要的優良基因外,也能創造出更大的遺傳變異。

例如,國際水稻研究所(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IRRI)將紅鬚稻(Oryza rufipogon)等野生稻的抗白葉枯病基因聚合於高級試驗品系IRBB66。臺灣引進此具有5個抗性基因的IRBB66,並應用於水稻育種,以提升抗性。以蘭花育種為例,遠緣雜交根節蘭屬內中的種間雜交極容易成功,於1865年 John Dominy就已經以白鶴蘭(Cal. triplicata)和長距根節蘭 (Cal. masuca)進行種間雜交,此蘭花雜種命名為長距白鶴蘭 (Cal. x dominyi),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亦以原生長距根節蘭與白鶴蘭進行雜交,後代的花色與花型變異頗大,新品種被應用於盆花和插花。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透過雜交、選育開發根節蘭新品種「桃園1號―白玉精靈」。(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李淑真)
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透過雜交、選育開發根節蘭新品種「桃園1號―白玉精靈」。(圖片提供/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李淑真)

臺灣的蘭花育種善用種間或屬間的遠緣雜交,以創造出極大的遺傳變異,並克服遠緣雜交不親和以及後代花粉發育不良等的問題,應用於蝴蝶蘭育種。曾經成功的屬間雜交包括仙人指甲蘭屬、狐狸尾藍屬、萬代蘭屬、萬歲蘭屬等21屬,這是臺灣蘭花育種領先全球的關鍵要素。

然而遠緣雜交常遇到是生殖隔離產生的障礙;因此,需要技術來克服,方能將近緣野生物種的基因導入現有的栽培種中。生殖隔離障礙分為三階段:第一為親本間的雜交不親和,這可以利用蕾期授粉、切斷花柱或柱頭等方法,促使花粉順利抵達胚珠;第二是雜交種的胚敗育死亡,這可藉由組織培養及胚拯救方法來克服;第三是雜交子代無法產生種子,則可採用胚培養、回交或染色體加倍等技術來解決。掌握這些技術後,方能善用遠緣種以擴大基因庫,增加遺傳變異,以提升育種能量。

性狀「固定」 產生品種的關鍵

作物雜交後,育種家如何育成穩定的新品種?植物新品種的檢定是依據可區別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及穩定性(stability)(簡稱DUS檢定);因此,在上述的雜交過程中,產生形形色色的子代,除了從中選拔特殊新穎的性狀,以凸顯與現有品種的差異外,必須兼顧遺傳穩定性,將性狀「固定」,才能使子代的性狀達到一致,從而有潛力成為一個品種。

性狀的「固定」可以透過基因遺傳來解釋,假設某一個2倍體作物的特定性狀由A基因座控制,其中A等位基因為顯性,而a等位基因為隱性,此時基因型有AA、Aa及aa 3種,這3種基因型當中,AA與aa稱為同型結合,至於Aa則為異型結合,當表現型為隱性者其基因型必然為aa,但表現型為顯性者,其基因型則有AA及Aa 2種。若某一單株該基因為同質結合(AA或aa)時,將它自交(自花授粉),則其所有後代A基因座的基因型會與親代一樣(如AA個體的自交後代還是AA),因此表現型也會與親代一致,此時針對A基因座而言,其基因型已被「固定」,倘若某單株該基因為異型結合(Aa)時,其自交後代的眾多個體中,會包含AA、aa及Aa 3種基因型,表現型可能是顯性或隱性,顯示後代的表現與親代不一致,這意味著該個體的A基因尚未「固定」。

至於育種上為求性狀穩定遺傳至後代,要如何進行呢?其實只要連續自交若干世代即可,如圖所示,親代為異型結合體時,自交一次後,所有後裔同型結合體(AA與aa)的比例為50%,將這些後裔分別同時再自交一代,則同型結合體的比例提升為75%,如此重覆進行自交六代之後,整體而言,所有後裔為同型結合體的比例超過98%,也就是說此時每個後裔品系間的表現型雖各有一些差異,但每個品系的基因型都已被固定為同型結合,這些品系可稱為自交系,其特點是同一個自交系持續自交繁殖時,後裔所呈現的外表性狀會一致不再改變。

育種選拔 單粒後裔法與回交應用

自交作物具自花授粉的特性,因此在經過多代自交繁殖後,大部分基因已被「固定」,而後選出具優良性狀的品系,就有潛力成為新品種。我們將此觀念應用於雜交育種,當育種親本進行雜交後,在每個世代留存自交種子,並在溫室、其他季節或區域種植以快速獲得後裔,可於短時間內推進至自交第六代,稱之為單粒後裔法(single seed descent, SSD),此法可於同型結合體比例較高的自交第五代選拔優良單株;在自交第六代種植成行(後裔行),並選拔高產的優良行(品系)混和收穫種子;於自交第七代進行初級產量比較試驗;自交第八至十代進行不同區域的試驗,並調查重要的性狀,選拔出優良的品系,評估命名及推廣的可能性。

資料來源/林彥蓉 圖表重製/陳怡蒨

在育種上,有時候只是要改進現有優良栽培品種(輪迴親)的一個或兩個特性,會以回交育種進行。以具有此特性的品種(系)為貢獻親,雜交後獲得第一代,之後,選拔具有貢獻親性狀或基因的個體,回交到輪迴親,獲得BC1F1。此BC1F1再與輪迴親雜交(回交),並選拔具有貢獻親性狀(基因)的個體,再次回交至優良輪迴親。經過四代回交後,子代保留約97%的輪迴親基因,僅有3%來自貢獻親。選育出的子代,再經過數代自交,以固定基因,達到穩定且一致的遺傳特性。流程示意圖為簡化的稉稻「臺南16號」的選育過程,日本的優質稻米品種「越光」具有光週期敏感的特性,在臺灣種植時,會較早抽穗,導致產量偏低。因此,為了改良這一特性,以光鈍感的「台農67號」作為貢獻親,越光作為輪迴親。在每個回交世代中,子代都會挑選出具有台農67號光鈍感基因的個體。經過四代回交後,子代的基因組成基本上和越光一致。因此,臺南16號保留了越光的大部分特性,特別是其優良米質外觀和食味品質。

臺南16號米擁有優良米質外觀和食味品質。(攝影/王志元)
臺南16號米擁有優良米質外觀和食味品質。(攝影/王志元)

不同品系相互雜交 發揮雜種優勢

異交作物雖然可以透過相同的方式固定基因型來成為新品種,但許多異交作物經過數代連續自交後,常會產生「自交弱勢」現象,這種現象會導致作物在生長勢、抗病性和產量等方面的退化。相反的,異交作物若以2個不同品系相互雜交,則常表現的比原本2個親本品系更好,即為所謂的「雜種優勢」。

如下圖中有3個蘿蔔品系,中間的品系是左右2個品系的雜交後代,3個品系同時播種後,中間的品系生育速度及生長勢遠優於親本品系,這就是「雜種優勢」的表現,此種透過2個品系雜交而培育出的品種稱為「一代雜交品種」或「F1品種」,事實上許多蔬菜作物都容易呈現雜種優勢,因此,這是異交作物育種中的一項重要策略。

蘿蔔雜交F1(圖中)相較於其親本(圖左、圖右),展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 。(圖片提供/林子凱)
蘿蔔雜交F1(圖中)相較於其親本(圖左、圖右),展現出明顯的雜種優勢 。(圖片提供/林子凱)

培育一代雜交品種 成異交作物育種主流

許多人可能會問,既然一代雜交品種的種子是由2個品系雜交產生,並非如前述由自交系持續自交繁殖種子而來,這樣雜交授粉產生的眾多種子,在栽培後是否會出現性狀分離,導致各單株間具有差異?

事實上,只要一代雜交品種是由2個自交系作為親本相互授粉採種而得,那此一代雜交品種的每個種子基因型也會一樣。例如有2個親本自交系的5個基因的基因型分別為AA bb CC DD ee與aa bb CC dd EE,當此2個自交系雜交所產生的後裔種子,基因型必為Aa bb CC Dd Ee,儘管有些基因經雜交後成為異型結合(如Aa, Dd及Ee),所有後裔的田間表現仍會一致,栽培生產時田間整齊度較高。此外,這些品種的特性也表現出雜種優勢,特別適合規模化栽培。

除此之外,一代雜交品種在保護智慧財產權上也有顯著優勢。如果將一代雜交品種於田間栽培時再次繁殖該植株上的種子,例如種植F1品種的高麗菜後,不採收高麗菜葉球而是任其開花授粉繁殖後代種子,則所得之種子即為F2世代,此時異質結合基因型會開始分離,若將F2種子栽培,會發現植株之間表現非常不一致,且雜種優勢不穩定,致使農戶不願意栽培此類種子,因此,農戶需持續向供應商購買穩定的F1種子。對研發品種的種苗商而言,只有投資多年培育的一代雜交品種才能持續經營與銷售。有營收才能成為創新品種精進的動力,綜合前述,基於對農戶端乃至於研發端的優點,培育成一代雜交品種已成為現今異交作物育種的主流方式。